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理念融入到中学武术教学中的思考

2018-09-15 08:56樊丽霞苏东坡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三生教育武术

樊丽霞 苏东坡

摘 要 “三生教育”的提出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校教育,使学生的生命认识、生存技能和生活习惯方面得到提高。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是其发展最有效、便捷的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三生教育理念为基础,从“三生教育”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的角度研究武术在中学的发展,分析武术与三生教育的相似之处及三生教育融入到中学武术教学中的实施政策,挖掘中学武术教学中生活生存生命价值,希望丰富武术教学理论体系,为武术在学校的传播有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三生教育 武术 学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条件提高,家长意识到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也越来越注重自家孩子的健康问题。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武术教学注重“礼”“仪”,注重以德育人,和技能的学习。“三生教育”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由于形式比较单一,会让学生感到无趣,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到武术教学当中会有利于武术在学校的发展,有助于武术在学校中的传播。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三生教育”理念融入到武术教学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上以“三生教育”“武术”“武术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

2“三生教育”的内涵

早在1934年,教育家陶行知两个生活教育理论,一则是“生活即教育”,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另一则是“社会即学校”,认为“人类产生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站在大众的位置去看社会,社会就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三生教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必须更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未成年人思想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最新发展实际”,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

3三生教育与武术之间的联系

3.1生活教育与武术“礼仪”和“武德”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识,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的生活教育。“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和谐发展的活动,它是从人发展的基本条件来理解生命的发展,以人的生命为起点来理解人的生存,以生存的多样性来理解人的生活,最后又将人的生命升华到人的社会本质、 意识层面。经过三生教育,使学生首先认识什么是生活、学会怎样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并在他认知世界尚未定型之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感恩的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的同时,给予他人以回报和关爱,并能顺畅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等这些理念与武术教学理念不谋而合。陶行知也曾说:“生活即教育”認为生活教育有六大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武术中“礼仪”“武德”的思想。在武术教学中坚持贯彻武术礼仪的教育,不但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更新需要。在武术礼仪教育是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与优良的民族精神的发展需求。我们重视武术礼仪和武德,在很久之前“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说法在人们中流传。武术礼仪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举止体现出来的,武术礼仪的表现形式通常体现在习武之人的“德育”上,德育又在礼仪文化中体现出来的,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今我们还传承着武术的精神。如抱拳礼,左手为掌,四海为家莫称大;右手为拳,以武会友皆兄弟;两手环抱胸前手心向外推,意在严以律己,宽容他人的胸怀。因此抱拳礼虽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武术文化,同时也起着规范行为的作用。无论课前课后的师生问候,还是老师指导交流,期末考核等都需要老师和学生行抱拳礼。让学生从基础动作中感受武术礼仪和武德。使他们知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学会生活中做人的道理。

3.2武术自身本领的提升过程即生存教育

自身本领即运动技能,相当于自己的硬件设备,是自己在生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是生存教育的一部分。运动技能提高了相应的自身的生存技能也就提高了,能更好的应为生活中面临的危险。教育武术运动,不限制场地、时间,内容丰富,有武术套路、散打,有观赏性有竞技性,套路又多种多样,符合现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武术本身就注重运动技能的练习,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中小学生的特征,充分发挥武术的特征,发掘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学生的生存方面的能力。

武术锻炼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即练习武术的时候要坚持不懈,即使是在最寒冷的“三九”时节以及最酷热的“三伏”这两种极端的恶劣的天气也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习,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锻炼,对于人的意志是非常大的磨练,是参与武术的人行事有较高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能够更好地克服自身的惰性,对自身也会有更高的要求且对生活也会有更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利于生存教育的培养。

3.3学校武术教学中体质的提升即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真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的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击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能够使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培养意志,还能调节练习者心理的障碍和疾病。在进行武术锻炼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健康,心理也越来越明亮,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提高了生命的质量,实现了生命的意义。

4三生教育融入到与中学武术教学中的实施政策

从“三生教育”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分析了武术教学中蕴含的生活、生命、生存的意义。基于二者之间的联系,如何将“三生教育”理念在武术教学中发挥作用是难点。

4.1发挥学校职能

三生教育和武术教学以及“三生教育”融入武术教学都是在学校大环境中进行实施的,学校的态度是非常关键的。这就是需要学校认识到“三生教育”和武术进入校园的重要性,认识到武术在中小学发挥的作用,对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影响。其次要争取各个有关部门及社会和家庭方面的支持、配合;推广“三生教育”这一先进理念,挖掘“三生教育”与武术教学结合发挥的价值、意义。

学校将对武术老师进行有关“三生教育”理念的培训,创新三生教育与武术教学的结合点,新颖的合理的武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可以先在学校设置一个实验班,然后再逐渐向整个学校推广。

4.2强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个体,是完整的个体,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有自己的潜力。

首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找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一直以来,学校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是教学的主体,按照教学目标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教师要从思想上转变,要做到尊重学生,不能因为自己是教师感到高人一等,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差异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运动强度不同;明白学生才是学习技能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给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以教为主。其次是学生方面,长时间被动的学习,学生已经习惯这种方式,渐渐地消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在学生也要从这种思想模式中走出来。

4.3理论与技能同步进行,实现优势互补

教学过程中不要单纯的教技能,在课中穿插“三生教育”方面的知识,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加入三生教育教材的内容,大多是以小故事、小游戏的方式。如在练习对抗性项目时,在练习前老师要将不得伤人、点到为止这些武术规则,编成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在集体练习时,将三生教育理念中合作、团结作为一个游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在运动量过大时,学生喊苦叫累的时候,将“三生教育”素材中《金色的梦》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这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5结论

武术内容丰富,对于礼仪、精神的强化、身体技能的增长、学生心理健康方面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体育课程方面,学校注重学生技能的学习,却忽略了学生对于生活生命生存价值的认识。“三生教育”与武术一“文”一“武”,相辅相成。因此将“三生教育”融入学校武术教学中,使学生在练中学习、苦中乐;将更能挖掘武术德育的潜力,有利于武术在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 王星星.高校三生教育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3.

[3] 王玉七.学校体育在“三生教育”系统工程中的功能[J].教育理论,2010:194-195.

[4] 颜悦.普通高中“三生教育”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0:63-66.

[5] 杜联巧.三生教育进入小学德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2(31).

[6] 徐成林,张继生.武术礼仪文化推广模式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2(02):77-79.

[7] 张山坡.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之文化比较[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6.

[8] 李躍忠,杨航.论武术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4):10-11.

[9] 周家荣.“三生教育”的实践形式与特色[J].教育探索,2010(07):97-99.

[10] 尚娟.校外武术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6.

猜你喜欢
三生教育武术
中华武术
高职大学生正确的三生观树立和践行研究
武术
对外武术专门人才培养初探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