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中籼杂交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2018-09-17 06:15胡俊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3期
关键词:太湖县新品种

胡俊斌

摘 要:通过对品种的农艺性状、抗逆性、产量等要素的综合比较,进一步掌握各品种在太湖县的性状表现和适应性,太湖县种植业管理局于2016—2017年组织实施了中稻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品种是两优688、晶两优534、隆两优3463、望两优361,可以选择以上品种作为目前太湖县畈区主推品种。

关键词:太湖县;中籼杂交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3-0033-03

为准确掌握太湖县杂交中稻主推品种、大宗品种的综合性状,及时了解各品种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种植表现,找出适合当地种植、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较优的杂交稻品种,并为后期筛选主推品种提供科学严谨的依据。太湖县种植业管理局于2016—2017年分别组织实施了中稻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展品种 2016年共有7个参试品种:深两优5814(CK)、望两优华占、C两优0861、晶两优534、隆两优836、两优688、晶两优华占;2017年共有7个参试品种:深两优5814(CK)、隆两优3463、C两优0861、隆两优1988、望两优361、荃两优丝苗、隆两优1813。展示品种均由太湖县种子管理站选定的种子经销商提供。

1.2 试验方法 2016年试验安排在太湖县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城西乡幸福畈);2017年试验安排在太湖县城西乡界址家庭农场生产基地。试验田块皆位于105国道旁,交通便利,土壤皆为水稻土潴育型砂泥田,地力均匀、肥力较高,排灌方便,形状方正,前茬无作物。采用同田对比设计,不设重复。每品种一小区,面积300㎡,间隔0.5m。大田用种量11.25kg/hm2,育苗移栽,株行距19.09cm×(21~24.7)cm,大田基本苗65.1万~87.15万株/hm2,大田四周设保护行。

1.2.1 播种及秧田管理 根据各品种分块育秧,播种后插牌标记,及时画出品种分布图,确保无误。按本地常规水育秧,进行秧田管理。秧田播种量150kg/h㎡,于秧苗2叶1心期,每hm2追施尿素60kg、氯化钾45kg;在移栽前4~5d,每hm2追施尿素75kg,秧田防治害虫1次。2016年秧田于5月10日播种,6月14日移栽,秧龄35d;2017年秧田于5月10日播种,6月18日移栽,秧龄33d。

1.2.2 移栽及大田管理 大田移栽后,立好品种标识牌,画好小区品种分布图。2016年大田每hm2总施纯N166.95kg,P2O5 56.55 kg,K2O150kg,其中6月14日基施45%(N-P2O5-K2O=15-15-15)复合肥375kg/hm2,6月21日追施尿素180kg/hm2,8月10日大田每hm2追施54%(N-P2O5-K2O=23-4-27)配方复合肥300kg。期间防治大田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2次,分别于7月22日、8月8日实施。水浆管理措施参照常规方法统一进行。2016年10月11日收获。2017年大田每hm2基施48%(N-P2O5-K2O=22-5-21)配方复合肥525kg;7月29日大田每hm2追施54%(N-P2O5-K2O=22-5-27)配方复合肥262.5kg、尿素187.5kg。2017年7月15日第1次整体防治病虫害,每hm2用2%唏啶虫胺和60%吡蚜酮复配剂150g+12.5%苯醚甲环唑和20%嘧菌酯复配剂150mL喷施;8月16日第2次整体防治病虫害,每h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g+12.5%苯醚甲环唑和20%嘧菌酯复配剂150mL喷施。水浆管理采取分蘖前期有水结合露田,分蘖后期防重晒;孕穗期保持田间有水层;灌浆结实期间歇有水,中期轻晒田,后期有水送老。2017年10月16日收获。

1.2.2 调查记载 每隔10~15d观察各品种生物学特性及病虫害发生情况,收割前5~7d大田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2016年,隆两优836、两优688生育期最长,皆为139d,与对照深两优5814(139d)相同;晶两优534、晶两优华占皆为136d,比对照深两优5814短3d;C两优0861为131d,望两优华占为124d,分别比对照深两优5814短8~15d。(表1)2017年,望两优361、隆两优1813生育期最长,皆为137d,比对照深两优5814(140d)短3d;隆两优3463、隆两优1988皆为134d,比对照深两优5814短6d;荃两优丝苗为132d,C两优0861为127d,分别比对照深两优5814短8~13d。(表1)

