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2018-09-17 05:36张浩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管理思想韩非子

张浩然

摘 要 韩非子是先秦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其管理思想是法家思想的典型代表和核心内容。韩非子管理思想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世千年的王朝统治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时至今日,这位行政管理思想先哲的法治管理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借鉴价值,也是当前中国有效实行社会管理寻求理论基础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 韩非子 管理思想 历史影响

中图分类号:B22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管理思想是针对管理者存在的独有的体系化控制,其思想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自觉延伸自我完善起来的。从中我们可以认知到管理思想的根源是实践活动,意识形态产生则是由社会管理者自我创造,然而其存在价值是管理思想体系的产生会作用于管理者,影响管理者亦或受管理者接纳,从而指导管理层人员实践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种源自实践最终反作用于实践活动的高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快速发展之际,把握好社会实践的管理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实践管理的路标和蓝图—管理思想则显得尤为重要。韩非子身处历史巨变时期—一个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历史背景下,战国末年韩非子以冷静的思考,独特的目光,智慧的分析,开创了中国历史行政管理思想的先河,凝聚了雄韬伟略的治国方针,韩非子的管理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位先哲在国家行政管理上的深沉与谋略。

1韩非子思想产生的背景

1.1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时期的变革时期,其变革是社会制度的变革,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也将影响着并要求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向前发展开拓道路。

在经济方面,铁器和牛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普及,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力,使得社会经济得到显著提升,生产力的发展间接地推动了土地耕作井田制向土地所有制的转变。

在政治方面,战争的不断扩大日益瓦解着旧式的奴隶制社会体制,使得新生的地主阶级得到发展,初现峥嵘,饱受灾难和痛苦的人们渴望着社会的和平统一,也加速了区域融合,使地主阶级可以在各国先后进行变革运动,也是社会最终不断向封建制演变的重要原因。

在文化方面,特定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给予了文化发展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发展空间。其中短暂百家争鸣则是各式各样的思想流派尽情展现,也是文化发展的历史性时期,是思想意识的空前活跃。

可以说,特定的历史造就了韩非子等思想家,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与历史背景紧密结合,不能脱离历史大背景去研究它,否则就失去了其内在意义与价值。韩非子的管理依据现实存在进行变革,依法治国,是历史的进步 也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必胜古。

1.2思想背景

韩非子思想受儒家和法家的影响,一是儒家荀子的思想性恶论,二是法家的商鞅、申不害等思想影响。

韩非子师从荀子,受到荀子的诸多思想影响。韩非子承认性恶论,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并尝试使用经济关系解释人们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一切毕竟存在局限性,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局限,所谓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从地主阶级的角色视角去评判。将人看作是自私自利,将行为归根于自身的利益,从利益的观点,反对仁义治国,主张以刑止罚,由此为契机接受法家思想,总结法家前人经验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的管理思想不仅受到老师荀子的思想影响,而且也与诸多法家前辈的理论思想契合,并且吸收整合出自己管理思想。其中最先提出法制理念的思想家商鞅,其管理思想注重法的功效。商鞅进行法制运用简单的事例向人们诠释了他的管理思想主张,得到秦国人的认可和秦王的支持,在当时的秦国建立了行政管理和军事管理体制。治理秦国的商鞅重法,赏罚恩明,言出必行,致使国富兵强;但其忽视术的存在不能分辨官吏之间的忠与奸,也导致加强大臣们的权力,虽然国富兵强,但君权削弱,未能一统天下。随后的韩非子吸收其管理思想,借鉴其管理思想经验,并制定了一套管理体系法律法规。申不害则是与商鞅恰恰相反,申不害教君王统御百官以权术,重术而忽法,其结果必然是新旧法令相驳,臣民则各取所需从而为自身利益辩护,也只是畏惧王权,并非心顺归朝,何谈国强,更无上下一心。势为君王爪牙,巩固政权是势的根本。古代上下统治者与臣民之间维系管理关系的并非明文或才能品德,依靠的是武力和政权,这才是在当时统治的实质。但因为历史的原因,秦国并没有重用韩非子却是完全接受了他的管理理念,使得韩非子的管理思想得到某种意义上的真正实现。

