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江冰 我的眼睛望向祖国

2018-09-18 20:02董颖
中华儿女 2018年17期
关键词:晶体白内障

董颖

国内外医学界普遍认为,白内障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植入人工晶体。不过,之前国内人工晶体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进口晶体价格贵,国产晶体大部分是面临市场淘汰的硬性晶体,这让我国很多眼疾患者无法得到优质治疗,接受复明手术的比例很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甚至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我们要为中国人制作我们自己的一流晶体,安全、优质、价格低。”说这话的人叫解江冰,是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8年度“京华奖”获得者。作为留美博士后人才,解江冰说这话可谓底气十足,曾经在全球第二大眼科医疗器械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他,回国带领自己的创业团队专注眼科器械研发,为一双双期待光明的眼睛带去希望。

一个电话改变自己的脚步

1990年参加高考,解江冰考上了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提到所学专业高分子材料,解江冰颇为自豪:“大多数有机合成的材料都包含在内,比如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这是纺织大学的重点专业,我非常喜欢。”也因此,此后若干年虽然所处行业不同,但是解江冰从事的工作,基础都围绕着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

本硕7年半的时间,正赶上“92年小平南巡”。上世纪90年代上海大开发,飞速发展。一直担任学生干部的解江冰,在社会活动中增长了很多见识,印象很深的是当时刚刚提出浦东开发,学校就组织大家去浦东实践,看看那里的变化。还记得当时上海黄埔江的第一座斜拉索桥杨浦大桥正在搭建,地下隧道也正在开发,一切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让解江冰这个从山东走出来的毛头小伙儿开拓了眼界。

当年硕士毕业生还是非常吃香的,留在上海或者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可以解决户口、等单位福利分房。不过那几年,恰逢中国又一波出国热。上海作为全国的风向标,考托福,考GRE的风气非常浓厚。解江冰的大学老师们,有一批已经公派出国。看着老师和实验室的师兄们相继有人出国,解江冰倒没动太大的想法。按照家里的想法,毕业以后最好到北京工作,进一个机关。“不过大家都在学英语,自己也学吧,就随大流去考。”解江冰回忆,“最后反而我坚持下来了,当时一起报班的同学,只一两个坚持下来。”毕业前一年,中国纺织总会(原纺织工业部)到学校来招人,解江冰被录取了。其实临近毕业,国外的两家大学相继给了解江冰奖学金名额,并寄了通知,但是阴差阳错,材料寄丢了。就这样,解江冰一毕业就来到中国纺织总会报到,第二天就到部属企业仪征化纤公司实习。

实习半年后,远在美国的一个教授通过解江冰的导师找到他,问:“你不是申请了名额,怎么没有来啊?我们现在已经过了申请时间,但是我还可以给你留着奖学金,你可以下学期再来。”

這个电话让解江冰一时有些矛盾:一方面,父母希望自己稳定,另一方面,出国的话就是一条未知的路。但是转而想,既然已经考上了,还是要把握机会开拓一下眼界,将来想留北京或许还有机会,想去美国如果错过那可能机不再来。“一咬牙还是把这边工作辞了。”就这样,解江冰和新婚妻子踏着时代的脚步双双来到美国,开始了在国外一起打拼的日子。

那段经历给了快速成长的起点

解江冰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读博士,奖学金1000美元/月,勉强够两个人生活费。妻子读电子方面硕士,这类热门专业通常不提供奖学金。于是,到美国三四个月后,妻子就去餐厅打工挣学费。

那时候汇率是1:8,国内的家庭很难支付国外的高昂费用,而且夫妻俩也不想靠家里,一个打工、一个做助教拿奖学金,并不觉得辛苦。“那时候没钱,但是有时间,真正在美国到处玩儿就是那一时期,我们开个二手小货车一到周末就跑来跑去的,什么都新鲜。”解江冰笑着回忆那段时光,“很破的一个二手车还要加好油,不舍得给它加差的油,后来再换新车也没这个感觉了”。

妻子硕士毕业正赶上互联网热潮的末尾。2000年前后,他们亲眼见识到了那一波泡沫破裂的巨变。有的大公司前面还在扩张招人,紧接着就开始内部裁员。解江冰妻子的公司也是,进入时130多人,刚融完资市值高得不得了,结果不到半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裁员到最后只剩妻子在内的十几个人。

为了离妻子所在的硅谷近一些,解江冰面试了硅谷核心区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解江冰跟导师见一面就谈定了。毕业时,因为锂电池技术和市场还不是很成熟,美国当时政策更倾向于发展燃料电池,所以解江冰转投和高分子材料密切相关的医疗公司,签了做眼科的AMO公司。当时AMO刚从另一家公司分出来,处于扩张招人阶段。

公司位于洛杉矶,所以妻子也面临辞职,去那边找工作。“当时一个很头痛的问题是,我们拿的工作签证要保证连续性,不像绿卡可以有间隔。必须先找好工作,新雇主给她提供签证申请,才能把这边辞掉,所以当时就是天天在申请签证,填表格,找律师,压力也很大。”在美国拼搏的人都会遇到类似的困难和压力,解江冰夫妇也坚持了下来,“在美国的经历不光是你学到多少东西,还有一切东西都要靠自己去跑,这也是一些社会经历。后来我们就搬到南加州去了。在美国一共搬了多少次家我都数不清了”。

