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密集存储技术的多维升级
——访大福(中国)物流设备有限公司营业本部副本部长藤田幸二

2018-09-25 06:22赵皎云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8年9期
关键词:藤田大福存储系统

文/本刊记者 赵皎云

密集存储技术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和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灵活高效、兼顾存储量与处理能力的平衡性、前后续作业顺畅衔接等,正在成为密集存储技术发展的新目标,从而助力企业实现更加高效的仓储管理。

藤田幸二大福(中国)物流设备有限公司营业本部副本部长

大福(集团)公司是日本物料搬运行业的先驱,公司自1937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物料搬运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将仓储、搬运、分拣、拣选和控制系统等多种技术综合为最佳的物料搬运系统,其业务网络遍布全球。大福(中国)物流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为中国市场提供物流系统的开发、设计、销售、制造、安装和售后服务,满足各行业客户的需求。

在本次专题中,大福(中国)物流设备有限公司营业本部副本部长藤田幸二先生接受了本刊采访,介绍了大福对密集存储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的看法,以及大福的丰富实践经验。他表示,仓储是企业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仓库不仅具有存储作用,还肩负着与生产、成品分发等前后续环节高效衔接的重任,因此,在实现密集存储的同时,赋予其更加安全、高效的作业能力,需要依靠技术装备合理组合应用以及运营管理等多方面水平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藤田幸二先生曾于2003~2007年期间在中国工作,时隔十年后再次来到中国,中国物流装备市场的繁荣和物流装备企业的成长壮大令他感到十分震撼。

记者:作为系统集成商,大福如何看待密集存储技术对于仓储管理的重要性?

藤田幸二:仓库作为一个储物的空间不仅有着存储的作用,在工业生产和物流配送中,仓库作为重要的货品采购运销配送的中继站,如果能从管理和技术上提升的话,仓库本身乃至企业整体运营的效益和效率都会有很大提高。仓储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市场需求仍然非常巨大。对于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巨大的中国来说,高密度存储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在土地资源愈发紧缺的状况下,今后中国对于存储系统高层化的需求也会快速上升。

记者:围绕密集存储,大福可以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

藤田幸二: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生产体制及流通形态也日趋多样化。为此,大福在存储系统方面不断努力创新,利用销售业绩位居世界第一的自动仓库以及公司丰富的产品线,针对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提供最佳的存储解决方案。

箱(盒)式自动仓库

在传统制造业及流通业,大福可提供托盘类自动化仓库、箱(盒)式自动化仓库、普通货架存储系统。

托盘类自动化仓库

以托盘为基本单位存储产品及零部件,包括可以在原有空间内直接安装的“单元拣选式自动仓库”以及将货架与仓库的墙壁和屋顶建成一体的“整体式自动仓库”。另外还有存储常温、冷藏冷冻、危险品、超长物品及模具等货物的各类自动立库。

箱(盒)式自动仓库

主要以料箱和纸箱为单位存储小型产品及零部件。该系统的堆垛机包括一次处理一个料箱的单伸位货叉和同时处理多个料箱的双叉或者双伸位货叉等多种规格。另外,还提供由配备在每层的运载小车和升降机组合而成的“穿梭式货架M”等,针对客户用途和使用能力提供各种规格及性能的产品。

货架存储系统

大福拥有丰富的货架仓储系统,包括:以托盘为基本单位,最适合存储超重物品的“重型货架(New-Goodrack)”;在存储小型货物、箱盒货物及零散物品上具有优势的中小型货物存储货架“通用货架(Goodshelf)”;实现了高密度存储的重型“移动货架(Mobile Rack)”;以及中型货物移动货架“电动移动货架(Mobile Shelf)”等。

在汽车制造业,除了上述产品外,大福还能够提供一种针对零部件临时存储和分拣的“SPDR”系统。该系统可在区域范围内利用机械臂灵活地抓取堆放在地面上的料箱,对其进行搬运、分拣和堆垛存放作业。抓取箱盒的机械臂采用大福独有的结构设计,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对形状大小不一箱盒的自动处理作业。另外,该系统可以一次抓取一个料箱,或完成堆垛在一起的多个料箱的同时搬运作业。为此,“SPDR”系统实现了堆垛存放在下层的料箱的分拣出库、多箱出库以及集货出库等作业的自动化,满足了汽车生产线两旁作业的各种需求。

在半导体与液晶制造业,大福的洁净立库、洁净塔式柜30、氮气净化立库等产品也颇具优势。

记者:在如此多类型的密集存储系统中,大福有哪些关键技术?

