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构念与维度研究*

2018-09-17 11:19孙春玲成雪梅李艳飞赵占博
项目管理技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具性项目经理范畴

孙春玲 成雪梅 李艳飞 赵占博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0 引言

我国建设部发布的GB/T 50326—201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对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的概念进行了解释:组织法定代表人在建设工程项目上的授权委托代理人。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核心人物,不仅要促进项目内部的团结合作,而且还要负责与项目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协调工作[1]。在建设项目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项目管理绩效的战略性问题[2]。强调合作、信任、沟通和协调之间的关系可以减少每个参与者因目标不同所导致的分歧与冲突,但这也会造成一定的项目成本浪费[3]。因此,对项目经理的人际关系能力研究越来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学者们对我国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4]。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发现:一方面,我国学者对项目经理的人际关系能力构念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另一方面,在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研究的早期阶段,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还只是在社会能力测量基础上进行,并未对其构成维度深入研究[5],也缺乏从项目特征角度分析其独特人际关系能力结构维度的研究。另外,西方情境下的人际关系研究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人际关系与西方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6]。例如,我国的人际关系往往以“人情法则”为主要特征,而西方人则以“人际定律”为主要特征[7]。因此,本文以我国文化为背景以及从人际交往实践情况出发,进行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的研究,并运用扎根理论和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的独特性,确定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构念和维度。

1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1.1 关系与人际关系能力研究

“关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社会心理学概念,其在国际学术领域常被称之为“社会网络”。“关系”可以被认为是非正式关系和人情交换的网络[8],具有“情”和“义”两大特征[9]。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学术研究中的“关系”常被归结为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与行为上的联系[10]。

我国人际关系特征与西方的不同点在于我国的人际关系具有私人性、无形性、动态传递性、互惠性、长期性等[11]。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研究必须建立在我国人际关系概念与特性研究的基础上。

国外学者对人际关系能力的解释,简单地表述成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技能,通过理解和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等方面体现出来,与生活满意度,对环境的掌控,社会情境、希望、快乐和生活质量的自我效能等息息相关[12-13]。但是,从上述国外学者对人际关系能力内涵解释上看,均未对人际关系的成分进行深入的挖掘,而是将其界定在理解、激励、与他人共事等抽象词汇上。因此,在对人际关系及人际关系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通过分析我国项目经理这一特定人群的人际关系能力特性及其成分,进行“我国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构念研究。

1.2 人际关系成分研究

我国学者对我国本土的人际关系成分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人际关系可以划分为“既定成分”和“交往成分”两种[14-15]。既定成分又可以称为关系基础;交往成分分为工具成分和情感成分。有的学者对中国情境下的上下级关系构念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关系基础说”、“工具交换说”和“拟似家人说”三种[16],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人际关系三种成分的存在。

然而,上述学者的研究均不能证明关系基础的存在与关系的建立存在必然联系,即关系基础存在,也并不意味着人际关系能力发展行为具有意识能动性。在此基础上,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解决了这一问题。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其关系网络大小,人际关系能力构成社会资本的基本能动因素,组织的领导者可以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人际关系能力,使得组织中个人的潜在资源得到充分挖掘,从而为组织创造产值,形成社会资本[16]。社会资本存在于人际交往过程之中,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17];形成于人的三种行为方式(功利层面的生产方式、情感层面的交往方式、精神层面的思维方式),但却是主要产生于情感层面的交往方式之中且最后作用于生产方式之中的资本[18]。综合以上研究,本文在项目经理既定的关系基础之上,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对人际关系能力的研究,进行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结构维度的划分。

2 基于扎根理论的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维度识别

2.1 研究资料收集

扎根理论资料来源要求多样性,为此本研究的资料收集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2.1.1 深度访谈

在实际操作中选取最具丰富信息的访谈对象是比较难以把握的[19],因此研究者联系了若干从事工程建设管理的单位,确定了26名工作经验在6年以上的受访者(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访谈整理工作历经4个多月完成,每位受访者约谈时间控制在1~2h之间。访谈对象信息的汇总,见表1。

表1 访谈对象的统计信息汇总

2.1.2 文本分析

所有的质性研究都要分析文本资料[20]。因此,除了从上述深度访谈中获取第一手资料,还可以从文本中获取。文本资料的获取途径如下:

(1)以“工程项目经理”或“人际关系能力”等为主题在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Elsevier ScienceDirect全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上检索2010—2017年间的文献。

(2)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上搜索涉及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方面的相关内容以及项目经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启发等。

2.2 范畴挖掘与提炼

2.2.1 开放式编码

本过程利用Nvivo 10软件进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对收集并整理好的原始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取出与“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相关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加以比较分析,把相似的内容(参考点)编码到相同的一级节点之下,即形成概念,其中概念的命名尽量使用原始资料的语句。

