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视域下中苏电影比较

2018-09-14 11:00陈怡
青年时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林海雪原

陈怡

摘 要: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过在中苏电影格调方面,苏联电影与中国“十七年”电影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在文艺资源、人道主义及宗教传统方面有显著差异。因为国度之间历史文明的不同,我们在学习和引进的同时也要注意将“苏联话语”转化为“中国话语”,以合乎我国国情以及我国受众的需求。本文将结合电影《夏伯阳》与《林海雪原》的具体分析,挖掘中苏电影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视域下的创作异同及对中国电影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夏伯阳》;《林海雪原》;风格差异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作《夏伯阳》,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于1934年问世,吸引了各个阶层的观众,被誉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丰碑”,对后来成为执政党的中共的影响。电影的理解和电影艺术的世俗文化功能《林海雪原》是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经典作品,导演刘沛然,由当年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而成,于1960年放映,是一部关于解放军剿灭占据在东北的由国民党残部组成的土匪武装的故事,受到了当时中国大众的一致喜爱,放映期间一度形成了万人空巷的景象.通过对两部电影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苏联电影理论对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影响,同时挖掘中国电影是如何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下将“苏联话语”变为“中国话语”的。

一、对两部影片的综合分析

(一)剧情简介

苏联电影《夏伯阳》,别名《恰巴耶夫》,讲述了1919年1月至8月,由英雄人物夏伯阳指挥着由农民组成的红军部队在苏联东线战场上作战的真实故事。该电影将传奇人物夏伯阳的形象塑造的高高在上,受人崇敬。

影片《林海雪原》讲述的是在1946年的冬天,身为团参谋长的少剑波率领人民解放军派出一支剿匪分队,切入到土匪出没的林区,发动群众实施土改,同时打击占据在深山里的土匪。杨子荣的正面英雄形象在座山雕的衬托下显得尤为高大,其中智取威虎山是最出彩的家喻户晓的片段

(二)创作背景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指在希望电影创作者能根据当下发生的革命运动,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现实,同时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应当和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劳动者、教育劳动者的任务相结合。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指导了当时一个时期的苏联电影,但在国家政治状态及理论政策的不断变化下,苏联电影也随之作出改变,目的就是为政府服务。20 世纪30年代初期,影片《夏伯阳》随着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出之后,也受到强烈的影响,造成了极大的反响。并且这一时期,苏联的电影艺术家们依据“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置身现实生活,反映社会实际。

“政治本位”是中国“十七年”电影一个突出特色,“十七年”电影的产生与发展根本上也是直接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在政治文化政策的打压下,电影人在创作上有着重重顾虑,甚至形成了“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违反艺术自律的创作心态,被政治说教震慑住,甚至不惜牺牲人物的独特性和真实感。这些正是“十七年”文艺历史的真实状态。该时期的中国电影只能学习被筛选过后传入中国的列宁、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电影,因为只有这样的才是正确的、光荣的、伟大的。影片《林海雪原》根据名著改编又是作者亲身经历,在当时特殊的政治时局下,中国电影在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同时也进行了“中国化”。

从《林海雪原》中多少能看到苏联电影《夏伯阳》的痕迹,前者表现了毛泽东伟大的军事战略思想,而后者作则表现的是斯大林的军事战略思想”

二、《夏伯阳》与《林海雪原》的比较

(一)相同之处

《林海雪原》与《夏伯阳》两部影片都由同名小说改编,影片都根据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刻画进行了“再创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都为后来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范例,起了很好的是示范作用。两部影片都描写了战役的过程和英雄人物的经验教训、展现了英雄精神品德的理想事实,对人物性格的细节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并且对题材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透过表层去探索影片中关于人生哲理的更深的永恒性的内涵。

并且两部影片在描绘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時,将情节表现象征化处理,赋予象征意义,反而有些忽略了情节的严谨性和完整性。为了显示出英雄人物身上的光辉品格,甚至掩饰其身上的瑕玷,对英雄人物的缺陷不做赘述;为了凸显英雄人物的优秀品格,将敌人形象极端丑化,形成了鲜明的正反对比。这也非常契合当时时代背景的需要。就英雄形象塑造方面而言,两个人物形象都是在影片特定的环境中,将人物思想以及性格冲突栩栩如生的被展示出来。再现了中国内战与苏联内战期间的真实的社会状态中典型性格的典型意义。

电影《夏伯阳》和《林海雪原》都是依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的要求,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并且也将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者的任务成功的结合了起来。特殊政治形态下形成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创作上惟一正确的方法,都给大家灌输了一种为了推翻剥削阶级,无产阶级的革命一定是要流血牺牲的革命理念或者说革命的世界观,并且最终目的都是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的明天。

(二)不同之处

文艺资源是两部电影存在的差异之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夏伯阳》所取得的成就与20年代电影美学的联系是有目共睹的。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借鉴学习了许多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 , 如《母亲》和《战舰波将金号》等“诗的电影”的影片,以及电影“四大师”——维尔托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杜甫仁科的电影。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文艺资源,为苏联电影提供了丰厚肥沃的艺术滋养环境,赢得了世界的赞誉,更为苏联电影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石。相对而言,《林海雪原》的文艺资源和电影美学就较为贫瘠和匮乏。“五四”文化运动无疑对中国“十七年”电影起了深远影响。但是,“五四”文化运动也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而是来源于欧美国家;再加上“五四”文化运动是对传统文化的猛烈的批判,因此从传统文化中可以借鉴的精华部分也就少之又少了,这也形成了很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五四”新文艺的思想不仅仅是从外国直接拿来的,而且并没有旺盛的生命力,对群众起到的影响也极其微弱。

