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菌·肟菌酯对比昂扣葡萄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2018-09-17 12:46杨德毅吾建祥戚小萍刘莉虞冰章佳莉王潇洋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褐变果率果穗

杨德毅,吾建祥,戚小萍,刘莉,虞冰,章佳莉,王潇洋

(1.金华市农产品质量综合监督检测中心,浙江 金华 321017; 2.金华三才种业公司,浙江 金华 321017)

鲜食葡萄在我国南方种植广泛,果实柔软多汁,含水率较高,采后易腐烂变质,是浆果中最不耐贮藏的水果之一[1-2]。影响葡萄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有品种、栽培管理、采收质量和采后贮藏环境等。近年来,葡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较多,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大类,主要有冷藏、气调贮藏、化学防腐剂保鲜、臭氧贮藏、涂抹贮藏、拮抗菌贮藏等方法[3]。研究表明,引起葡萄果粒田间和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原菌为根霉、黑曲霉、青霉、灰霉、交链孢霉、芽枝霉、匐柄霉等真菌[3-4]。在葡萄采收前合理使用杀菌剂,在控制葡萄病害发生的同时,对采后葡萄的贮藏保鲜也有一定作用。

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的有效成分为21.5%氟吡菌酰胺和21.5%肟菌酯,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研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属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在我国农药登记中可用于防治葡萄白腐病、黑痘病和灰霉病,制剂用药量为2 000~4 000倍液,安全间隔期7 d。本试验以耐储运、晚熟的比昂扣品种葡萄为材料,在采收前施用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研究在普通冷藏条件下对采后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为葡萄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比昂扣葡萄,种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某葡萄基地,5 a生篱架式避雨栽培葡萄,行株距3 m×1 m。

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拜耳作物科学公司;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先正达公司。

1.2 处理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处理A,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4 000倍液;处理B,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C,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对照药剂1);处理D,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对照药剂2); CK,清水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每小区6株葡萄,区组随机排列。

试验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施药,重点喷施葡萄果穗,喷雾量以果穗充分湿润着药又不致滴液为准。在葡萄成熟期解袋喷雾施药1次,7 d后采摘。从采收的葡萄中除去机械损伤和病害的葡萄,各处理用普通聚乙烯(PE)保鲜袋随机装取8袋葡萄,每袋5穗,贴好标签,各处理装成1筐,敞口预冷后,扎口放入冰柜冷藏(0~2 ℃)。在放入当天及贮藏后10、20、30、40、50 d各抽取1袋测定有关项目,调查保鲜效果。

1.3 指标测定

1.3.1 好果率

采用感官鉴定,观察葡萄果粒是否腐烂,以无腐烂斑果粒数所占比例表示好果率。

1.3.2 果实褐变指数

采用感官分级法[5],观察葡萄果穗果实部位:0级,葡萄果皮无褐变,果肉组织正常;1级,果皮有少量的褐变,但没有形成褐变色带:2级,果皮有明显的褐变,形成褐变色带,面积小于1/5;3级,果皮有明显的褐变,褐变面积小于1/3;4级,果皮褐变面积超过1/3。计算公式:

式中:B表示褐变指数;Bi表示第i级的褐变级别;ni表示第i级的数量;Bmax表示褐变的最高级别。

1.3.3 果梗褐变指数

采用感官分级法[6-7]。观察葡萄果穗果梗和穗轴部位:0级,果梗或穗轴均没有褐变;1级,果梗或穗轴褐变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l/4;2级,果梗或穗轴的褐变面积占总面积的1/4~l/2;3级,果梗或穗轴的褐变面积占总面积的1/2~3/4;4级,果梗或穗轴的褐变面积超过总面积的3/4。计算公式同果实褐变指数。

1.3.4 果穗失重率

以贮藏前后果穗质量的差值与贮藏前果穗质量的比作为果穗失重率。

1.3.5 耐压力

随机取1粒无腐烂的葡萄粒放在玻璃板下,用硬度计从上面施加压力,测定葡萄的耐压力[8-9],每处理重复测定10次,取平均值。

1.3.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采用日本Atago PAL-1数显糖度计测定,每次随机取20个无腐烂的果粒匀浆后取汁测定,每处理重复测定10次,取平均值。