(2)对一级节点(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比较与分析,剔除意思相矛盾的节点(概念),将其余具有两个以上参考点且意思相近的一级节点(概念)编码到二级节点之下,形成副范畴。

(3)应用Nvivo 10软件“查询”功能模块中“复合”检查文本资料编码是否存在遗漏。

通过上述3个步骤,最终得到114个概念和20个副范畴,由于概念数较多以及篇幅的限制,未将概念尽数列出,具体见表2。

表2 开放式编码范畴化结果

(续)

2.2.2 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是在上一级编码得到的副范畴的基础上,经过持续的比较分析提取出更具有丰富内容的主范畴的过程[21]。主轴式编码采用人工编码方式进行,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研究小组在进行副范畴命名时主要参考原始资料的原句,导致名称差距较大;另一方面,研究小组讨论认为Nvivo软件“聚类分析”功能对副范畴进行提炼结果偏差较大。因此,研究小组内部讨论并征求受访者意见,通过人工编码的方式将表述意思相近的内容归为一类,并根据其实施主体及性质,将副范畴进一步归类为主范畴并命名。结果见表3的第3列。

表3 主轴式编码及选择式编码范畴化结果

2.2.3 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是编码的最后阶段,其包括选择一个核心范畴的过程和系统地将其与其他范畴相联系的过程[22]。编码的具体操作如下:

(1)利用Nvivo 10的“聚类分析”功能,对主轴式编码所得的主范畴进行归类。

(2)鉴于Nvivo 10软件聚类得到的结果仍具有一定偏差,而社会资本理论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际关系能力进行划分,并将情感层面的交往方式与功利层面的生产方式区分开来。因此,研究小组根据Nvivo 10软件聚类结果,并借鉴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划分方式和项目经理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对主范畴进行归类修正,最终归整为三个副核心范畴,其结果见表3的第2列。

(3)通过扎根理论自下而上的逐级提炼编码,最终得到“工程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这一核心范畴。

2.2.4 编码结果的可信度检验与理论饱和度检验

为了检验扎根理论编码的可信度。本文使用Nvivo 10软件中“编码比较”功能对结果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分析,得出工具性人际关系能力(0.912)、情感性人际关系能力(0.913)、项目导向型人际关系能力(0.952)的Kappa系数较高且均大于0.7,因此认为研究者对资料的编码可信度较高。

此外,研究小组成员将搜集到的其余未录入的6个样本数据进行自下而上逐级编码,用以检验该理论模型是否达到饱和。通过编码发现,其结果与之前的20个样本数据基本相同,并未发现新的概念及范畴。因此,认为本理论模型饱和性较好,可以停止采集样本。

3 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扎根结果分析

不同职业存在不同的人际关系能力,项目经理作为一特定的人群,与一般人际关系能力会存在区别。因此,本研究基于对项目经理这一特定人群的人际关系能力与一般人的人际关系能力的比较分析以及三个结构维度分析,得到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概念模型。

3.1 项目经理的人际关系能力与一般人际关系能力比较分析

通过上文对人际关系成分研究可以发现,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人际关系的研究要以人类的工具理性、情感理性为研究视角[18]。但是仅有工具性交往难以维持长久的人际关系,还需要情感性的支配,并具有处理项目特性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网络特性的人际关系能力,才会使社会资本有效流通。

此外,项目经理的人际关系网络更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项目经理人际关系网络复杂性的因素主要包括项目经理交往对象的多样性以及交往方式的复杂性两个方面。一方面,项目经理不仅要与公司内部上下级打交道,还需要协调好与甲方、监理、设计方、供应商、政府方之间的关系等;另一方面,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复杂的原因是复杂的交往方式,如:通过订立合同建立的参与方之间的正式关系以及多元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非正式关系。导致项目经理人际关系网络的不确定性因素众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客观以及主观因素不能确切地估计,如项目交往过程中交往各方的利益诉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突发性事件,比如工地事故、突击检查、项目计划的改变等,这些均会使得项目经理人际关系网络存在不稳定性。

