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9-19 02:07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偏头痛头痛发作

丁 珂

偏头痛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原发性头痛疾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性双侧或者单侧头部搏动性疼痛,患者常常伴呕吐、恶心、畏光、畏声等。偏头痛容易反复发作,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临床研究发现,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为其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2]。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①纳入标准:满足偏头痛的相关诊断标准[3];病程≥1年,发作频率为每月≥1次,每次持续时间≥4h;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神经性、紧张性或外伤性头痛患者;器质性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等。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中,23例男性,27例女性;患者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1.6±3.8)岁;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5.2±1.6)年。实验组中,24例男性,26例女性;患者年龄19~53岁,平均年龄(31.2±3.2)岁;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为(5.8±1.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如记录基本病情、严格遵医嘱予药物治疗、用药指导等。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主要为:①心理疏导:患者因为长时间偏头痛,所以常常存在各种不良情绪,如抑郁、焦虑等,心理比较多疑和敏感;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接触时,举止应保持端庄,态度应保持和蔼,讲话应热情,同情患者,保持耐心,和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通过倾听来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消除患者的不合理信念和困扰,利用表情、眼神、语言等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理解和尊重,让患者能更加信任护理人员,主动配合,促进患者身心康复。积极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对患者进行鼓励,积极配合临床检查,让其疑虑消除,增强自信心和安全感。②康复护理和放松疗法:适宜的光线、湿度和温度均能让环境舒适度提高,能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调整,对神经系统抑制和兴奋的平衡性进行调节,让其身心保持松弛状态,进而改善头痛。为患者提供放松和音乐训练,防止其放松身心,排除杂念,选择舒适卧位,为患者重复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让患者保持催眠状态,每天进行2次训练,每次训练半小时。③睡眠指导:优质的睡眠质量能让偏头痛发作频率显著减少。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作息时间保持规律,为患者创造舒适和安静的睡眠环境,合理开展体育锻炼,让夜间睡眠质量显著提高。④冷热敷疗法: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在偏头痛发作时选择冷敷袋或者热敷袋将额头覆盖,同时按摩太阳穴,缓解头痛。⑤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偏头痛的相关知识,如临床症状、发病机制、诱发因素等,讲解时所采用的语言应简单易懂,让患者正确认识偏头痛疾病,防止诱发因素,让患者养成健康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告知患者应加强身体锻炼,利用身体锻炼来释放内啡肽,让压力减轻,让头痛症状缓解。告知患者在出现偏头痛先兆症状时,应及时休息,同时服用适量的镇静药物,进而来对偏头痛进行预防。⑥饮食指导:向患者详细讲解容易导致偏头痛的食物,在全部食物因素中,动物脂肪的占比大约为49.8%;奶制品、巧克力、咖啡等含络氨酸的食物;冷饮、柑橘类果汁、酒精饮料,特别是冰淇淋、柠檬汁、白酒、红葡萄酒等;肉类腌制品,应尽可能减少或避免饮用。⑦加强社会支持:告知患者应多和病友交流,构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治疗经验进行分享,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因素,让患者能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加强患者家属的指导,让其为患者提供生活方面的照顾和精神方面的安慰。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护理干预6周后,记录偏头痛发作频率以及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程度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VAS)来评估。②护理干预6周后,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估[4];选择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估[5]。③护理干预6周后,选择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来评估生活质量[6]。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和n(%)表示,分别选择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情况、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和VAS评分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偏头痛发作频率以及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情况、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和VA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情况、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和VAS评分比较

VAS评分(分)实验组 50 0.48±0.04 1.14±0.24 3.11±1.16对照组 50 1.14±0.07 2.48±0.55 4.53±1.23 t 57.8858 15.7899 5.9389 P<0.05 <0.05 <0.05组别 n 偏头痛发作情况(次/周)头痛发作持续时间(h/次)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比较 在护理后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方面,实验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SDS评分 SAS评分实验组 50 41.38±7.94 36.92±8.09对照组 50 50.44±7.04 46.61±7.22 t 6.0372 6.3190 P<0.05 <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在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

3 讨 论

偏头痛反复发作的因素不仅包括生物学异常改变,同时也包括重大生活时间、不良人际交往模式、特殊人格特征等[7]。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只有经个体心理反应,才能让外界社会因素、个体生物因素对疾病或健康发挥作用,只有经社会、心理以及生物方面的干预,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研究中,护理后实验组的VAS评分、偏头痛发作频率以及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同时综合护理干预,能对偏头痛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显著改善,对疼痛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进行有效控制。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为其提供健康宣教、疼痛原因指导以及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另外,和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较,实验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让偏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总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和缓解偏头痛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控制偏头痛发作,减轻偏头痛程度,促进患者疾病康复,而且还能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偏头痛头痛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单眼发作的原发性急性房角关闭双眼生物学参数差异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偏头痛吃紫菜干
会变身的烦恼
动漫美文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