当时妻子找到圣地亚哥的工作,家也安在那里,每天上下班,解江冰需要开一个半小时高速,这样坚持了近两年,直到妻子将工作换到自己附近才算是安顿下来。

解江冰所在的眼科公司,当时全世界排名前三。由于进入时机好,公司刚分出来独立上市,各方面缺人手,解江冰一进去就能独立负责项目,这在其他公司是不能想象的锻炼机会。作为项目负责人,解江冰的工作涉及各个部门,除了自己擅长的研发和技术,还包括去药监局注册(美国FDA)、临床实验、专门的质量体系(GMP质量体系)等。这给了他绝佳的锻炼和学习机会。“当时每次召集项目会,基本上是主管甚至是总监级别来参会,我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解江冰说,“不光是只懂材料,而是整个流程,包括美国对医疗器械的管理,甚至销售、法律方面的一些问题都要涉及,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否则的话如果只是单纯技术厉害、材料厉害,那回国做起一个公司来不会这么得心应手。”

解江冰很感谢那段经历,给了自己快速成长的起点,虽然初期因为没有经验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解江冰已经从一名科学家向一名综合管理人员才成功转型。

一拍即而决定回国

在那家公司做了7年,解江冰已经做得很成熟,如果想在管理岗位有更高的发展,那在语言、文化背景等方面还是相对受限。解江冰报了半职MBA,周末和晚上上课,虽然很辛苦,但是学习使他开拓了另外一个眼界,也理解了很多新的东西。

“我们是上市公司,股价怎么波动,再结合所学到的东西,确实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当然也很辛苦,全是案例教学,要跟美国的学生一起讨论,要写很多很多的报告。”解江冰抓紧一切学习的机会,“那三年又利用起来了,没有浪费时间”。当时儿子还小,解江冰有时边抱着儿子边在电脑前打报告,辛苦却值得。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解江冰的公司被美国雅培收购了医药和医疗器械业务。继续做了一年,解江冰觉得美国在金融危机后机会并不多。恰好有朋友邀请他回国看看有没有创业机会,解江冰就踏上回国考察之路。

此时,一组消息敲打着解江冰的心扉:我国是不折不扣的白内障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白内障患者约6000万人,占全球的1/3,“老眼昏花”给不少人的晚年生活蒙上阴影。手术治疗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最有效手段。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每百万名白内障患者中,接受复明手术的人数:美国突破8000,印度突破6000,越南达到2000—3000,而中国刚刚突破1000。而且,中国30%的白内障手术使用的仍然是国外淘汰的硬式晶体,软式可折叠人工晶体全部依赖国外进口。

这让解江冰震惊和痛心。“我觉得这个行业国内市场还是一个空白,眼科的白内障领域,这么多人口,这么多老人——现在国内做的手术量远远不够,未来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产品、技术,我都没有问题,肯定能做起来。”正好碰到一个朋友,听了解江冰的思路表示愿意做天使投资人。这样一拍即合,解江冰很快决定:回国!

妻子非常支持,父母则有些担心,好不容易在国外稳定了,回来又要重新开始。“反正就这么回来了,2010年上半年回国创立这个公司,一开始就在昌平。”解江冰义无反顾地做了,“资本这一块我们确实赶上了国内比较好的机会,大家认识到技术创新的前途。所以说我们第一个天使投资人非常英明果断”。父母也默默给予了支持,飞到美国帮儿媳照顾两个孩子。

从开始的几个人、十几个人,到现在270多人,一步步发展起来。解江冰和团队人员砥砺前行,目标非常——造出性价比高的“中国晶体”,终结国内白内障患者“用硬晶体痛苦,用软晶体贵”的局面。

回国的创业经历,让解江冰很知足:“我们确实赶上了中国创新创业的好环境。政府很重视,各方面都有一些支持,比如人才制度,让我进入了千人计划。虽然只是一个头衔,但是会在合作中得到各方面的重视。”

有了投资没有后顾之忧,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工作做好,把产品开发做到位。解江冰没有让所有人失望,仅用了四年半就拿到了第一个注册证。

第一年产品研发。产品定型以后做实验,这包括在动物身上做半年多的实验,通过了再去人体实验,也就是三期临床实验,最后再报药监局的审批。这中间基本没有疏漏,没走弯路。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那都要返回去重来,五六年甚至更久都有可能。

功夫不负有心团队!2014年7月,可折叠疏水性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普诺明”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成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非球面可折叠人工晶体。该晶体在优质新材料研发和光学设计上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在该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

短短3年多,解江冰公司的晶体在国内占据了10%左右的市場,为患者和医保节省了不少资金。未来,公司还将专注眼科手术器械、手术设备,针对白内障、近视眼推出一系列产品。现在正在做的角膜塑性镜。就是对青少年近视的纠正,可以延缓近视发展,预计今年年底能拿证。

当前,公司的架构日益完善,很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研发精英加入,这让解江冰感觉动力十足,研发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是解江冰对公司的明确定位,“有些公司擅长销售策略,有些公司擅长资本运作,我们更擅长的还是尽快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这是我们的强项”。在人员上,解江冰更重视培养本土的年轻团队,因为中国学生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工程师的素质很高,所以做企业赚钱是一方面,让每个人在工作中有空间,都能够成长进步,大家才能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发展。解江冰相信,整个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会带给国内患者更多更优质的产品。

猜你喜欢
晶体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白内障常见4误区
过多晒太阳有害
显微摄影呈现晶体梦幻色彩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