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幸 守住匠心,不忘初心

2018-09-18 20:02王碧清
中华儿女 2018年17期
关键词:常德学长加工

王碧清

“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百优工匠”、“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加工中心和数控铣双技师资格证获得者……凭借勤勉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年仅25岁的王永幸从当初一名不知人生方向的技校生,迅速成长为数控加工领域的青年专家。

从河南鹿邑到湖南常德,从金色麦田到常德烟机金工车间,知了声声与机器轰鸣记录了他不断学习创新的岁月,牛仔布里沉淀着他攻坚克难的技术人生。

看得见风景,心中才有倒影

王永幸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宋河镇双庙村一个并不富裕的农家,家里有三兄妹,他排行老大。为了生计,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王永幸和弟弟妹妹都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他们。“换句话说,我们就是大家口中的留守儿童。”王永幸说,因为缺乏父母的管束,导致他整个少年时代自由而散漫,学习不好,又爱折腾。不过,爱折腾的另外一面就是脑瓜子灵活、动手能力强。“我从小喜欢捣鼓铁疙瘩,把别人家丢弃的废旧玩具车捡回来,拆下马达,装到旧的迷你风扇上。”王永幸说。

因为注意力不在学习上,高考失利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我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妹妹学习成绩都比我好,当时就想干脆不读了,也给父母减轻一下经济负担。”王永幸回忆说。高考结束后的那年暑假,王永幸便背起行囊去了外地一家电子厂打工。没技术、没学历就只能当流水线工人,一天两班倒,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一天干下来常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这让即使在农村长大的王永幸也叫苦不迭。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暑期打工的经历让王永幸一下子警醒,他不愿意自己的余生就在流水线上度过,于是,短暂的工作结束后,他立马回了家,翻箱倒柜地查阅各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希望尽可能地填报一所好一点的专科学校。“当时我就选中了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王永幸说,通过招生简章,他发现数控专业是这里的王牌专业,出了不少在全国的技能比赛上拿大奖的学生,而且他们最终也都进了特别理想的单位。

看得见风景,心中才会有倒影。王永幸立志要像那些优秀的学长们一样,拿到全省技能大赛冠军,改写一个技校生的命运。

想夺冠,就要有一颗冠军的心

没有人天生是冠军。想夺冠,首先要有一颗冠军的心。如何才能拥有?要靠强大的实力。

为了有夺冠的实力,在大学一年级,王永幸就加入了学校的数控协会以及技术服务部。“每天除了上课,我就泡在协会里或者技术服务部,和学长们交流、探讨数控方面的专业问题,给老师打打下手,以求能多点指导的机会。”王永幸说,协会和部里的学长大多都是高年级的,刚入学时他其实啥也不懂,但因为勤快好学,逐渐走进了数控加工的世界,“每次学长们用机床加工东西时我都凑到前面去看,顺便帮忙递递工具什么的。这样,我很快就跟他们熟悉了,大家主动教我识别机械的部件、构造。因此,我进步速度特别快,不久就能做出一个像模像样的高脚杯、笔筒之类的小玩意,学习成绩也基本稳居第一。”

不过,这样的小小成绩当然无法让王永幸满足,他的目标很清晰,拿下湖南省技能大赛学生组冠军。“其实我当时的学习对象就是杨志,他既是我现在的同事,也是高我两届的学长,我进入大学之后所做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像他一样逆转自己的人生。”王永幸说,杨志曾代表学校参加了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并获得了学生组第一名的好成绩,2013年大学一毕业他就被招聘录取到了常德烟机,所以老师上课时经常以杨志作为成功范例激励他们。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大二第二学期,王永幸终于凭借自己的勤奋、踏实和坚韧通过了学校选拔,被推选参加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湖南选拔赛。“在备赛的半年时间里,我差不多已经是废寝忘食的状态,白天做练习、做实操,晚上画图,有时候还会熬通宵,但奇怪的是,当时整个人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一点也不觉得累。”王永幸说他特别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他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可能就仅有一次,所以拼了命也不能放弃。

艺痴者技必良。经过一番激烈比拼,王永幸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加工中心四轴学生组第一名。后来又进入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得学生组第七名。

校园变职场,钻研精神不变

2014年10月,刚参加完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湖南选拔赛,王永幸就接到常德烟机的面试通知,他说当时的心情真的只能用欣喜若狂来形容了。

王永幸很顺利地通过了常德烟机的面试考试,9个月后大学毕业便进入公司金工车间,成为了一名数控铣工。

从数控加工中心到数控铣工,虽只有几字之差,但两者在知识和操作上却大相径庭,在独立操作的第一个月,王永幸加工出来的零件大多都是废品,而且工作效率极为低下,这令他感到十分沮丧。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既然来了,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工作。”面对重重困难,王永幸没有放弃。为了能尽快掌握操作技术,只要有时间,他就不厌其烦地向师傅们请教操作技术,把关键的操作要点一一记录下来。“在工作中,我习惯随身带个小本子,走到哪里记到哪里,记心得经验,也记录发现的问题。”晚上回到宿舍,王永幸一有空就会翻开小本子琢磨,整理资料,写写总结。遇到想不明白的,他会找人请教,或者上网查资料、查看专业书籍,弄不清楚不睡觉。他说:“脑袋里有问题,就算上床也睡不着。”

工友这样评价这个小伙子:“他身上有股能吃苦、肯钻研的劲儿,只要是他认准的事,不干成誓不罢休。”2015年,车间承担了一批精密件加工的任务。这些精密件的钻孔精度为H6级,照理说,按技术要求,只要简单输入相应程序,就能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加工中机器的轻微抖动影响了孔的精度,所以加工出来的第一批产品大都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王永幸想出了一个法子:如果在H6级的基础上,再加上微量的切削范围,就可能保障其精度。按照这个思路,他反复试验,果然,生产出来的零件,全部达标。

在工作中,王永幸一丝不苟。机床有异常的声音,零件有轻微的松动,都逃不脱他的“火眼金睛”,并很快能手到“病”除。有一次,王永幸加工了一个制烟设备的关键部件,将部件安装到位后,王永幸通过现场测试的多组数据中发现,其中有一组数据与标准要求有细微偏差,其实这种细微偏差并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但王永幸却认为,差之毫厘,一定会失之千里,技术上必须防微杜渐。王永幸当即把部件卸下来,然后一头扎进车间,反复折腾了整整两个昼夜,直到到第三天上午才把问题彻底解决,再行测量时,数据全部达到了标准要求。

虽然年轻,但王永幸已获得了技师称号,成为公司获此殊荣最年轻的技术员。今年6月,王永幸作为团代表参加了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能够参加这样一次青春盛会,我内心激动不已。”王永幸说,当大会报告谈到围绕激励青年创新创造,深入开展“挑战杯”、“五小”竞赛等群眾性创新创优活动时,他感触颇多,“作为基层企业团组织,常德烟机团委紧跟共青团改革步伐,以多层级的劳动技能竞赛、五小创新创效活动、青年文明号、青年导师带徒等覆盖面广、有效易行、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为抓手,为敢想敢干的青年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包括我在内,公司大多数优秀技术骨干都是通过这个平台在技术上独当一面,成长成才。未来,我将更加严谨求实、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成为一名知识型、技能型的‘金牌蓝领。”

猜你喜欢
常德学长加工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银色的常德
房子就是拿来住的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Talking about the Methods andSkill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看!学长!
看!学长!
只属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