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从严”当加力

2018-09-14 11:00任红禧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8年8期
关键词:违法者公共安全食品药品

任红禧

2018年這个盛夏,人们在经受酷暑的煎熬时又遭受一波更猛烈的“热浪”袭击——7月中下旬,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疫苗的问题引爆舆论,公众义愤填膺。

7月22日,李克强总理深夜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7月23日,正在国外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案件作出重要指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疫苗行为,性质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立即调查事实真相,一查到底,严肃问责,依法从严处理。”

从国务院调查组公布的调查情况看,涉案公司的造假问题至少已经持续四年。人们不禁要问:四年间,不法奸商何以胆敢一再突破道德底线、法律底线?相关监管部门又何以一再缺位失守?

舆论普遍认为:在执法不到位的情况下,资本逐利的冲动必然决定了道德自律的乏力——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法奸商罔顾人性和良知,不断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在利益输送的诱惑下,某些业务部门的相关人员与不法商家狼狈为奸,某些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不法行为视而不见。近年来一再出现的食品药品公共安全问题反复说明:当违法所得远远大于违法代价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视道德如敝屣,视纪律如耳旁风,视法律如“稻草人”。

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在以“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导向下,我们更应当尽快扎紧法律的笼子——按照与时俱进原则,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科学性、时效性进行审视,根据新时代的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拾遗补缺,细化完善,重典治乱;坚持执纪从严原则,对那些失职、渎职的执法人员,依据党纪政务处分的相关条例严肃问责,惩前毖后,以儆效尤;坚持依法从严原则,在日常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切实体现法律法规应有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毋庸讳言,因为近年来食品药品公共安全领域的悲剧不时重演,使得许多人已经对解决这类社会问题的可能性持悲观态度。其实,我们不必为此纠结,可以相信,只要动真格的,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有例为证。多少年来,对于人命关天的违法酒驾问题,很多人都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然而,近两年随着“醉驾入刑”以及交通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令人望而生畏的酒驾醉驾违法代价,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从“不怕”完成了到“不敢”以及“不想”的转变。

所以说,要有效解决食品药品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答案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批示那几个分量十足的措辞中——“一查到底,严肃问责,依法从严处理”。要想让食品药品领域的生产者和监管者“不敢、不想、不能”违法违规,就必须让“依法从严”再加力,让违法者付出无法承受、后悔终生的代价。

对于此次疫苗事件,《人民日报》呼吁“一查到底,方可纾解疫苗焦虑”,新华社建议“让违法者倾家荡产”,窃以为,还应加上一句——对那些丧失人性的严重违法者,应“让其把牢底坐穿,乃至以命相抵”。

“零容忍”朱慧卿

猜你喜欢
违法者公共安全食品药品
公共安全大数据研判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提升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
中纪委:网红餐饮企业须守住安全底线
让轻微交通违法者成为交通劝导员
关注城市公共安全 增强公共安全意识
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济源紧盯食品药品安全
济源紧盯食品药品安全 (配图)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出台
探讨保安处分下的人身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