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如何消除消极的自我暗示

2018-09-15 08:56杨厚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中学生

杨厚强

摘 要 奇跡的发生是在更新观念、超越定势、超越习惯的基础上,通过个人不断努力实现的。因此,要想克服“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重要的是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从而不断地超越自己,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

关键词 消极的自我暗示 中学生 摆脱不良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有个初二的学生,他的表姐和表哥的学习成绩都不太好,他就断定自己的学习成绩肯定好不了。一次数学考试他得了90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以前最多也就是得70分左右,于是就觉得这完全是瞎碰上的,不是他的实际水平。在后来的考试中,他得了72分,他释然了,心安理得地想:“这才是自己的真实成绩。”以这样的心理对待自己,无形之中就给自己设置了失败的圈套。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你反复播放“消极的心理磁带”,便会养成根深蒂固的消极模式,使自己在意识或无意识中发生运动和行为。对于部分初中生来说,消极的心理暗示像紧箍咒似的,会制约他的行动,最终将影响他的发展。消极的心理暗示通俗地说,就是先给自己设置个圈套,然后再拼命地往里钻,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我这辈子肯定逃不出圈套。”具有这种心理的人不是调整自己的认识来适应现实,而是调整现实来适应自己的“认识”,最终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不行就是不行”。

“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现象在中学生中经常可以见到。要适当地进行心理调节,摆脱其不良影响。

1换个角度看问题

人的行为方式受到个人观念的制约,要想超越自我,需要转变不良的观念。每个人的心中都曾经有过美丽的蝴蝶结效应,当真实的蝴蝶结失落时,心中的蝴蝶结仍然会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行为的不是我们是否有了这方面的能力,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心态。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人们抱着成功的信念而做成的。”自信并不需要依靠有形的东西而常建立于自己的内心。换一个角度看自己,让“我能行”的心态支配着自己,你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

2打破自己已有的思维定势

长期的思维习惯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成为定势,反过来这种定势又不断地调整着人的行为,要想超越定势需要不断地反思以往的思维习惯,调整自己。

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和看待我们现在具有的能力呢?与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比,几乎所有的普通人都是失败者。生活在世界上,要想有所成就,关键是能确定适合自己的标准,并且按照这个标准去走自己的路。迷信别人、按照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更多的时候只能是失败,在努力了很久也难以“成功”后,就容易认为自己不行、成功不了,最终放弃努力。况且,有些东西绝对不是仅仅靠勤奋、毅力就能弥补的,不要苛求自己在所有的方面都成为佼佼者,要善于把握自己,学会“扬长避短”。

3发现激发自身潜能超越习惯

人的行为在长期的观念影响和定势思维支配下会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进步,不良的习惯却会成为成长的绊脚石,要想超越习惯,就需要发现激发自己的潜能。

跳蚤的弹跳能力是非常强的,它跳起的高度能达到自己身高的近百倍。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跳蚤放进一个玻璃缸里,然后盖上一个盖儿,尽管这个盖儿很高,跳蚤还是能轻松地跳到。然而当这个盖儿一天降一点儿,降到离缸底的高度只有5厘米时,虽然跳蚤还在整天地跳,但只能跳这么高。后来,实验者把盖儿拿掉,跳蚤却只能跳5厘米了,再也跳不出玻璃缸了。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关键是养成的习惯使跳蚤一时局限在了这个高度。

有些初中生开始的时候把目标定得很高,经过努力也能实现这个目标,但随着周围环境的限制,很多目标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虽然还是能达到这些目标,但人也像跳蚤一样,会逐渐地产生这种认识:“我们的能力只是如此。”即使以后我们会遇到好的环境及发展空间,可习惯的心理已经将人限制住了,我们成了自己心灵的奴隶,成了目光短浅或失去目标的人。人有着巨大的潜能,一个人如果永远没有发现蕴藏在他体内的无穷无尽的潜能,那是最大的不幸。

4走出有特色的路以创造奇迹

在学习中,不少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关注的不是别人的奋斗模式和付出,而只是看到了别人的成绩、潇洒与自豪。他们往往生活在“假设”和“如果”之中———“如果我努力的话,一定能超过某某”,“假如我是某某同学,我一定比他学得更好”…… 潜能的发挥和奇迹的出现不是依赖诸多的“假设”和“如果”,而是靠实实在在地奋斗和拼搏。“东施效颦”中的东施之所以被人讥笑,不在于她的愿望,而在于她实现自己的愿望所选择的步骤。

奇迹的发生是在更新观念、超越定势、超越习惯的基础上,通过个人不断努力实现的。因此,要想克服“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重要的是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从而不断地超越自己,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

猜你喜欢
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