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太阳探测器”将首次飞入日冕观测太阳

2018-09-15 06:43张扬眉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国际太空 2018年8期
关键词:日冕太阳风帕克

张扬眉(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2018年8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德尔他-4H(Delta-4H)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该探测器是首个飞进太阳日冕进行探测的航天器,其科学目的是研究日冕和太阳风,并对可能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空间天气进行预警。

1 “帕克太阳探测器”项目背景

早在195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辛普森委员会(Simpson Committee)就提出一项旨在探测近太阳粒子和场环境的任务。到了21世纪90年代,NASA规划了“外行星/太阳探测器”(OPSP)计划,该计划最初包括3项任务,即“太阳探测器”(Solar Probe)、“冥王星柯伊伯快车”(Pluto Kuiper Express)和“木卫二轨道器”(Europa Orbiter)。然而,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其2003财年预算申请中取消了对该计划的投资,“外行星/太阳探测器”计划就此搁置,但“太阳探测器”任务一直被美国国家学院和NASA认为具有很高的科学优先级。

2009年,NASA对“太阳探测器”之前方案的轨道和载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将其改名为“太阳探测器+”(Solar Probe Plus,Solar Probe+)。2017年,NASA以著名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尤金·帕克(Eugene Parker)为该探测器命名,即“帕克太阳探测器”,这是首次以在世的人的姓名来命名一个航天器。尤金·帕克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太阳风理论,他认为日冕不可能是一团宏观上静止的弥散气体,而应该是一种向外运动的“气流”,即太阳风。此外,他还预测了“帕克”螺旋的存在。尤金·帕克的理论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界对于太阳的研究,他也于1967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帕克太阳探测器”项目属于NASA的“与日共存”(LWS)计划。该计划由NASA科学任务部的太阳物理学部门管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对“帕克太阳探测器”项目进行管理,并设计、建造和运行该探测器。

2 “帕克太阳探测器”科学目标

根据太阳活动的相对强弱,太阳可分为宁静太阳和活动太阳两种状态。宁静太阳是一个理论上假定宁静的球对称热气体球,其性质只随半径而变,而且在任一球层中都是均匀的,其目的在于研究太阳的总体结构和一般性质。在这种假定下,按照由里往外的顺序,太阳是由核心、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构成。光球层之下称为太阳内部,光球层之上称为太阳大气。

太阳结构图

历史上发射过的探测太阳的航天器

一直以来,人们通过对太阳的观测取得两大发现,第一是色球层反常高温现象,即色球层一反太阳内部温度自核心向外逐层递减的趋势,出现了外层温度比内层温度更高的奇怪现象;第二是日冕高速扩散到太空中,形成“太阳风”。基于之前的深空探测器和科学卫星取得的发现,已经获取了有关太阳风的成分、属性、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并拍摄了色球层外部的日冕和过渡区的高分辨率图像等,然而仍然有两个问题尚未解决,即日冕反常高温现象和太阳风加速机制。

“帕克太阳探测器”的主要探测目的是为跟踪研究日冕的能量和热量的流动机制,探索太阳风加速的原因,并以统计学的方法研究太阳外层日冕。

“帕克太阳探测器”有3个具体的科学目标:

1)跟踪研究加热和加速日冕及太阳风的能量流;

2)确定太阳风来源处的等离子体和磁场的结构及动力学特性;

3)研究加速并运输高能粒子的机制。

尤其是在“帕克太阳探测器”环绕太阳最后3圈的飞行过程中,将飞到距离太阳表面约9个太阳半径处,即距离太阳6×106km处。在此之前,人类有史以来发射的距离太阳最近的探测器为“太阳神”(Helios)探测器。在距离太阳最近处,“帕克太阳探测器”将以7×105km/h(约195km/s)的飞行速度对太阳进行观测,该速度相当于在1s的时间内从美国费城抵达华盛顿特区。

3 “帕克太阳探测器”性能与参数

“帕克太阳探测器”为六边形棱镜构型,发射质量为685kg,探测器高度3m,最大直径2.3m,探测器平台直径1m。单组元肼推进剂。采用主动冷却太阳电池翼,太阳电池翼总面积1.55m2,在抵达太阳时的功率为388W。0.6m高增益天线,科学数据下行速率在1AU处为167kbit/s。探测器采用耐高温碳复合材料隔热板,厚度约11.5cm,能够承受1377℃的热辐射。探测器任务计划周期为6年11个月。

“帕克太阳探测器”携带4种有效载荷,分别为“场实验装置”(FIELDS)、“太阳综合科学研究”(IS⊙IS)、“太阳探测器宽视场成像仪”(WISPR)、“太阳风电子α和质子”(SWEAP)研究装置。