藤田幸二:以上提到的密集存储除了货架存储系统外,都属于自动化立体仓库。这类方案的特点是,采用计算机对货品信息进行准确无误的管理,减少在存取货物中可能会出现的差错,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自动化立体库在入出库的货品运送中实现自动化,搬运工作安全可靠,使货品破损率显著下降。

谈到关键技术,大福一直以来将物流设备的“安心·安全”放在首位。因为如果在这个环节稍有松懈,会增加货物或者设备损坏的可能性,无法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安心,所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使客户对物流设备使用产生阴影,影响客户物流运作水平提升,乃至影响物流设备行业的发展。同时,我认为在现代仓储中“不间断作业”功能非常重要,满载着库存货物却无法出库的物流设备估计没有企业愿意使用。因此我们的自动化系统对异常情况的检出比其他公司更严格。

此外,近年来由于中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专业人才紧缺,很多企业的仓库管理人员越来越趋向于非专业化出身,这就需要更加人性化的WMS系统,对此大福也在积极开发、优化相关信息系统。

记者:密集存储系统在规划及实施过程中有哪些难点?如何解决?

藤田幸二:密集存储系统类型虽然众多,难点却基本相同,关键是把握好单位面积存储量和出入库能力这两个要素。通常,存储率的上升意味着系统能力的下降,反之,处理能力高的系统存储量比较低。如何取得二者之间的平衡是方案规划时的一大难题。比如仓储管理中常见的ABC分类法,就是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物流量的多少,分为物流量特别大的库存(A类)、物流量一般的库存(B类)和物流量较少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与控制。这样的分类管理法的作用有:压缩库存总量,释放占压资金,库存合理化,节约管理投入等。

此外,不同行业对于存储量和出入库能力的关注点不同,因此需要进行不同的方案规划设计。比如对于制造行业企业,产品的等级变化比较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按照货物的出货频率来设计物流系统。但对于流通行业的客户而言,看一下过去几个月的数据就能发现,销售量的变化特别大,而在电脑里做一下EXCEL表格和在现场更换货物存储位置这两个作业,付出的劳动力是完全不同的。过分执着于数据的策略容易使系统性能失去弹性,市场环境稍有变化,物流系统就无法适应。所以为了使作业更流畅,即使牺牲一部分存储量,也应该在理解客户整个业务内容的前提下规划出最适合客户的方案。

记者:请结合具体项目,介绍密集存储系统的方案设计与关键点。

藤田幸二:这里以大福在中国食品零售行业的一个项目为例。在该项目的存储系统设计方案中,针对A类商品具有库存量大、出货量多的特点,我们采用了通过托盘式多穿系统进行B2B箱式拣选,B、C类商品直接从普通托盘货架上进行箱式拣选。拣选后货品在自动输送过程中实现自动扫码和贴标,最后经由箱式分拣机进行出货分拣。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在全部仓储环节都进行高度自动化的设计,不仅使投资回报率变低,还可能框死了系统的性能,使之失去应对高峰期的弹性。因此,我们不会盲目追求高度自动化的方案设计,而是采用不同的设备或系统组合,帮助客户实现投资成本与处理能力平衡感更优化的系统设计。

自动分拣系统

托盘类自动化仓库

通过不同设备或系统组合,帮助客户实现投资成本与处理能力平衡感更优化的系统设计托盘类自动化仓库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市场对密集存储系统的需求特点?有哪些技术、产品以及创新应用值得关注?

藤田幸二:中国市场与日本市场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且不说日本只有中国十分之一的人口,而且日本至今还保留着独特的“批发文化”。假设同样的SKU大量生产,批发商会在他所负责的消费区域附近的仓库内分散存储。同时,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少量化,产品生产也由大宗生产型渐渐转变为多品种少量生产型。因此日本对多排式、双伸位和托盘类多穿设备的需求比较小。

然而在中国,制造商或者零售商通常拥有大型的配送中心,负责大量商品的存储和配送业务。在这种背景下,高密度存储系统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可观的市场增长空间。同时,中国还有“双11”、“6.18”、春节、国庆节等众多独有的大型促销活动,针对这些大促活动的备货作业也是规划设计该类项目存储系统时必须考虑的因素,需要更加谨慎。

中国市场已经进入了零售尤其是B2C行业越来越倾向于产品多样化、单次购买少量化的新消费时代。除了传统的托盘类存储系统(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日用消费品等行业),各种日新月异的新型存储系统正在随着中国B2C行业的持续进化不断涌现。我们认为,未来企业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高密度存储,还要结合更加流畅、高效的系统作业能力。为此,大福会带来更多引入新概念的设计方案,服务中国市场。

猜你喜欢
藤田大福存储系统
分布式存储系统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天河超算存储系统在美创佳绩
大福
一只粗瓷碗
一只粗瓷碗
一只猫的流浪
华为震撼发布新一代OceanStor 18000 V3系列高端存储系统
基于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