2.2 产量表现 2016年,两优688、晶两优534产量最高,分别为9384.3kg/hm2、8733kg/hm2位居第1、第2,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19.57%和11.15%,达极显著水平。隆兩优836、C两优0861、望两优华占分别位居第3、第4、第5,产量为8600.25kg/hm2、8229kg/hm2、8066.25kg/hm2,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9.46%、4.73%、2.66%。对照深两优5814产量为7857.45kg/hm2,位居第6,晶两优华占比对照深两优5814减产5.59%差异显著,位居末位。

2017年,隆两优3463、望两优361产量最高,分别为9305.4kg/hm2、8637.15kg/hm2位居第1、第2,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15.68%和7.38%,达极显著水平。荃两优丝苗、隆两优1988、C两优0861分别位居第3、第4、第5,产量为8403.9kg/hm2、8272.2kg/hm2、8138.4kg/hm2,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4.48%、2.84%、1.18%,差异显著。对照深两优5814产量为8043.6kg/hm2,位居第6,隆两优1813比对照深两优5814减产0.34%差异不显著,位居末位。

2.3 抗逆性 由表2可以看出,稻瘟病和白叶枯病2a试验的所有品种均未发生。2016年,纹枯病所有品种均未发生;稻曲病除望两优华占轻发生外,其余品种均未发生。该年试验期间,气温较往年高,尤其在中稻拔节至孕穗期和抽穗至扬花期,高温持续时间长,这对各品种的耐热性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两优688、望两优华占耐热性最强,无热害发生;C两优0861、隆两优836、晶两优华占轻热害发生;深两优5814、晶两优534中等热害发生。抗倒能力除望两优华占较弱外,其他品种抗倒能力都较强(表2)。

2017年,稻曲病除C两优0861未发生外,其余品种均有发生。隆两优1988、荃两优丝苗抗稻曲病最弱;对照深两优5814稻曲病中等发生;望两优361、隆两优1813、隆两优3463稻曲病轻发生;C两优0861抗稻曲病最强。纹枯病各品种都有发生。荃两优丝苗、隆两优1813抗纹枯病最弱;C两优0861、望两优361纹枯病中等发生;对照深两优5814、隆两优3463、隆两优1988纹枯病轻发生。2017年仍然是一个高温年,相比2016年,试验期间,高温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这对品种耐热性仍然起到检验作用。隆两优3463耐热性最强,望两优361、C两优0861、隆两优1988、荃两优丝苗、隆两优1813轻热害发生;对照深两优5814中等热害发生,耐热性弱。抗倒能力最弱的是C两优0861、隆两优1988、隆两优1813,倒伏严重;隆两优3463、望两优361、对照深两优5814抗倒能力较强(表2)。

2016—2017年各品种对太湖县的三大常发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都表现了良好的抗性(少数品种对纹枯病抗性较弱);说明目前太湖县中籼杂交稻的大宗品种和主推品种抗病性良好,同时也不可小视高温对病害的抑制作用。

3 小结讨论

3.1 综合评述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有:两优688、晶两优534、隆两优3463、望两优361等品种;可选择作为目前主推品种。(1)两优688:在2016年试验中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增产潜力大。该品种茎秆坚韧,叶色淡绿,剑叶宽挺,耐热、抗倒,抗病性强,生育期中迟熟,分蘖力较强,成穗率、结实率较高,熟期转色好(秆青籽黄),在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由于生育期较长,对肥水要求高,需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2)晶两优534:株型紧凑,茎杆较粗壮,剑叶短宽,分蘖力较强,长势长相较好,生育期比两优688短3d,产量较高,居2016年参试品种第2位,穗层整齐,成穗率较高,米质外观晶莹剔透,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米饭口感清香柔软,软而不粘。丰产性能好,米质好,高抗稻瘟病,可进一步扩大生产面积,但需注意预防高温热害及防治其他病虫害。(3)隆两优3463:产量居2017年参试品种第1位,增产潜力大。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窝形,耐热、抗倒,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分蘖力较强,穗层整齐,大粒,成穗率、结实率较高,熟期转色好,米质达国家《優质稻谷》标准3级。符合优质、高产、高抗在太湖县中稻生产区推广种植。(4)望两优361:产量居2017年参试品种第2位。该品种中迟熟,全生育期137d。分蘖力较强,每hm2有效穗234万;穗总粒数178.2粒,结实率85.3%;千粒重27.5g。株高124.2cm,型株适中。米质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株型较紧凑,剑叶宽竖,长势长相一般,穗层较整齐,穗大,着粒较密。

3.2 讨论 由于展示试验田块位于太湖县城西部畈区,与山区有一定差异,因此本试验结果可作为上述品种在太湖畈区中稻种植的参考依据。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太湖县新品种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青菜新品种介绍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青菜新品种介绍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