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食管心包瘘一例

2018-09-25 02:06李田任长杰苗俊东
中国循环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行经心包消融术

李田,任长杰,苗俊东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9岁,因阵发性心房颤动于2017-11-09于我院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2017-11-19因“剑突下疼痛10天”再次入院治疗。患者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开始出现阵发性剑突下疼痛感,无明显胸闷、憋喘等不适,于当地医院给予保护胃黏膜等治疗,症状稍有好转,3天前再次出现剑突下疼痛,伴有发热,体温达38℃。

入院查体:体温38.5℃,心率92次/min,血压:118/65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心音低钝,遥远,心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

入院实验室检查:血浆降钙素原水平:49.8 ng/ml(正常范围 0~0.05 ng/ml);白细胞计数:24.79×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2.31×109/L。急查胸腹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提示:心包积气、积液(图1)。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包积液(积液最深处约0.8 cm)。

图1 患者入院时胸部计算机断层摄影结果提示心包积气和积液

治疗过程:给予心包穿刺引流,抽出10 ml气体及100 ml脓性浑浊液体,考虑化脓性心包炎,反复生理盐水冲洗后注入适量甲硝唑及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并禁饮食、给予静脉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考虑患者近期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不排除手术并发症导致食管损伤引起化脓性心包炎。为证实感染源,予以行食管碘油造影检查,在行食管拍片时患者突然晕厥,返回病房时血氧饱和度降至60%,心率升至150次/min,给予气管插管后转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床旁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未见明显血栓,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肺动脉压不高,基本排除肺动脉栓塞。呼吸机辅助通气后乳头平面以上胸壁及颈部可触及广泛皮下气肿,床旁X线胸片提示心影扩大,双侧气胸,以左侧为主。胸腔引流出大量气体及少量黄色脓液。患者血压持续下降,持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泵入维持血压,患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散大、固定,血压测不出,心率降至0,宣告死亡。后患者尸检证实为食管心包瘘,导致脓毒血症,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 讨论

该患者近期行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以剑突下疼痛入院,入院时感染症状明显,胸腹部CT提示心包积气积脓,考虑患者有心包气体且来源于食管的可能性最大,在行食管碘造影时患者晕厥,经积极抢救无效后死亡。

心房颤动射经导管频消融有发生食管心房瘘的可能,但患者心包穿刺未见血性积液,且无呕血情况,故不符合食管心房瘘特点。患者术前曾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这一检查也有损伤食管的可能性,但报道极为罕见,且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未出现明显不适感,故不考虑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引起的食管损伤。患者出现昏迷后,呼吸机辅助通气后出现皮肤气肿,怀疑纵膈受侵袭。后经尸检证实为食管心包瘘。

国内关于食管心包瘘的报道极为罕见,主要考虑为患者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时,消融大头损伤食管,其后感染加重引起破溃侵及心包所致。虽经积极抢救,我们仍然未能挽救患者生命。因此,临床医生在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食管,一旦患者术后出现发热、感染征象时,要考虑有食管心包瘘的可能,及早处理。

猜你喜欢
行经心包消融术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易水学派张元素“行经”理论的起源、形成、发展与演变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5例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相关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两种穿刺方式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对比研究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三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