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中国影视法律商务图书出版的新格局

2018-09-18 10:03苗卉
出版参考 2018年4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

苗卉

摘 要:行业的新需求和空白是专业类图书出版的重要突破点。《中国影视法律实务与商务宝典》的编辑出版,为影视行业奉献了一部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实用性指南,并由此拉开了中国影视法律商务图书出版新格局的帷幕。

关键词:中国影视 法律商务 编辑出版 行业指南

中国电影出版社作为国内唯一的电影专业出版社,一直立足于关注行业动态、贴近行业一线,将出版高理论水准、具开创价值、实操性强的影视专业类图书作为全社业务发展和打造品牌的重要基点。2017年,由资深知识产权与文化传媒专业律师王军、影视商业风控研究专家司若主编的《中国影视法律实务与商务宝典》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为行业奉献了一部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法律实务和商务实用性指南,并由此拉开了中国影视法律商务图书出版新格局的帷幕。

选题策划:针对业内缺位,推出首部行业指南

近年来,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变化深刻,中国已成为全球最活跃、最有竞争力的影视投资市场与消费市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行业法律规范问题也逐步凸显,例如,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中英文双语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2015年度“十大典型案例”中,编剧圈大热、影响力波及全行业的琼瑶诉于正侵害著作权纠纷案榜上有名,业内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存在着法律指导缺位的现象。而为了维护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就专门发文,强调打击侵权,维护知识产权。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对相关法律规范的认知与掌握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亟须具实操性且全面翔实地讲述产业各环节法律知识的专业指导性读本的推出。电视行业新项目的层出不穷引发收视率的竞逐,电影行业更以不断刷新的票房纪录持续吸引着业界和公众的关注,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影视行业一路狂飙猛进中,高风险无处不在,且难以把控。如何更好地识别和评估影视项目的法务商务风险,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对风险进行预防和管控,成为摆在业界和学界面前最迫切的课题之一,这方面指南类图书的问世亦迫在眉睫。而在现有的影视专业出版市场中,系统深入阐释影视项目运营中的法律实务与商务风控知识的图书尚处于空缺状态,这与实际的产业行业需要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行业的新需求和空白是专业类图书编辑出版的重要突破点,我们决定从此处着眼,打造国内首部影视法律实务和商务方面的行业指南。

组稿编辑:集结专业团队,四易其稿精心打磨

我们有幸接触到了行业内非常专业的作者。一是王军律师,他是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中国分会版权委员会主席,担任逾50家影视文化传媒机构的法律顾问,连续五年的“钱伯斯亚太地区领先的TMT律师(文化传媒领域)”,2015年度汤森路透ALB中国15佳诉讼律师,2016年度汤森路透ALB中国15佳知识产权律师,是琼瑶诉于正著作权侵权案的代理律师。其团队活跃在影视法律顾问服务一线,在《夏洛特烦恼》《猎场》《何以笙箫默》等诸多热播影视作品的法律工作中获得很高知名度。二是司若教授,她是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导演专业负责人、凤凰学院副院长、CC-Smart新传智库首席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制片管理、影视风险控制等。一位是资深知识产权与文化传媒专业律师,一位是长期研究影视商业风控的专家,再加上他们的团队,由此,我们集结了业内一线律师和领先的产业研究专家,以作者团队在行业内法律实务、教学研究、案例实操方面的丰富经验与专业技能为依托,集中“产学研”的优势形成合力。经过几番讨论,我们将这部影视法律实务和商务方面的行业指南命名为《中国影视法律实务与商务宝典》。“专业图书所涉及的内容非常繁杂,只有懂得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洞察科学前沿,才能从专业的高度对作者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见,把书稿改好,并将其升华,让作品以比较完美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这本书的组稿编辑过程中,我们也特别重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从提升图书价值和增加可读性等角度,针对提纲和初稿给予了作者很多有建设性的编辑意见,包括书稿框架的设计、章节的划分、内容的安排和材料的展示等,对于书中的具体表述,例如行业法律法规等,仔细查找资料进行核实。经过四易其稿,反复推敲,精心打磨,最终问世的图书包含“主体篇”“投资收益与财税篇”“合同篇”“劳动人事篇”“IP篇”“筹备篇”“摄制篇”“宣发及价值实现篇”“外资准入及合拍篇”“艺人篇”“股权投资、并购上市篇”“争议解决篇”12个篇章,从筹备制作到宣发流程,几乎囊括了影视行业的各个环节,对立项、制片、版权买卖、融资模式、合拍、分账、艺人维权等多个行业热点难点和专业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是为影视行业企业管理者、财务法务人员、主创人员、行业律师、法官、仲裁员、相关学者、产业研究人员等准备的一本全面而实用的产业法律实务与商业教科书,成为我国首部此类法律和商业的实务阐述,是该领域填补空白的、极具实操性的指导书、参考书、案头书。作为编辑来说,更为重要的收获是,在该书的操作中,几方团队的思想交流、碰撞,最初的想法思路不断成熟和拓展。在影视法律与商务领域,不仅需要知识与实操方法的展示,而且专门针对大量鲜活案例的深度解读与延伸阅读也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我们决定将单本图书拓展成系列,以该书为开头,有步骤地打造出国内首套具有权威性、指标性、前瞻性的“中国影视商务/法务宝典书系”。

