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培亨:创新就从日常做起

2018-09-17 03:40丁云
现代苏州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客观事物前人创新能力

记者 丁云

日前,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迎来新学年。我国超导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物理、天文组)成员吴培亨教授在开学典礼上给学生们做了专题讲座。

教授虽是给学生们做讲演,但谈及日常能力的培养,要有较宽阔的学术视野,对客观事物做反复、深入、细致观察,培养专业敏感度,具有一定的联想力等,对很多成年人工作也大有裨益。

创新就是别人不会,你会

吴培亨说,事物发展过程中虽有很多资源可利用,但人才是最要紧的资源;推动各方面进步的有很多动力,创新最重要。“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

创新就是别人不会,你会。曹冲解决了大家都不会的称象问题,数学家高斯小学时就发现了等差积数求和的方法。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利用这种规律,多快好省地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就是创新。

吴培亨说,创新过程分三步,首先充分消化、吸收前人的成果,不主张脱离前人,异想天开地做,因为前人有很多积累。在此基础上想一些前人没有想过的事,提出前人没有提过的问题,特别要大胆做一些假定,提出自己的看法。再通过严格的理论手段,或者实验技术,检验自己提出的想法和假定是否符合实际,如果符合实际,就完成了创新过程。无论麦克斯韦建立的电磁场理论的发展,或范仲淹《岳阳楼记》,都包含着继承前人、提出问题,然后验证自己想法的过程。

创新能力多角度培养

创新能力需要宽阔的学术视野。早年一个人可以精通很多事情,诸葛亮是多项专家,政治、思想、军事、文学、机械工程、天文、气象、地质……无一不通。随着科技发展,分工越来越细,隔行如隔山。化学里很多常识性的东西,研究机械工程的人不懂;反过来,机械工程领域大家都知道的,化学、物理专业的人不一定知道。很可能某个领域的常识性东西,可以研究出另一个领域的重大问题。仿生学就有很多类似案例。

很多专业网站定期刊登领域内发生的新消息,科普作家写的也比较容易看懂。吴培亨建议学生们多看,留有印象,关键时候可能会帮大忙。不同领域的人知识的结构是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是不一样的。要经常听一些报告,看一些网站上的东西,跟不同兴趣的人、不同专业的老师多交流、交谈。

创新能力要注意对客观事物做深入、细致观察。不要随随便便放弃一些事情,不要随随便便下一些结论,一定要对客观事物做反复、深入、全面、细致的观察。高温超导最初大家一直用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合金实验。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人找到一种材料,常温下是绝缘体,温度降到很低时变成超导电。上海有家研究所也研究过这种材料,可惜温度降得不够低,没能看到那个现象,如果再低下去一点,诺贝尔物理学奖或许就是他们的。科学史上充满了不深入细致观察问题,错失机会的实例。

创新能力要培养专业的敏感性。最早大家用的通信频率很低,通信距离不远,一两百公里或两三百公里。有一次,有人频率用错了,频率高,距离变得很远。专业敏感性让那人把实验事实,与若干年前发表的一篇理论文章联系起来,文章说大气外有电离层。得到启发,那人做实验,绝大多数实验结果支持了他的想法,但还有一些不符。他在此基础上把别人的工作进一步推广,发现原来电离层是多层,理论和实验完全符合,这项工作后来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很重要的专业敏感性。

实验、数学、语文、外文对创新能力都有贡献

吴培亨用王国维归纳的成就大业的三种境界为学生们培养创新能力树立标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做好什么事情,都要有比较好的基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做好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种矢志不移的贡献精神,不达目的绝不休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要经得起挫折,经得起失败,不断从失败和挫折中吸取教训,最后的胜利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

转换到日常,就是实验、数学、语文、外文等基础都很重要。实验工作很重要,掌握简单的测量、基本测量方法、仪器的使用,等同于会从实际观察,分离次要因素,把主要因素拿出来。即使做理论,要懂得实验的人的想法,与实验的人有沟通语言。文科做管理也要懂得抓具体的点,从中看到演变,找出规律。

程开甲先生年轻时把所有能找到的数学题目都找到,熟练掌握,后来做具体工作,从来没因为数学上的困难影响研究,反而支持他走得更远。社会科学中,研究社会现象的高级境界要建立数学模型,因其参数多、范围广、随机性高,反比自然科学模型更难建立。

无论将来从事哪一门学科,都要善于表述,能把别人讲话里面最主要的东西汲取出来。外文基础则要用外语思维想问题,最好说梦话也用外语。吴培亨最后勉励学生,创新是要矢志不渝地全身心投入,经得起辛苦,也经得起失败,保持如饥似渴,永不满足。

在新学年,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迎来450名新同学,学校学生总数达到千人规模。不但中西合璧的管理模式和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个性化课表和走班制教学也在高中全面铺开,学校已成为托福教学试点校和省内唯一一家小托福中学考点,家长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正日益提高。

猜你喜欢
客观事物前人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打渔人
趣味古文
谈我对信息的认识及在课堂上的把握
模糊语言存在的价值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