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雪

2018-09-17 18:36齐宇时间
汽车之友 2018年18期
关键词:胎压轮圈雪地

齐宇时间

说到CVC6,这款轮胎的全名是ContiVikingContact 6,是德国马牌轮胎旗下的高端冬季胎系列,2014年底该系列正式被引入到国内销售。这次我们受邀远赴新西兰,来到位于瓦纳卡的SHPG冬季测试场(马牌全球三大冬季测试场之一),参加该品牌的轮胎科技日活动,主要的体验环节,自然还是围绕新款的CVC6冬季轮胎而设。

首先还是要向大家科普一下冬季轮胎,尤其对于很多南方车主来说,这是个相对陌生的领域。我们日常车上所使用的大多是夏季胎,在正常的气温条件下使用,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一旦气温降到低于7摄氏度,原本较软的胎体就会因受冻而变硬,导致其性能发生衰减,因抓地力不足而影响到驱动、刹车和操控,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极寒的北方或者高原地带,冬季轮胎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无论是在柏油、湿滑甚至冬季常见的冰雪路面上,一套冬季轮胎都能大大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为什么要装冬季胎?雪地上一试便知

为了证明这一点,SHPG测试道上就准备好了夏季胎、四季胎和冬季胎这三款胎,统一都装在大众高尔夫这款车上,供我们进行雪地绕桩测试。在当天接近零度的天气条件下,夏季轮胎的抓地力可想而知,虽然通过一些驾驶技巧,还是能够基本顺利地绕桩通关,但由于轮胎抓地已不受控制,因此需要频繁地修正方向盘与油门,才能走准路线,这对驾驶经验不足的人来说,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危险因素。而在体验四季胎款的时候,先前的打滑现象有了很多改善,通过车速也比夏季胎要快一些,但要想进一步提升车速,尽管是前驱车,但车身的稳定性也很容易突破极限,稍有不慎就会失控。

而当最后体验到冬季胎的时候,感觉就好多了。大脚油门下虽然仍会出现轮胎打滑现象,但打滑的时间已明显缩短,整个轮胎的抓地像换了一台车一样,让你能够非常自信的加速前进,而且因为轮胎与地面的附着更好,转向也能进行更为精准的控制了。最后跑下来,绕桩通过时间比前面所使用的四季胎快了整整四秒!然后,来到紧急制动测试项目,虽然ABS仍会介入,但刹车距离都比前两款胎大大缩短。

一样的冬天,不一样的冬季胎

一般来说,每隔四到五年,各轮胎品牌就会针对夏季胎进行改款升级,升级涉及花纹、结构、材料、配方等方方面面。对冬季胎来说,因为针对它的轮胎配方科技变化更快,比如二氧化硅、软化剂等原配方材料的迅速发展,这也使得冬季胎的迭代更快,改款周期基本缩短到了三年。

在上一个测试项目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不同季节轮胎在冰雪环境下的实际表现,而下一个项目中则要展现的是在相同胎纹下,不同轮胎配方对性能所产生的影响。这回所要对比的就是德国马牌的新旧两款CVC6系列轮胎,全新一代的CVC6采用的是新的配方,因此它的胎体会比老款的更为柔软。

该项目采用追逐绕圈的方式,新款和旧款的CVC6分别装到两台大众高尔夫车上,两车位于环形赛道的6点和12点钟方向,然后同时起跑,看谁能追上谁。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使用新款CVC6的车都能在两、三圈之后追上另一台车,这说明二者的性能差距还是挺明显的。但也有少数个例,毕竟除了比拼轮胎抓地,很大程度上还是要拼驾驶技术。所以,雪地驾驶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司机加上老配方的CVC6,碰上新司机和新配方,也有胜出的机会。不过试驾之后大家还是一致认为,采用新配方的CVC6可以更从容的应付冰雪路况,提升主动安全性,可见这次改款是成功的。

橡膠复合钉,让雪地钉胎性能又提升了7%

这个环节所展示的,是针对极地天气与恶劣环境下所使用的雪地钉胎。不过,钉胎在国内并未正式引进,主要是国内的市场需求小,除了极少数地区有使用需求之外,绝大多数地区只需使用冰雪软胶胎即可应付,且钉胎如果使用在柏油铺装道路上,对于柏油路面的破坏极大,加上噪音与滚动震动大,因此也被国内法规所禁止。

尽管如此,德国马牌轮胎在雪地钉胎的研发上还是不遗余力,雪钉的开发也进入到了第七代的橡胶复合钉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在原本第六代的水晶钉的基础上,中间的钉体保留铝合金材质,外层辅以橡胶包裹,使得钉体可以直接插入冰面,增加接地面积,也因此提升了大概7%的冰雪性能。

在实际的测试中,采用新的橡胶复合钉技术的大众高尔夫,可以明显感受到起步瞬间急加速时挠雪的噪音更大、打滑的时间也更短,这意味着轮胎的抓地更好。但在连续S型弯以及最后的紧急制动刹停项目,两者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也可能是试驾过程略短,很难去完全体验到这7%的细微差距。

更多未来科技,值得期待

這次除了冰雪试驾,德国马牌轮胎也向我们展示了它面向未来的轮胎科技。比如,针对时下最为红火的自动驾驶,为了提升轮胎的智能和安全性,它就祭出了ContiAdapt以及ContiSense技术。ContiAdapt系统可以通过改变胎压和轮圈宽度,从而改变轮胎的接地面积和软硬度,以此提供包含节能、湿滑、舒适、牵引力在内的不同模式,满足不同的驾驶环境需求。

在节能模式下,通过升高胎压与轮圈加宽,让轮胎的接地面积从原本的正方形改变成长方形,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滚动阻抗,达到最佳的节能表现,不过该模式只适合在铺装良好的路面上使用;在湿滑模式下,通过升高胎压,让轮胎的接地面积主要集中在中间的排水沟槽上,虽然轮圈收窄接地面积缩小,但加强了破水性能与排水效果,积水可以通过较深的导水沟槽加速排出,而中间的胎块也保持应有的抓地性;舒适模式下,则是通过轮圈收窄加上适量的胎压,让胎壁维持应有的柔韧性,提供最舒适的乘坐感受;而当车辆行驶至泥泞路面,需要更大的轮胎牵引力时,系统会把轮圈加宽并减少胎压,增加整个轮胎的接地面积,给予轮胎更多的牵引力与抓地性。

而ContiSense技术,主要是用来监测间胎压、胎温、胎纹深度以及扎胎预警,通过内部的感应器(感应器重量仅3g),用来监测胎压、胎温,而胎面的胎纹深度则是通过嵌入的感应器来监测。而扎胎预警则是应用新的导电橡胶技术,当有金属物体插刺到胎体内,其导电的特性会发生变化,以此就可判断是否扎胎。

ContiAdapt与ContiSense结合仍在开发的Concept Tire概念胎,未来将大量应用在自动驾驶车辆中,两套技术也将变成一套智能系统,整合到整车厂的自动驾驶技术之中,用于提升未来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也许,将来也不会再分什么夏季胎和冬季胎了。一套可变花纹全能配方的高科技轮胎,什么都能搞定!您说是吗?

猜你喜欢
胎压轮圈雪地
汽车胎压监测技术探讨
雪地上的像
雪地给我拍照啦
车轮工厂
雪地
汽车胎压监测系统结构原理及故障诊断
胎压监测将成为强制性配备
雪地里的小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