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与高校文化建设共融路径探究

2018-09-15 09:46丁一鑫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

摘 要:延安精神是我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理应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组成,本文通过分析延安精神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指导意义,提出在团学活动中坚持宣贯延安精神、开辟社团宣传阵地弘扬延安精神、积极在思政课中贯彻延安精神、构建延安精神育人的校园文化特色四条共融路径。

关键词:延安精神;高校文化;共融路径

一、 延安精神理应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时期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理论整风学习教育活动,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教育活动,对于全党思想统一、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形象树立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当代大学生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一是集体意识较为淡薄,不少学生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处事原则;二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且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友善相处,如何与他人分享快乐或承担压力;三是对网络虚拟世界十分依赖,网络成瘾现象在今天格外严重。因此,高校就急切需要在现有条件下加强校团文化建设,特别是在一种先进、正确、伟大的精神指引下教育和引导学生,延安精神正是其中当之无愧的精神瑰宝。

二、 延安精神对高校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 延安精神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延安精神源自我党长期在实践中的正确总结,在革命时期就发挥了凝聚全党、服务建设的伟大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它的生命力依然旺盛,是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理论武器,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总成。研究延安精神与高校文化的共融结合,有利于打破以往单纯研究延安精神理论的局限性,有利于充实延安精神的教育功能。因此,揭示延安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打通延安精神与高校文化建设的共融路径,有利于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大学生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历史地位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我党宝贵精神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二) 延安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代会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延安精神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土地上产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天然构成,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时期正是青年学生矫正错误思想观念,形成正确政治信仰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高尚人格、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阶段,而校园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幕后工作者”的角色,能够对青年学生产生春风化雨般的教育作用。因此,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文化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而且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校園意识形态工作领域重要的“助推器”。

三、 延安精神与高校文化建设的共融路径

(一) 在团学活动中坚持宣贯延安精神

在高校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理想信念的过程中,要将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各种各样团学活动中。在当下,团学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政府实习、企事业单位实习、勤工助学、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活动,要充分将这些实践平台与学校的学院设置、专业分布、学科特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体味延安精神。要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将延安精神培育作为思政教育的线索,最终培养学生的服务社会意识、奉献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而达到高校思想教育的目的,真正让延安精神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取得实效。

(二) 开辟社团宣传阵地弘扬延安精神

大学生社团是以趣缘为纽带的学生自治组织,是由高校学生以共同追求为基础而建立的学生组织,是具有明确发展目标和规范、符合所在学校社团管理条例的非正式群体。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社团原本就能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开辟社团宣传阵地,如“两微一端”和报纸、杂志等,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在提高大学生活动积极性的同时,把延安精神有计划的引入其中,将线上宣传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结合学生的流行的话语体系,发起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讨论会、读书会,让延安精神以学生欢迎的姿态,脚踏实地走进学生群体,真正让其落地生根、入脑入心,发挥积极、正向的教育功能。

(三) 积极在思政课中贯彻延安精神

让延安精神深入人心,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无法替代。如今,受多元文化冲击的高校文化,需要高校思政课的真意回归,更需要延安精神在时代思潮中占有一席之地。这要求教育工作者把思政课与延安精神紧密结合,一方面要以思政课的成型体系塑造延安精神的课程开发,另一方面要以延安精神丰富和完善思政课的内容体系,让延安精神教育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兼善统一,进而达到潜移默化、登堂入室的教育成效,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渠道学习延安精神,并深入理解其精髓,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四) 构建延安精神育人的校园文化特色

延安精神教育要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一是通过校园板报、专栏、广播、网络等阵地,立足延安精神,开展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和引导,“让墙壁说话,让环境侵染”。二是开展主题班、团教育活动。主题班、团会是进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手段,围绕延安精神的精髓,针对当下大学生存在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寻找病因、对症下药,用延安精神的精髓感化侵染学生,不断焕发出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三是围绕延安精神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特长、爱好、个性发展,学院成立第二课堂活动小组和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延安精神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延安精神歌咏比赛,讲延安时期的故事,延安革命精神演讲和宣传,延安革命精神话剧表演,延安时期红色名著大家读,延安精神专题报告和辅导等活动,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思辩能力,让学生更深切地感悟延安精神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尚斌,杨延虎.中国共产党延安时代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148-168.

[2]邱坚中.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研究[J].学理论,2014(6):277-278.

[3]杨帆等.高校学生社团的学生评价与影响因素[J].教育研究,2015(12):43.

作者简介:丁一鑫,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团委。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
封底公益广告
延安精神的伟力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延安精神:宝塔光辉 映照未来——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
把延安精神带到长庆石化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