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8-09-19 02:07蔡如华吴集才刘桂红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职业病粉尘陶瓷

蔡如华 吴集才 刘桂红

景德镇市目前现有注册民营陶瓷企业 400多家,个体作坊2400 余家[1]。各类企业运用的原料不断更新、工艺断改变,导致出现了一些新的职业危害。为了解景德镇市陶瓷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定陶瓷企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2015年我中心随机抽取了13家陶瓷企业进行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景德镇市13家陶瓷企业为调查对象,涉及日用瓷制造、艺术陶瓷制造、建筑陶瓷制造、特种陶瓷制造。其中包括1家3000人的大型企业,1家600人的中型企业,其余的均为小型企业,人数在20~300人。

1.2 内容与方法 对企业的基本概况、职业危害接触水平、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分布、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情况及职工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工作场所中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进行现场采样与检测。由于长期接触陶瓷粉尘容易引起尘肺及肺部的其他病变,同时会造成肺功能的损害[2],并鉴于肺功能的监测常常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本次职业健康检查主要指标是看X线胸片是否异常。

2 结 果

2.1 基本工艺流程 调查的13家陶瓷企业主要的工艺流程为:原料→球磨→压机→素烧→施釉→磨边→包装。

2.2 职业卫生基本情况 景德镇市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有高岭土、石英、白云母和石膏,辅料为铅黄土和滑石粉等,作业过程中工人接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30%~42%的混合性粉尘[3]。根据对13家陶瓷企业职业卫生现状的调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噪声。主要岗位职业卫生情况见表1。

表1 各陶瓷企业主要岗位职业卫生情况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13家陶瓷企业的粉尘、噪声进行检测,结果见表2、3。调查发现部分企业生产设备陈旧,噪声过大或者除尘作用差;厂房车间设计不合理,生产设备布局密集;无局部通风除尘设施;作业环境地面卫生差,很容易造成二次扬尘。个人防护用品方面,防尘的棉纱口罩各陶瓷企业均有配备,工人佩戴意识高,但对于噪声危害均未配备防护耳罩或耳塞。部分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基本是空白。

表2 各陶瓷企业的粉尘与噪声检测结果

表3 各陶瓷企业粉尘与噪声检测结果

2.4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对所抽取的13家陶瓷企业的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在岗检查,结果如下:13家陶瓷企业总员工数约4700人,受检人数约1700人,体检率36%。其中接触粉尘和噪声的职工体检情况见表4。

表4 各陶瓷企业接害工种体检情况

3 讨 论

3.1 景德镇市陶瓷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噪声 矽尘是陶瓷企业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明,矽尘总尘合格率为60.7%,矽尘呼尘合格率为67.5%,合格率低于相关报道。从调查检测结果来看,矽尘主要存在于球磨和压机两个岗位。①球磨岗位粉尘超标主要原因:球磨投料口属于敞开式作业,陶瓷粉尘颗粒较细且有一定落差易引起扬尘,未安装局部通风除尘设备,工人在清理地面时容易引起二次扬尘。②压机岗位粉尘超标严重的主要原因为:自动液压机为敞开式,原料粉尘外溢,除尘设备密封性不够;作业场所积尘引起二次扬尘。职业噪声作为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正严重危害着劳动者健康[4]。随着接触噪声工龄、年龄的增加听力受损呈上升趋势。检测结果显示噪声的合格率仅为65.6%。噪声主要存在的岗位为球磨和压机。主要原因为:机器本身噪声大,布局不合理造成噪声叠加,工人接噪声时间长。

3.2 改善职业卫生工作 企业应从基本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着手,并且加强员工的职业卫生培训,虽然部分企业也有相关宣传,但职业卫生宣传缺乏统一的引导,广大劳动者很难获得系统的职业卫生知识。同时宣传形式单一且缺乏科技含量[5],导致效果不够明显。对此企业应逐步熟悉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加强职业卫生防控意识,改善作业环境,规范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对待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对于在职业健康体检中查出胸片异常和纯音听阈异常的工人,企业应安排其做进一步的检查,确定异常原因和岗位工种之间的相关性,并及时调离危害岗位工种。

猜你喜欢
职业病粉尘陶瓷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如何有效进行粉尘控制与清理
高压粉尘防爆电机过厚粉尘层的形成与分析
高炉出铁场粉尘高效捕集系统优化及实践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父亲的职业病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我可爱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