包装设计:专业大咖助力,精准定位亮点突出

在《中国影视法律实务与商务宝典》的包装设计方面,针对该书在行业内专业、权威的特点,整体风格定位为“稳重大方,亮点突出”。封面以沉稳的黑色为底色铺开,中英文书名大字设计、烫金工艺,醒目大气。为了更好地突出本书内容中的亮点,让读者能够较快地聚焦,还设计了以红色为主体颜色的大腰封,腰封上列出“立项”“制片”“知识产权”“艺人维权”“合拍”“分账”“风险评估”“衍生开发”“并购”等17个关键词,竖排,错落有致,使用黄字来呼应书名的烫金色。在开本的选择上,采用了成品尺寸为宽185毫米、高260毫米的16开本,内文使用质感很好的纯质纸,双色印刷,近500页的图书很有分量。优质的出版物会得到业界的认可,而专业大咖的肯定与推荐也会有效地带动图书的推广,这是相辅相成的。在该书的成书过程中,我们收到了著名作家琼瑶、金牌制片人侯鸿亮、新丽传媒董事长曹华益、AIPPI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总会会长马浩、香港著名制片人庄澄、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尹鸿的推荐语。这些影视和法律业界大咖的推荐语从不同角度对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精准的概括,我们整理后统一放到封底,以反白字体来展现,并在腰封上将推荐人集中呈现。在封面和腰封的设计上,我们最大程度地将该书的信息量传递给读者。而从后期推广的效果来看,这个设计是非常有效的。

延伸开发:开启中国影视法律商务图书出版的新格局

2017年4月,《中国影视法律实务与商务宝典》在北京盛大发布,受到影视和法律业界的广泛好评和读者的肯定,在出版社微店上,该书的销量也名列前茅。而此时,正是承载着几代中国电影人梦想的、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施行的第二个月。按照我们的策划,“书系”的第二部——《中国影视娱乐(传媒)典型案例指引》也进入组稿流程。该书以案说法,是通过行业典型案例揭示法律风险、提供解决方案的法律锦囊。在我国电影产业正式立法实施的重要时间点,又面临影视行业发展对规范建立和法律服务越来越大的渴求,传统、零散的行业法律条文的简单罗列和浮光掠影式的评述显然已经与行业发展不相匹配,需要组织业内专家甚至“跨界”专家,发挥他们的扎实学理和丰富实践,来给从业人员和广大读者奉献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专业权威读物,作为影视專业出版社,我们正是最合适的执行者。于是,以对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深度释义为首部的“影视娱乐法丛书”的策划出版也应运而生。我们希望借这些图书及图书系列的出版,集结业内的优势力量,在中国影视行业布局和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开启中国影视法律商务图书出版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2015十大知产案例 琼瑶诉于正案上榜[N].法制晚报,2016-04-13.

2.刘素剑.专业图书编辑的“三心二意”[J].科技与出版,2015(6).

(作者单位系中国电影出版社)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
人工智能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未来研究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试论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与作者的有效沟通及合作
编辑出版图书中图片编辑加工常见问题解析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关于编辑出版《2016智能电能表元器件选型手册》的通知
关于编辑出版《2016智能电能表元器件选型手册》的通知
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变革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数字化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