3.2 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结构维度分析

3.2.1 项目经理的工具性人际关系能力

工具性本身可以理解为对利益性、任务性、被动性以及目的性的整体概括。因此,工具性人际关系能力是一种能够利用人的欠与报的心理,遵循在人际交往中“人情面子”规范的能力。它的判断标准是交往双方能否在完成交往目的方面,使彼此都相互满意[14]。根据扎根研究结果和项目经理的人际关系现状,本文将“关注利益”“互惠互利”这些具有工具性色彩并体现主体行为利益性的副范畴,以及“良好职业品德”“良好职业能力”“恪尽职守”“团队内部管理能力”“团队外部协调能力”这些具有任务性特征的副范畴均纳入工具性人际交往能力这一副核心范畴之下。其中,体现利益性的“关注利益”“互惠互利”以及体现任务性的“恪尽职守”“良好职业品德”“良好职业能力”的“基本素养”是属于处理“事”这一层面的范畴,而“团队内部管理能力”与“团队外部协调能力”则是属于管理“人”这一层面的范畴。由此,“基本素养”“关注利益”“组织协调”三个主范畴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3.2.2 项目经理的情感性人际关系能力

情感性关系本身就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愿性、主动性、非利益性的关系。因此,情感性人际关系能力是我国人际交往“人情定律”的体现,但这种情和理的分配在中西方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中国人偏向于重情不重理。判断标准是能否在交往过程中不计得失地为对方付出自己的感情[14]。其强调了人们对基本情感的需求,体现在交往各方的感情深厚程度、私生活的卷入程度、忠诚度等方面,关系相对持久和稳定。因此,根据扎根理论研究结果和项目经理的人际关系现状,本文将体现自愿性且不计得失为对方付出的“关心他人”“同理心”,体现私生活卷入程度的“亲近友善”“沟通交往”,以及体现人情定律(重情不重理)的“群体内偏好(in Group Bias)”“多方相处”这些副范畴纳入到情感性人际交往能力这一副核心范畴之下。其中,根据情感的深厚程度由浅入深,从“关心体谅”到“情感卷入”,直至形成具有“群体内偏好”的小圈子,本文将三个范畴区分开来;该副核心范畴下的“沟通交往”与工具性人际关系能力下的项目经理内外部交往属于不同的概念,此处偏重于为了培养感情而进行的交往,属于一种非正式沟通,其基本上脱离了目的性和利益性。而工具性人际关系能力下的项目经理的内外部沟通交往属于正式沟通的一种,偏重于项目本身的盈利和发展,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3.2.3 项目经理的项目导向型人际关系能力

此交往能力与项目经理人际关系网络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有关,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项目经理的人际关系能力有着不同于一般人际关系能力的突出特点,因此从针对这种项目特殊性的角度出发,项目经理的人际关系能力除了要具备工具性和情感性两方面一般的人际关系能力,还需要具备项目经理项目导向型人际关系能力这一特有的人际关系能力。

项目导向型人际关系能力是由项目特性(突发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因此,针对项目的突发性特征,项目经理需要具备“应急反应能力”“决断能力”,即能够在遇到施工事故、项目计划改变等突发事件时沉着冷静,灵活善变,在面对技术变更等问题上果断抉择。

针对项目的复杂性特征,合作各方之间以及公司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的各种冲突是其首要问题,通过对冲突维度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项目冲突可以分成流程冲突、任务冲突以及关系冲突三个维度,并证实关系冲突(即项目团队人际关系引起的冲突)往往不利于项目的成功[23]。面对各方需求得不到满足、双方价值观不一致等因素引发的关系冲突的情况,项目经理应能够避免矛盾的升级并及时巧妙地化解矛盾。因此,本文根据扎根理论研究结果以及项目经理人际关系实际情况,将“冲突处理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这些体现项目复杂性特征的副范畴归到项目导向型人际关系能力这一副核心范畴之下。针对项目的复杂性特征,项目经理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职业品德以及技术知识之外,还应具备更高层次的专业素养。因此,本文将解决项目合作方众多这一复杂性特征的“多方平衡能力”以及解决交往各方复杂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的“全局掌控能力”及“谈判能力”,归到项目导向型人际关系能力这一副核心范畴之下。

3.3 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概念模型的构建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将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界定为:在既定的关系基础之上,项目经理利用工具性和情感性交往手段进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并具有处理项目所独有的复杂性与突发性事务的能力。其概念模型见图1。

4 结语

本文在对一般人际关系能力以及项目独特性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利用扎根理论得到了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的三个结构维度;在维度分析的基础上得到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构念与概念模型,弥补了其理论研究空白,并对后续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外,本研究深入挖掘项目经理各种交往技巧,对实践中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图1 工程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概念模型

本文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局限:第一,本文是对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构念与维度的探索性研究;第二,本文采用的质性研究方法,主观性较强;第三,文中所涉及的三个结构维度以及维度之间的相关性未得到验证。因此,在后续的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研究中,应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三个结构维度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关联性进行分析,并开发出一系列测量量表对项目经理人际关系能力进行测量。

猜你喜欢
工具性项目经理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能力及主要任务
论项目经理的职责与技能要求
浅议做好代建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