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永峰 扶贫青春淌着椪柑香

2018-09-18 20:02李菡丹
中华儿女 2018年17期
关键词:红山果农

李菡丹

湖南湘西自治州泸溪县是全国著名的椪柑之乡,千百年来,泸溪柑桔为历代朝庭贡品,享誉甚高。泸溪县的千家万户也以种植椪柑为生,几乎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有几棵椪柑树,“小小椪柑”成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当地人心中,“椪柑果”就是“致富果”,“椪柑树”成了“摇钱树”,在峒河两岸,村民依靠椪柑矗立起一批批“椪柑房”,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椪柑大学生”……谭永峰就是在这片乡土成长起来的“椪柑人”。

如今,谭永峰已经成为湖南星红山农业科技发展集团董事长,还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十二届湖南省人大代表,担任湘西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会长,并荣获全国青年五四奖章、湖南省十大杰出农民称号等荣誉。带着对椪柑特有的乡情与深情,谭永峰毕业后创办合作社、培植示范园、兴办产业园,在家乡椪柑扶贫中放飞青春梦想。

曲折中打造“国家级示范社”

谭永峰从小是吃着椪柑长大的,而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也都来自父亲种植的椪柑园,自不必说他对椪柑的感情。

高考后,谭永峰到长沙求学。在这里,椪柑价格翻了几倍,而家乡椪柑的收购价才几毛钱一斤。他利用假期时间帮家乡父老联系长沙的水果商直接去产地收购,增加了果农的收入。

2005年夏,譚永峰顺利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毕业,因表现突出获得了留校工作的机会。而在300多公里外的泸溪县,“旺季断,淡季烂”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家乡的橘农。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开始了创业梦想。

七天后,谭永峰出现在了熟悉的椪柑园里。谭永峰的归来并没有受到热烈的欢迎,相反,“读了大学,还回来做农活?”诸如此类的冷嘲热讽却不少。而一心想着如何用自己的所学所能带领橘农致富的谭永峰没有受到这些嘲笑的影响,他铁下心来要抓好“椪柑销售”,着力解决“椪柑卖难”问题。

然而刚进入社会的谭永峰才发现,销售并不是那么好做的,记得去天津跑市场的时候,不知道去找谁,也没人知道“湘西富硒椪柑”。谭永峰拿着样品到处请人品尝,也没有几个人肯品尝。这时,他感觉很迷茫,晚上一个人在天津的大街上走着,看着人来人往。谭永峰感到在这个城市里,真的是依无所依,他有的只是他自己,能做的就是单枪匹马在这个社会上闯出一条路来。凭借这份坚持和执着,他每天不厌其烦地拿着样品跑进农贸市场,给每个摊位的老板品尝。功夫不负有心人,湘西富硒椪柑得到了认可,谭永峰终于把椪柑送进天津市场。

为保证泸溪椪柑的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谭永峰联合119户农户成立“泸溪县红山柑橘专业合作社”,椪柑种植面积达8600亩。为帮助果农提升种植培管技术,他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桔园,现场指导果农,并从农业局邀请专家组织周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让每个成员都成为椪柑种植行家里手。

正当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力争在柑桔市场打响泸溪椪柑品牌的时候,2008年“特大冰灾”、“四川蛆柑”等意外事件接踵而来,企业遭受几近毁灭的打击。

望着成片冻死的果树和堆积成山的滞销椪柑,谭永峰的情绪跌落到了谷底。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他想到了逃离。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泸溪县委、县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泸溪县信用联社给与了资金方面的支持,家人、朋友都在鼓励他,为他打气……于是,谭永峰对自己说:“我的青春还在,我的梦想还在,就不能放弃!”在此期间,他接连开辟了北京、天津、丹东、哈尔滨等国内市场,并与黑龙江绥芳河、福建南平、深圳蛇口港等直销口岸合作,把湘西椪柑顺利销售到俄罗斯、东南亚等国的水果市场。当年销售椪柑350万公斤,将果农的损失降至最低。

历经这些事件,谭永峰带领的合作社从中吸取了教训,开始思考椪柑产业的稳健发展之路。他登记注册了“红山”商标,采用统一的质量标准、统一的收购价格、统一的品牌,改变了过去散装零卖、随意哄抬或压价的现象。2010年,红山合作社与浙江一果品加工厂取得联系,投资近200万元,引进建立年产3000吨椪柑“粒粒橙”半成品的生产线一条,投产后实现年产值300多万元,解决了5000多吨“等外果”的销售难题,并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提供了50多个就业岗位。

2013年,合作社又为自己找来了一个技术“靠山”——湖南省农科院,作为“柑橘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技术服务单位,为泸溪椪柑的发展提供更好更新的技术服务。近几年,谭永峰整合资金累计投入2470余万元为椪柑基地添置基础设施,引进了加工设备,制定了标准化销售策略。

合作社成立几年来,谭永峰遇到过不少困难,但信念却愈加坚定。合作社一方面为橘农组织免费的技术培训,一方面也紧抓椪柑的品种改良。谭永峰还为合作社和社员先后投入了87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谭永峰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红山柑橘专业合作社逐渐拥有了完善的椪柑处理体系和自己的营销网络,年产椪柑500万公斤,销售750万公斤,年收入近2000万元,并且出口到俄罗斯、朝鲜、东南亚等地。2015年,该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我们就信他,他带着我们一起赚钱。”大家信任谭永峰,而谭永峰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着乡亲们致富奔小康。2014年,洗溪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农户达到350多户,而后果农收入每年都在不断增长。

“农业+互联网”,创新产业扶贫

2014年,在泸溪县委、县政府引导下,在潭溪镇政府、团县委的大力支持下,谭永峰创办集团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进行产业扶贫,从贫困农户手中流转闲置果林荒山,与铁骨猪养殖场合作,发展林下经济,推广“草-猪-沼-果”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实现“春有花,夏有果,秋有桔,冬有菜”,力争打造10000亩椪柑生态科技示范园。

猜你喜欢
红山果农
基于Logit-ISM模型的果农电商参与行为研究
红山蚁的仆人
红山蚁的伏击战
The Analysis of Scarl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
果农之梦
“袖珍男子汉”:从贫困户到“致富能人”
“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开展
苹果树一生都在做减法
偷摘葡萄的狐狸
推销产品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