从韩非子所处的历史背景来看,韩非子的管理思想是符合历史要求的,也是符合这一历史时期的地主阶级建立统一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要求。主张使用強制武力统一地主阶级政权,宣传政令,刑赏归君主一人的专制集权,经济上重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思想上排斥各种矛盾学说,主张统一理念,在法家思想上提出总结,一定程度上继承发扬了唯物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韩非子则是以历史人物身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转变了历史的格局,其思想所取得的成就来源于历史的要求,其意义与历史时代不可分割,脱离历史背景谈论韩非子管理思想则是一种空谈。

2韩非子的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2.1管理对象的认知

韩非子所表达的管理对象是‘吏而非‘民。其论述;‘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若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劳而雅;引其纲,而鱼已囊矣。故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是以圣人不轻细民,明主不躬小事。

这其中的意思是摇木的人一个个去掀动叶片则会筋疲力尽,也不能尽数抖动。然而摇晃树干,则所有的叶子都能晃动。同样的道理,捕鱼只需要拉动渔网的绳子使得可以尽数收齐鱼儿,不必一个个拨弄网眼做得费力不讨好。这些都是比喻,实际上暗喻了治国便是如此,你没一个个平民百姓去治理,穷尽一生也都不能治理完,而治理为数不多的官吏则有效并切实可行。故而韩非子有言,故明主治吏不治民。其意旨在借助中间管理层去管理控制平民百姓,进而使得臣属恪尽职守,百姓安居乐业,方可治理好整个国家。而这种方法则是使用有限的力量去完成无限的事情,是宏观上的四两拨千金。

早在千年以前的先秦时期,韩非子就已经揭示管理思想中管理对象的本质,并提出大量的管理之术.他强调统治者只需要选准用好各层官吏,借此管理控制民众,形成下臣恪尽职守,百姓安分守己的社会局面,此番可使得君主安坐于高堂之上,悠闲自得,治理国家游刃有余。而且这一官吏对象的界定,对现代管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使得管理不再局限基层而忽视管理者。同时这一思想也为其管理控制思想、目标管理思想等作理论基础和思想伏笔,彼此间互为根基。

2.2管理控制思想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核心便是‘法‘术‘势。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主张法治。这里的法就是以法為本,依法治国,法不阿贵,以法为教。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借鉴了秦国的商鞅,韩国的申不害以及赵国的慎到的管理思想,结合自身主张,去陈出新总结出全新理念-法治管理思想。韩非子主张治国要求君王善权术臣下遵法,审合刑名,强调的是以形止刑,倡导严刑重罪。其思想中的法不阿贵则是思想体系中难为可贵之处,要求君臣做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法的内容上,实行严刑峻法,认为过度的仁慈对君王来说害处更大,以冷酷的刑法为主导才是正确的行为;依靠德治而不法治必然行不通的,无为即为无效统治;将法立于治国的至高点,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树立法的权威性,同时要求法必须可行性和唯一性,可行性是为法的落实,唯一性是法的解释唯一性确立起标准。法是统治者发布的权威性的法令管理制度,以官俯公布条文,切实可行地实行法律,遵法则赏,违法则罚,‘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从某种意义上,确定了法的意义与规则,并非以往的奴隶制由君主随意制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历史时代下,特例独行地要求消除贵族的特权,贵族的切身利益,去维护法的尊严。时至今天,值得我们后辈学习。《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其意义如同当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法为教则是对法的宣传和普及,为了保障前者法治的有效实施。

君王驭臣之术就是其二‘术。《定法》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则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俯,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无一,皆帝王之具也。术与法同为重要,相比于法而言,术则是管理的技巧方法,管理活动是相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法律是固有的,而权术则是灵活的。其中‘术则是管理着运用法律管理的技巧。二者相互配合。对于术的理解,则是统治者对官吏进行任免考查生杀的一种权术。《定法》 中有涉及到:‘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相比法而言,术则更多地针对管理官吏而言,是对官吏进行有效管理操控的术。术也就类似于现代企业管理层中上下级管理的技巧。