文艺资源方面的差异显而易见,不过《夏伯阳》与《林海雪原》所倚赖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差别也不小。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和苏联的历史背景明显不同,与电影发展密切联系的艺术“人学”和人道主义思潮的命运也有所差别。人道主义一词在1934年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第一次被认可,是这个时期电影创作的基础思想和根本美学原则,人道主义是19世纪俄国民主主义者留下的宝贵财富,在电影《夏伯阳》中也很好的传承了人们社会价值的光辉品质。但人道主义在中国则只是昙花一现。在当时受中国“左倾”思想的错误指导以及五四文化运动的强烈冲击。苏联散发着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光芒的“人民性”美学,在中国“左倾”主义眼中这种“人民性”就是“个人主义”,而在中国“十七年”,“个人主义”又被政府权威地认定为一种否定性概念。不过《林海雪原》作为名著改编又是真人英雄事迹的影片,在“十七年”电影中的艺术成就颇高,可见承载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五四新文学”名著本身为影片的成功创作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电影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提供了学习的经验。

除了人道主义之外,宗教传统也是《夏伯阳》与《林海雪原》有所差异的重要构成因素。俄国传统文艺中的宗教情怀一直贯穿苏联电影创作的始终,《夏伯阳》关注人的内在灵魂和精神生活的宗教传统,直抵人的灵魂深处,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度描绘,浓烈的艺术激情给电影《夏伯阳》带来了积极影响。不过斯大林时期的“个人迷信”现象也制约了苏联电影的发展。相比之下《林海雪原》并没有受到宗教传统的影响。对其而已,儒家学说的“实用理性”精神比佛教、道教的作用大,占压倒性优势,并且《林海雪原》的源头之一是五四新文化,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化运动称得上和宗教沾边,也是因为其具有反宗教的含义。客观的说,苏联体制化的电影所具有的革命的“救世”和“创世”的情怀正好与“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精神期待和知识渴求。

综上所述,《夏伯阳》与《林海雪原》的区别,以及苏联电影与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差异及其原因,就是十分明显的。

三、“苏联话语”如何转化为“中国话语”

现如今苏联虽已成为曩昔,但是苏联电影对俄罗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以及用充满诗意的成熟的表达方式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世界电影史上的辉煌和贡献是不管怎样都不可以被抹杀的,因此成为世界电影的“常青树”。

苏联电影在斯大林“社会主义現实主义”电影理论的指导下迅猛发展,同时该理论也对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59年这十年间,也就是中国“十七年”电影,苏联的电影理论对中国电影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创作、理论和体制等方面中国电影知识分子都采取了正视现实的重视态度。而且中国的电影人不仅向苏联派遣来的电影专家积极学习,在电影创作、管理和工程技术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许多中国电影工作者派去苏联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20世纪40年代,掀起了盲目又狂热的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的狂热,产生了个人迷信风气和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涵义的扭曲,苏联电影一度陷入沉寂,如一潭死水,泛不起一丝涟漪。不过中国的电影艺术家们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联系到实际中去不断丰富发展形成革命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使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得以“中国化”。其中《林海雪原》就是中国“十七年”电影时期的经典现实主义名著改编作品,成为荧幕经典的创作范例之一。在中、苏友好交往时期 , 中国“十七年”电影学习苏联电影是毫不动摇、坚定不移的。1960年前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意识形态出现分歧,在继续向苏联学习的同时,中国电影开始注意到对苏学习时的教条主义和生搬硬套等错误。中国电影创作者意识到自力更生是十分重要的,不再过分的依赖苏联的帮助,中国“十七年”电影在对苏联“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学习借鉴是有明确取舍的。1958年,毛泽东针对同苏联的关系提出“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此后中国电影渐渐的注重自己国家的民族特色,向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学习及如何群众化等问题受到高度重视。

四、启示和思考

电影或多或少都对反映一个国家政党意志、路线政策乃至价值取向有所体现,中国“十七年”电影中优秀的品格不会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流逝。无论我国电影发展受到任何外来文化的影响,我们都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世界优秀电影的营养,更要继承发扬我们本民族的优秀的品质,才能使电影的民族风格不断走向成熟,更加自觉的追求本民族的民族风格,在对比反思中不断进步。

总的来说,中国电影在学习其他国家的艺术形式和手法的时候,都应该加以筛选的改造,使其具有中国民族的风格色彩,成为自己本民族的东西。现在我国的电影创作正愈来愈表现出民族化、群众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蓓蓓.苏联电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对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影响[J].电影文学,2009.

[2]吴甜.浅析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对中国电影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1.

[3]洪宏.人民电影:十七年电影与苏联电影“同质”论[J].扬子江评论,2007.

[4]姜艳.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下的苏联电影创作[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5]洪宏.苏联电影与“十七年电影 ”的风格差异[J].俄罗斯文艺 ,2008.

[6]旷新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

[7]高明.浅析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J].大舞台,2011.

[8]陆绍阳.“影戏”传统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2011.

猜你喜欢
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五)
林海雪原(三)
林海雪原(二)
林海雪原(一)
林海雪原(四)
林海雪原 玉舍雪山滑雪场
浅论《林海雪原》的戏剧性
论《林海雪原》中自然条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解读《林海雪原》的叙事内涵
中国炮兵林海雪原射实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