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总督陶模在西北地区的经济设施建设工作

2018-09-17 06:42叶歌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6期

叶歌

摘 要 晚清陕甘总督陶模(1835-1902)在西北为官二十多年之间,对于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生态、吏治、对外交往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贡献。陶模在西北为官时期在甘肃、新疆等地所进行了多项大型的基础经济设施建设工作,对于西北各地民生安稳、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键词 陶模 陕甘总督 西北经济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西北地区因为地处偏远,历来不能受到中央的重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很不到位,进而造成西北地区更为贫困、闭塞。陶模到任西北之后,积极着手改善西北各地的落后局面。期间,根据各地不同的需要,建设了多项大型的基础公共设施,对于西北地区防洪抗灾、信息交流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综观陶模在西北地区进行的经济建设工作,其主要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模在秦州修筑堤坝

水灾是在历史上对于生产生活破坏很大的一种自然灾害,全国各地历来也十分重视兴修各种水利工程,以减少水患的破坏。在甘肃秦州地区,引起水患的主要是籍水,古时称为洋水,位于秦州城西南。雨季时汇集众多山流,流向秦州外围,而秦州处于盆地之中,所以每当雨季,极易发生洪水灾害。陶模担任秦州知州时,当地的防洪设施主要清朝前期宋琬(宋荔棠)曾兵备陇右驻秦州一代,在秦州城南修筑水堤,减少籍水给秦州造成的灾害影响,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当地民众将他修筑的水堤称为“宋公堤”,但由于年久失修,宋公提已经逐渐起不到抗洪的作用了。

所以陶模在当地“慨助廉俸筑籍水堤”。当时秦州地区正在遭受清末期十分严重的“丁戊奇荒”,这场灾荒发生在1877年——1878年(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北方九省赤地千里,灾民多达两亿,直接饿死以及无力掩埋人畜尸体引致的大瘟疫夺去的人名达1300万,秦州地区是重灾区。清政府为赈灾采取了不少办法,有的甚至开了中国赈灾历史上的先河。由于这场灾荒,社会上流动着大量无所事事的难民,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治安都构成很大的威胁。

陶模基于这样的社会情况采取了“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难民去修筑河堤,不仅解决了部分难民的燃煤之急,而且修筑了可以长期造福当地的惠民工程。新水堤修筑之后“长达350 余丈,高8尺有余,厚2丈,外有支堤十余条,内外栽种护堤柳树上万株,堤畔柳树与堤坝内荷花相照应,使侵扰秦州城长达数十载的水患得以平息”。

这一段历史,使人联想到在二十世纪美国经济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所采用的“以工代赈”修筑田纳西水坝的举措。这和陶模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初衷几乎如出一辙,并且陶模在灾荒后期建立恤嫠政策,发放抚恤金等,也与近代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2陶模在新疆架设电报线路

在近代时,西方电报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书信传递模式,信息传递的速度日渐加快。在清晚期,通过电报传递信息在全国较发达地区已并不鲜见,但是新疆地区因为地处偏远,电报线都尚未架设。陶模在任新疆巡抚时积极上奏为新疆防务之需请求架设电报线。“遇有紧急文报,由省城递至肃州转电,动辄旬日。”在当时他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信息传递速度对于解决问题的关键作用,新疆远离京师,遇有紧急情况,若消息不能及时传递,肯定会贻误事宜。

所以,当西安与嘉峪关之间的电报线路架设完成之时,陶模便趁热打铁上奏请求架设新疆北路电报线路:肃州至省城伊犁的电报线路。北洋大臣李鸿章也是积极倡导“电报能早接办,内外消息易通,尤是要著。”在光绪十九年时,北路电报线架设完毕,之后又架设了南路和东路两条电报线路。使得新疆各重要城镇之间、新疆与中央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对于当时信息的传递、边疆的防卫、新疆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陶模在新疆的开采矿产工作

新疆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發展并不充分。在近代以前,新疆地区的工业也基本处于零的阶段。出使大臣许景澄曾在1898年上疏新疆和阗一带金矿丰富,但是并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都是百姓自行开采,十分混乱。陶模到任新疆之后,了解到这一情况,便开始在新疆地区着手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在开采矿产的时候,因为和阗地区地处偏远并且民族混杂,主管官吏和当地矿工之间的交流都成问题,并且十分缺乏专业的矿务人员,陶模便上书建议设立矿务学堂,引进许多专业人才来支持矿业的发展。并且陶模还利用探矿的机会,测绘新疆的地形情况。改变了在这之前国内对于新疆地区的测绘十分粗略的情况:“以访铁矿故,令华、洋官师由阳关分路而进,测远迩,别夷险,详里至,自是新疆之南,青海卫藏之北,得新道路,新山谷、新地名及各矿以数十百计。”通过开发新疆的矿产资源,不仅促进了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于稳定新疆地区,发展新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有很大的贡献。

陶模的开发矿产工作对于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工业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着重大影响。当时的朝中大员李鸿章也对陶模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内筹矿务一条,尤洞悉机要,金银矿尚可经营否,西事非无可为,所难惟在饷绌,非局外书生耳食目论所能倚诃。”

4余论

陶模作为晚清时期十分重要的封疆大吏,他为新疆、甘肃等地的发展都做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他考取进士后,从县令做起一直做到总督。他在西北任职二十余年,几乎涵盖他的政治生涯大半部分,在这期间,他为人所称道的不仅是他行之有效、救民于水火的政治政策,更重要的是他事事为民所想,时时为民分忧的为官之道。

综观陶模在西北地区所主持的各项基础经济设施建设工作,可以看出陶模在治理西北地区时,十分注重对于西北地区的开发。不同于同时期官场上的庸碌无为之风,他能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资源、需要去计划建设相应的社会基础设施。在建设时他也能总领全局、严拒贪腐,以较高的质量去完成各项的设置建设,使这些设施能长时间造福人民。他所做的这些工作,对于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和谐都有着十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陆洪涛.陶勤肃公奏议遗稿(12)卷[M].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2] 天水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天水城市建设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3] 陶葆廉.辛卯侍行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4] 戴逸,顾廷龙.李鸿章全集·信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5]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 王钟翰.清史列传(第十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 苑书义,潘镇平.清代人物传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 陈豪.陶模墓志铭[A].续碑传集(卷29)[C].扬州:扬州古籍出版社,1984.

[10] 王权,任承允.秦州直隶州新志[M].光绪十五年,石印本.

[11] 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5辑)[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