‘术的内容上,首先虚静以待命,无为而治国。这里的意思指帝王要摆弄城府,虚心静气探查事务真相,又将心思收敛,保持神秘,从而使臣下产生畏惧心理得以尽忠君王。其次是赏罚分明,松弛有度。其意借君臣利益关系为原则,人性好利等,鞭策和制衡群臣以达到赏罚驾驭众臣。还有循名责实,因任而授官,以实际结果作为考核标准,规范下臣的行为,以实践为检验。

其三的‘势指的就是帝王的权势和地位。三者之间,韩非更加重视‘势,并指出凡帝王必首起于势,‘凡明主之治国,任其势势是法和术的实行的必要先决条件。君主要牢牢掌控手中的势,时刻警惕臣下对权力的窥视和觊觎。尤其是奸令之臣。权势是相对于最高统治者而言的,韩非子认为赏罚是权势最根本的两条掌控途径。运用权势去治理国家实质上都不能脱离统治者自身拥有的权势这一属性。这一属性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人主兼失刑德,而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则未尝有也。《二柄》 。权势即是政权,亦是掌控权势便是掌控国家政权,运用赏罚巩固自身‘势。势与法、术相比更难以理解,势指的是统治阶级的地位和权力,‘势是君王自身掌握的权势,其概念抽象晦涩,却又真实存在。需要统治者切身体会并掌控自身势了,用现代语言理解则是政权的把控,政权代表向心力等。法术势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围绕三者进行统治时则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法术势三位一体的理念是韩非子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得来的。韩非子维护自身的管理思想批判孟子的仁义谦让,并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以经济发展诠释古今不同,古人轻利因财务多,非仁义;今人争夺,非卑鄙,而是财物少。这是经济思维,解释人们的关系,而这种角度其实是依据可触及实践出发提出论点,是一种结合实际发展的观点。并因此韩非子得出结论治国应尊重历史发展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味仁义,也不能一味说刑罚杀戮就是暴政。

虽然韩非子并未真正解释历史变化原因,一味将这种变化归根利益冲突,一种表面现象。但是在历史的角度,这种联系实际发展的历史观是适应新兴地主阶级需求的,也是符合历史时代需求的,是时代发展进步的表现。

2.3目标管理思想

韩非子在完善自身管理思想时提出设立目标进行管理思想,这是对管理控制制定的依据,也是其思想尤为突出和先进性的思想理念。

循名责实的目标管理思想是从韩非子的法术势思想之一术的思想演变而来,虽然出自术的范畴,却又超脱了术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现代唯物主义思想,也与现代的目标管理理论存在契合。

“夫新砥砺杀矢,彀弩而射,虽冥而妄发,其未尝不中秋毫也,然而莫能复其处,不可谓善射,无常仪的也”。结合实际情况治理国家,韩非子强调目标管理的极端重要性。韩非子认为,在工作时布置任务,统治者为执行者设立行为目标,以便于对执行管理层人员的行为控制,这一思想理念与现代的目标管理理论有着内在的实质性的共通点,其中涉及各种目标管理技术对现代乃至当代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观摩价值。

目标管理的中心思想是具体展开的组织目标成为组织每个单位的行为方向和激励手段,同时以使其成为评价组织内部每个成员、 每个层次、 部门等的业绩的标准,从而使组织能够有效运行。韩非子的目标管理循名责实就是这种现代化管理思想的核心原则。韩非子认为将官僚机构设置任务目标,将其作为管理对象的行为准则和鞭策方式,以其完成情况作为实际评判标准,这与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念相契合,是最真实有效的管理方式。管理本质便是为达到某种目的,从目的出发推导管理标准是为有效杠杆。所以,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现代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过,一方面强调完成目标,实现工作成果;另一方面重視人的作用,强调员工自主参与目标的制定、实施、控制、检查和评价。而早在先秦时期韩非子便提出其思想,是一种管理要素深入把控的表现。运用官府之中,这种体系把官员有机的组织起来,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同时目标管理的实行就意味着官府管理民主化、员工管理自我控制化、 成果管理目标化。事实上目标管理是一种民主的、自觉的、总体的管理。这也是韩非子目标管理的魅力之处。

3韩非子管理思想的历史影响

3.1韩非子管理思想的积极影响

3.1.1奉行法治管理的优越性

古代中国已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人们多谈论道德抵触刑罚,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下提出法制,是违背当时人们传统理念的,但却是符合历史的发展。推行依法治国首先就要去除人们传统旧有的心理思想,以实际情况事例做出合理性解释。提出法的现实意义,当然这也是历史发展的需求,符合时代的进步。

