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机器人技术在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

2018-09-17 06:24吉翔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高职院校发展

吉翔

摘 要 在“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的大潮流下,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愈发旺盛。很多高职院校已经问嗅到了发展趋势,并依托地方经济特色,设置工业机器人专业。他们起步早,发展快,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经验和教学经验,发展到了一定规模。相比之下,很多院校在该专业上才刚刚起步,差距还很大,急需借鉴经验,思考与改进。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高职院校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1明确目的,侧重地区需要服务区域经济

在讨论一个专业如何开设之前应该明确专业开设的意义、目的。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多是为了服务区域经济。那么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工业机器人技术是否有需求便成了专业设置的重要原因。在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发展较早、较快的高职院校,如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等,他们的建设过程都充分说明了依托地方经济进行专业建设的重要性。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西北地区航空航天领域,抓住航空航天领域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快速发展;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长春一汽,侧重汽车领域工业机器人教学,培养输送大量人才。由此可以看出,是否要设置该专业、专业侧重又是什么,必须对区域经济进行调研,了解区域经济对工业机器人人才需求量,对工业机器人类型的需求,才能让该专业建设的有意义,有重点,培养的学生高质量就业。

2软硬兼施,保障双管齐下提升专业水平

工业机器人专业是一个对硬件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的专业。根据专业侧重,需要引入相关类型多台工业机器人及配套设备,并建设合适的实训场地,在此方面,单靠学校的力量建设好这个专业是有一定难度的,学校可以寻求社会和政府资助。其中,与企业合作,企业帮助建设是很多学校采用的方式。

除了硬件要求,软件上师资建设是重点。一个专业要想发展的好最关键的还是人才,过硬的师资队伍是衡量专业强弱的主要指标,设备可以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很快得到提升,但是师资队伍培养,人才的储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机器人技术可以说是一个新兴技术,对教师要求更高,很多教师没有该方向基础,而大多职业院校不具备独立培养师资队伍的条件,师资建设不充分。通过对国内外诸多职业院校的调研,发现在很多已发展了一段时间的高校,机器人的专业队伍逐步成型,他们的队伍中有具有全国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型带头人,有中青年的专业骨干,他们大都有与ABB、KUKA、川崎等大公司的校企合作經历,或者有大型国企的实践经历,他们能紧跟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人才培养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些专家型的教师经过多年的积累,写出了很多高质量的教材和讲义,行销全国。没有对知识技术的透彻理解,没有多年的教育积累是办不到。因此,全面系统的培养一批该领域优秀教师非常有必要。师资队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委托专业机构培训,或者参加在该领域发展较成熟学校的培训是可取的办法。此外,以点带面,以老带新,长效化,形成团队,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亦很重要。

3校企合作,形成长效机制共创互利共赢

学校为社会培养人才,不能坐井观天,“走出去,引进来”格外重要。教师要明白为什么教,学生更应清楚为什么学。

国内某高等专科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的就很到位。依托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当地多家企业建立了现代学徒制,使学生在学校学理论,在企业学实践,在团队学创新,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从而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单单在企业中有了立足之地,也可以在专业技能大赛的大展拳脚,可谓是一箭双雕。对于教师而言,有的企业的支持,可以更好的接近新技术、新理念,动手完成实际需求的一些项目,真正的实现“教、学、做”一体。学校、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形成一个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为企业提供强大的人才输出和稳定人员保障,企业为学校创造优质的就业机会和先进的技术资源,互利共赢。

4以赛促建,迎合时代契机发展职业教育

2017年,我国成功申办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到了中国,也让世人开始重新认识了技能的重要性。作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技能是我们的核心,而大赛则是最好的教学检验标准。在机器人领域中,类似于全国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大赛等诸多赛事正在有序的开展,这些大赛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严格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要求定位,对技术、人才、应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考察选手的安全操作意识、规范化作业技能、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了我们职业院校要促进学校高技能师资人才的建设以及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教学改革。学校的选手培养方式要符合各项大赛的比赛目的,也要符合国家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要求,即突出工匠精神,强调精致文化;突出智能制造,强调个性化定制;突出柔性生产,强调智能转运;突出生产实际,强调应用符合实际需求。

综合而言,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对此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对此专业的需求度也是日益增长,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妥善开展经济区域调研活动,确定技术发展方向,加大学院对软硬件的投资,突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各类工业机器人技术赛事,从而提升院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工业机器人高职院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