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HCY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分析

2018-09-19 02:07邹宗武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心肌细胞分级

邹宗武

临床上各种心脏疾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最后都会发展成慢性心力衰竭,所以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慢性心力衰竭,有很高的致死率[1~2]。现在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的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与细胞因子激活和心室重构有明显的关系,这种说法得到了多数研究者的认同[3]。如果患者病情还没发展到慢性心力衰竭时,在临床上就可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一旦病情发展到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不佳,预后效果就很差。对患者及早进行发现和治疗,才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脑钠肽是一种激素,该激素在心力衰竭时含量急剧增加,可以使人体的体液处于平衡状态,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同型半胱氨酸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它有多种原因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型半胱氨酸和脑钠肽一样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和对病情进行判断[4~5]。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挑选出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作为观察组;与此同时选取同时段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体检者均同意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本研究排除以下患者:①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精神障碍及有精神病史患者。③中途退出患者。其中对照组60名体检者中有男性体检者33名,女性体检者27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为(53.5±1.3)岁;观察组60例,其中男患者32例,女患者28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为(54.4±1.5)岁。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测患者及体检者的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检测方法为:①脑钠肽:空腹采取血液5 mL进行检测,研究人员在5 mL的血液里加入乙二胺四乙酸(1.5 mg/mL),然后再将血液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处理采用的转速为3000转/min,连续转15 min。等血液离心成功后对血液进行放射免疫分析法处理。②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空腹采取血液3 mL进行检测,离心处理采用的是转速为3000转/min,连续转15 min。等血液离心成功后就对血液进行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处理。

1.3 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及体检者的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 观察组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

表1 两组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

组别 n 脑钠肽(pg/mL)同型半胱氨酸(umol/L)对照组 60 30.23±5.61 8.61±2.12观察组 60 393.56±38.16 21.53±5.08 t 9.106 3.426 P<0.05 <0.05

2.2 观察组患者中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比较 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不同,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也不同,心功能分级程度越高,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水平就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表达的比较

注: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n 脑钠肽(pg/mL)同型半胱氨酸(umol/L)Ⅱ级组 16 176.82±101.02 13.51±2.86Ⅲ级组 31 378.91±181.24 20.61±5.72Ⅳ级组 13 598.23±281.13 28.67±6.15 F 9.671 11.224 P<0.05 <0.05

3 讨 论

脑钠肽作为人体内的一种激素,可以分布在人体的脑部、肺部、脊髓、心脏等组织内。脑钠肽属于神经内分泌激素,在人体内的分布并不均匀,分布最多的是心脏,心脏里分布最多的是心室内。当患者的心脏负压过重,心室承担的负荷就随之增加,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患者的心室增大,从而使得患者心脏的肌细胞受到牵扯后分泌血液,而且这种牵扯会由心脏内心肌细胞集中爆发,呈爆发式分泌,故其对于人体内钠平衡的维持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可以维持人体内的血压正常。

脑钠肽在人体内的含量本来就很低,含量少,但是在人体的意义却非常重大。当患者的心肌细胞受到严重的损伤后,就会导致脑钠肽的含量急剧增加。在此过程中当心肌细胞受到损害时,它就会释放大量的脑钠肽,心肌细胞受损越严重,它分泌的脑钠肽就会越多,成正比趋势。所以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体内就会出现大量脑钠肽,脑钠肽在体内的大量积聚,就会成为临床上医生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准。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在氨基酸里属含硫类,属于人体内的一种非必需氨基酸,是人体内发生代谢反应时产生的一类中间产物,这种代谢反应主要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发生的反应,同型半胱氨酸主要是通过对患者体内的内皮细胞进行损害,然后再对内皮细胞的功能进行破坏,从而进一步加快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生或是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的发展,内皮细胞的破坏主要是通过氨基酸产生的氧自由基起作用。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急剧增加,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检测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检测指标。同型半胱氨酸会导致患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到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最有可能的就是同型半胱氨酸它使患者发生一系列炎性反应,而激活这种反应的途径也不明确,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的心肌细胞发生损害。因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也可以将同型半胱氨酸作为一种指标[6~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分级不同,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就不同,心功能分级程度越高,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水平就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项研究结果与罗春苗等[9]的研究结果相同,结果都表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肽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要明显多于正常体检者,同时还得知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越高,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也就越多,因此得出的结论就是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心功能分级及患者的病情呈正比关系[10]。

综上所述,利用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水平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这可以成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还可以根据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水平来判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以便及早帮助患者确诊,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心肌细胞分级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蟾毒灵对低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究竟是什么
分级阅读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FGF21作为运动因子在有氧运动抑制心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人造鳐鱼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