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2018-09-19 02:07周汪珍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息肉胃肠道内镜

周汪珍

胃肠道息肉属于消化道疾病中的常见病,容易发生癌变。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是诊治胃肠道息肉的最可靠方法,在临床中已经广泛应用。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并发疾病较多,且对手术操作知识了解少,所以老年患者在实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治疗过程中容易存在恐惧心理,甚至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应激反应,影响检查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及后期治疗。因此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术中配合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本研究选择本医院收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实践分析,观察护理干预在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医院2016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行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共82例,根据就诊顺序,先就诊的41例设为对照组,后就诊的41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1.3±3.28)岁,其中,23例直肠息肉,5例升结肠息肉,11例乙状结肠息肉,2例横结肠息肉。研究组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4±4.02)岁,其中,22例直肠息肉,4例升结肠息肉,12例乙状结肠息肉,3例横结肠息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对症护理。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 术前 ①待患者入院后,护士向患者介绍胃肠道息肉的基本知识,说明手术操作的流程,指导患者掌握配合要领,告知术中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与手术的认知程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身心状态。②护士仔细询问患者既往史,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等,排除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禁忌症。③术前1~2 d,食用少量半流质食物,前1 d 18点食用流质饮食,21点口服10 g番泻叶+1500 mL温开水,1 h内喝完。术晨禁饮禁食,上午10点,30 g灌肠散+3000 mL温开水,1 h内喝完,排出大便,保证无粪渣,若排便不干净,则予以清洁灌肠。值得注意的是,严禁使用甘露醇,以免肠道产生气体,电切时,导致爆炸。④指导患者将贴身的金属佩饰摘下,给患者肌注山莨菪碱与地西泮,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改善肠蠕动。

1.2.2.2 术中 护士根据手术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左侧卧位,让其积极配合操作医生,完成手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护士应该密切监测并且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关注其神志变化。患者术中若出现局部渗血现象,可应用冰盐水冲洗血液,进行止血。另外,以息肉大小为准,选择合适的器材,摘除息肉,一般情况下,<0.4 cm,选用氩气刀,0.4~0.8 cm应用活检钳,而>0.8 cm用圈套器。

1.2.2.3 术后 ①护士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等,留意大便色泽及次数,询问患者有无腹痛,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便秘患者,可遵照医嘱,给予缓泻剂,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出血。②息肉<0.5 cm,且5颗内的患者,创面小,禁食6 h后,若无出血现象,遵照医嘱,可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息肉>1 cm,且>3颗患者,禁食24 h后,检查没有出血后,可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严禁食用粗纤维食物、硬食物或刺激性强的食物;息肉>2 cm,禁食36 h后,若没有出血,可食用流质饮食1 d,再观察,未出血,便可食用半流质饮食。所有患者均在2周内忌食生硬、刺激性、易胀气食物。③术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12 h,息肉大的患者卧床2~3 d,1个月内不宜进行重体力劳动,叮嘱患者多休息,合理饮食,以免导致迟发性出血。④患者出院时,护士叮嘱患者日常生活多休息,合理搭配膳食结构,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若出现黑便、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到院内咨询就诊。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如出血、穿孔、溃疡,并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1],以患者为对象,调查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护理满意度评分研究组 41 94.3±3.81对照组 41 82.6±5.39 t 8.439 P<0.05

3 讨 论

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操作简单,费用低,且损伤小,可实现一次性切除,被广泛用于治疗胃肠道息肉[2~3]。同时,有学者认为,合理的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有助于改善预后[4]。

围术期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采用现代护理措施,以手术为依托,根据手术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向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整体质量与水平[5]。老年胃肠道息肉患者行内镜下切除术,实施围术期护理,以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阶段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其中,术前侧重心理疏导与术前准备,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手术;术中护理的重点在于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术后护理主要涉及饮食指导、生命体征监测、日常指导及住院指导。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确保手术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增加患者满意度。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患者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中实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息肉胃肠道内镜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