作为“帕克太阳探测器”任务的一部分,NASA还于2018年3月启动一项姓名征集活动,邀请公众参与报名,将他们的名字存入一张存储卡中,由探测器携带这些名字飞向太阳。

“帕克太阳探测器”后端构型图

“帕克太阳探测器”前端构型图

“帕克太阳探测器”有效载荷

4 “帕克太阳探测器”飞行过程

“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后,将在近7年时间内进行7次金星借力飞行,并于2024年抵达太阳附近。完成第一次金星飞越后,探测器将进入周期150天的椭圆轨道(该周期为金星运行周期的2/3);第二次金星飞越后,探测器运行周期缩短为130天;第三次金星飞越后,探测器运行周期缩短为112.5天;第四次金星飞越后,探测器运行周期为102天;第五次金星飞越后,探测器运行周期为96天;第六次金星飞越后,探测器运行周期为92天;第七次金星飞越后,探测器运行周期变为88~89天,进而以该周期近距离绕太阳运行。

飞抵太阳后,“帕克太阳探测器”将近距离飞入太阳大气层,以7×105km/h的速度,在距离太阳表面6×106km的大椭圆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24圈。“帕克太阳探测器”将比以往任何探测器都要接近太阳,最近时距离太阳表面仅6×106km,与太阳的距离只有此前近距离绕太阳运行的“太阳神”探测器的1/7,探测器与太阳的最近距离更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1/10。

“帕克太阳探测器”飞行过程

“帕克太阳探测器”运行计划和太阳电池阵状态

“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及计划飞行过程

5 “帕克太阳探测器”的技术特点

探测器采用高性能热防护系统

由于将超近距离观测太阳,“帕克太阳探测器”采用了高性能的隔热罩,即热防护系统(TPS)。该热防护系统直径为2.44m,由两块碳-碳复合板夹着11.5cm厚的轻型碳质泡沫核心。除4副天线和1个特殊的粒子探测器外,所有仪器都处于隔热罩的保护之下。隔热罩本身质量仅为72.6kg,泡沫核心的97%都充满了空气。隔热罩面向太阳的一侧涂有特制的白色涂层,可以反射太阳的能量,尽可能地保护探测器。“帕克太阳探测器”在运行过程中遭遇的太阳辐射约为在地球轨道上遭遇辐射强度的520倍。该防护系统可以在“帕克”近距离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承受高达约1377℃的高温,从而对探测器平台和仪器进行有效的防护。

测试中的“帕克太阳探测器”

电源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冷却技术

在电源系统方面,“帕克太阳探测器”携带了2个独立的太阳电池阵系统。在日心距离较远(超过0.25AU)时,主电池阵运行;在接近太阳时,主电池阵折叠起来置于热防护系统的保护中,同时次电池阵启动。次电池阵包括2个可移动的、液态冷却的高温电池阵。当探测器距离太阳更近时,次电池阵部分收折起来位于热防护系统后方,同时维持稳定的温度和电源输出。此外,次要电源系统还包括一个锂离子电池组。“帕克太阳探测器”的热防护系统最高将承受1377℃的高温,而探测器电源的自动冷却系统能够使得太阳电池阵的温度保持在160℃甚至更低。该冷却系统由应用物理实验室与联合技术航天系统公司(UTAS,制造冷却系统)、索尔航空技术公司(SolAero Technologies,制造太阳电池阵)联合开发。该冷却系统创新性地采用了加压水作为冷却剂,冷却功率为6000W。

分管NASA科学任务部的副局长托马斯·祖步肯说:“‘帕克’将首次飞入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也就是日冕进行探测活动。借助先进的观测仪器和成像设备,将使我们对日冕的认知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同时也将进一步丰富我们有关太阳风起源和演化的知识。在提高空间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方面,‘帕克’也将做出重大贡献。太阳活动可能会影响地球上的生命和技术设备,因此对太阳活动进行预测至关重要。”

“帕克太阳探测器”是一个肩负艰巨使命、性能卓越领先的深空探测器,它将首次超近距离飞进日冕,研究日冕反常高温现象以及太阳风的能量传输机制,并发展对空间天气进行预警的能力。探测器将承受比此前任何探测器遭遇到的更为严酷的高温考验,最终“触摸”太阳。

猜你喜欢
日冕太阳风帕克
Task 3
废旧材料的幻想一一安东尼·帕克作品欣赏
应贺共青诗社成立(新韵)
Task 3
孕育地球的风
最容易失败的时刻
听,太空的声音
亨利与帕克薪水对比
你原谅那条公路了吗
在太空听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