1.4 数据处理

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采用DPS 7.05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葡萄好果率的影响

好果率是葡萄保鲜效果最直观的表现。从图1可以看出,贮藏20 d内各处理好果率都在90%以上,处理A~D无显著差异,稍好于CK。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处理间的差异逐渐增大。贮藏40 d时,处理A、B的好果率仍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处理A的好果率在98%以上,而处理C、D、CK的好果率下降明显(在70%以下),与处理A、B差异显著(P<0.05)。贮藏50 d,处理A、B的好果率仍保持在90%左右,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图1 贮藏期间各处理好果率的变化

2.2 对葡萄果梗褐变指数的影响

葡萄果梗褐变影响葡萄的商品性,易造成葡萄果实脱粒。由图2可知,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各处理果梗褐变程度不断加剧。贮藏20 d时,CK的果梗褐变指数即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而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贮藏30 d时,处理A、B的果梗褐变指数显著(P<0.05)高于处理C、D。贮藏40 d后,各处理的果梗褐变指数都接近100。在贮藏前期,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处理对减缓葡萄果梗褐变有一定效果,与对照药剂相当,明显优于对照处理,但在贮藏后期效果不如对照药剂。

图2 贮藏期间各处理果梗褐变指数的变化

2.3 对葡萄果实褐变指数的影响

葡萄果实褐变直接影响口感。由图3可知,在贮藏期间,处理A、B的果实褐变指数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贮藏50 d时,果实褐变指数仍在10以下,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处理C、D与CK的葡萄果实在贮藏30 d后严重褐变,基本失去商品性。这些结果说明,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处理对减缓葡萄果实褐变有很好的效果。

图3 贮藏期间各处理果实褐变指数的变化

2.4 对萄果穗失重率的影响

葡萄保鲜过程中的失重率影响果实的感官品质与口感,是判断保鲜效果的重要指标[7]。从图4可以看出,贮藏20 d时,各处理果穗失重率呈小幅上升趋势,CK失重率稍高,处理A~D无显著差异。贮藏20 d后,各处理的果穗失重率均呈较快上升趋势。贮藏40~50 d,处理A、B的失重率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说明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处理对保持葡萄果实质量有较好的效果。

图4 贮藏期间各处理果穗失率重的变化

2.5 对葡萄耐压力的影响

葡萄果实耐压力不但影响葡萄商品的贮藏与运输,也是决定葡萄果实风味的重要因素[9]。由图5可以看出,贮藏期间,各处理的葡萄果实耐压力总体呈逐步下降趋势,处理A、B总体高于其他处理,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处理对保持葡萄耐压力有一定的效果。

图5 贮藏期间各处理耐压力的变化

2.6 对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直接反映葡萄的成熟度,是反映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重要指标[6]。从图6可以看出,贮藏期间,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呈先小幅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贮藏20 d时,处理D和CK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最大值;贮藏30 d时,处理A~C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最大值,且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贮藏期间,处理A、B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稍高于其他处理,至贮藏50 d时,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结果说明,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处理能较好地保持葡萄品质。

图6 贮藏期间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3 小结

本试验表明,在葡萄成熟期喷雾施用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采后在2~4 ℃条件下贮藏,对比昂扣葡萄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总体优于清水对照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和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2种对照药剂处理,在保持葡萄好果率、耐压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防止果实褐变,减少果穗失重率方面效果优于2种对照药剂,但在防止葡萄果梗褐变上略逊于对照药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和4 000倍液对比昂扣葡萄的保鲜效果差异不大。结合药剂登记使用的安全性,葡萄采收前7 d,在葡萄果穗喷雾施用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对采后比昂扣葡萄保鲜有较好效果。

猜你喜欢
褐变果率果穗
外源乙烯处理对黄冠梨果皮褐变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90°拉枝下刻芽摘心处理提升核桃新梢抽生率和着果率
行间种植油菜增加梨着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设施番茄果穗弯折影响因素的研究
枣树如何提高座果率
基于全景图像的玉米果穗流水线考种方法及系统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
适量硼促进油橄榄开花着果
10个山东主栽石榴品种果实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比较
影响牡丹石榴外植体褐变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