3.1.2改革图新,变法图强

对于政治,韩非子管理思想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强调制定‘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都不能躲避,做到真正意义的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在战国时期为秦国励志图新带来新的突破,使得秦得以变法强盛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1.3廉吏执法与法治发展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是内在要求就是清明的吏治,使得后世政治家与思想家们都认识到治吏在法治中重要地位。其管理思想辩证廉吏与法治的内在统一,在历史长河出现过数次的盛世局面,其共同特征都吏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对于吏治和法治有着深刻影响。

3.1.4促进社会秩序稳定,确立后世管理思想道路

战国时期区域分裂,社会发展演变剧烈,道德的说教显得软弱无力,是社会背景下突显的问题。韩非子的管理思想是符合安定和平的社会理念的,对于治理国家方面,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对社会发展乃至太平盛世都有着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同时历史角度来看,也影响了后世统治者确立法治管理思想道路。

3.2韩非子管理思想的消极影响

3.2.1君主独裁主张严重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其核心便是君主独裁,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当时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主张君主独裁推动秦国统一结束战争混乱,建立大一统王朝。但后续的影响是确立了其后千年的中央集权政治模式,看似法治 却难以将法律选择和运用得以真正实现而是寄托君主个人的独裁,很容易变味将现实法治变为实质的人治,这也是中国未能有效法治的一大原因。

3.2.2严重的权术阴谋

过度地玩弄权术,假想可以监察下臣维护君统,结果只会是阴奉阳违,勾心斗角,欺上瞒下造成统治内部的矛盾与分裂,是注入在和平盛世下的一剂慢性毒药,最终矛盾激化,国家动荡,社会黑暗带给人们的是沉淀下来的灾难,这也是所谓法治走向幻影的重要推手。

3.2.3重刑罚不分适宜

刑罚的有效性让统治者得以信任,更加以迷信刑罚的权威,在战时,重刑阻止犯罪分子横行适应社会民意得以有效治安,而社会稳定依旧加以重刑严惩,则不利犯罪分子的教化,强力约束人们的生活行为,使得一般刑事演变酷刑,然而这种刑罚存在的过失不在少数,又加酷刑,人们未收到法律保护,反而受其侵害。暂时的压迫民众,结局换来的是危机社会秩序而人人自危,众叛亲离,后续的秦朝迅速灭亡则是最有力的佐证。

4结论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核心是权力为本位的管理思想,维护君主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是适应时代特定历史时期需求。韩非子的管理立足刑罚,法术势三位一体,有利有弊,虽受历史局限性但不能否认其历史意义和存在价值,作为先秦时期法家推陈出新集大成者思想家,其管理思想中依靠法制体系管理社会更为当代中国治国理念之一,但其主张的重法治弃德治,具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从韩非子管理思想的理解和反思中,认知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健全和完善法制治理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目标管理、管理控制等为核心原则灵活运用管理方式,不拘泥于管理形式,正确合理把握管理力度和施行管理途径,做到管理效力最大化;管理过程中树立政府公信力,确保管理层政府的管理效力保持在社会管理需求之上。三者与韩非子管理思想核心内容一一对应,并且其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指导教师:李安)

参考文献

[1] 伍永忠.韩非“法治”理论的人性论基础[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04):101.

[2] 邢靖懿.韩非"常""变"思想管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79.

[3] 宁国良.韩非的法、术、势及其现代政策价值[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231.

[4] 申波.论法家思想在汉代的隐性化[J].江淮论坛,2005(02):45.

[5] 葛荣晋,中国哲学的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9.

[6] (美)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3.

[7] 曾进.《韩非子》管理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8] 王德华.先秦法家术论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9] 蔡新德.韩非子外交思想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

[10] 王晓军.试论韩非的帝王之术——韩非管理心理思想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1.

猜你喜欢
管理思想韩非子
鲁人徙越
韩非子民本思想的公正意蕴
韩非子:察古今之变 倡刑名之学
韩非子说“言”
滥竽充数
浅谈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探究人本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韩非子的“解老”与法治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