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农村合作社发展探讨移民生产开发规划

2018-09-25 07:52武世亮王道兵张大鹏
东北水利水电 2018年9期
关键词:移民土地规划

武世亮,王道兵,张大鹏,佘 檀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长春 130021)

1 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进行了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移民便随之产生和发展,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鉴于移民大多为农村移民的现实,为了使移民在搬迁后能够较好地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多采用“有土从农”的农业安置方式,并辅以二、三产业安置和自谋出路自行安置等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移民大环境的改变,大量学者不断探索新的安置方式以适应移民形势的发展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后续发展规划理念,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前期,轻后期”局面。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越来越多,移民的社会大环境与内在需求发生了巨大改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移民安置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安置方式局限性也日渐凸显。因此,根据我国农业的发展形势,结合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解析传统的移民生产开发规划,在现行管理体制、政策制度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用地、项目支持等政策,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析研究适应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移民生产开发规划,创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移民生产安置方式,重视移民后续发展,从而能够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选择科学合理的移民安置方式,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扩大移民就业机会,增加移民经济收入,保障移民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对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是非常必要的。

2 传统生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1)安置区环境容量局限、经营方式单一、经济收入缓慢

传统移民生产开发项目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逐户落实,往往由于农户个体经营生产的力量单薄,长期以来逐渐又恢复为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难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产量以及规划安置目标的目的。

2)生产开发项目趋同,缺乏持续发展动力

3)周边工商企业发展缓慢,发展带动力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工商企业也逐步向农村开拓市场,但总体农村市场发展缓慢,工商企业对农村生产开发的带动影响力较小,一时难以改变农村分散式经营格局,同时对农产品的的营销推动力不足。

4)生产开发资金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在实施中,生产开发资金(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往往是通过村集体分配发放到个人手中,造成生产开发资金分散,点多面广的局面,生产开发资金综合效益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开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新形势下农村发展改革及移民生产开发的探索

3.1 农村发展改革

1)土地流转,成立农村合作社

随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深入改革,很多地方涌现出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农村合作社,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或合作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取代传统生产模式,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土地资产收益,实现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共赢。

2)集中经营,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

随着深入推进农业改革,农村合作社已成为新型农业经营的主体,实现了传统分散劳动密集型经营模式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在利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益,还取代了原有自耕自种的生产方式,充分释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

3.2 结合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移民生产开发

随着新形势下的农业发展改革,针对移民生产开发项目,调整规划理念,改变传统模式,适应社会发展,不仅要注重“前期规划”,更要注重“后期发展”,将移民生产开发与农村合作社发展的有机结合,不仅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移民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具体体现形式如下:

运行前,在含有HSS的胺液中加入适量碱液(NaOH溶液),中和其中的HSS束缚胺,其反应方程式见式(Ⅰ)(X-代表HSS阴离子):

1)整合库区线上或安置区剩余土地资源

在移民生产开发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全面普查库区线上剩余资源或安置区土地资源,结合土地调整工作,推动土地承包权、经营权资产确权工作,在充分征求移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协议的方式,将农村资源转变为农村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股权,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库区环境容量,减少移民外迁安置。

2)将资金变股金,整合生产开发资金

移民生产开发项目应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方式,同时整合政府财政和后期扶持资金,使分散的生产开发资金聚集起来,实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形成移民持有的股金,移民按股比分享收益,推动农村加快发展。

3)推出有效运作机制,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结合地方自然资源优势,立足地方特色及发展规划,合作社统一经营合作土地,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农业,推动“政府+农村合作社(其他经济组织)+农户”的运作机制,形成政府扶持、合作社运营、移民参与的运作模式,增加产业带动能力和辐射力,让移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提高移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实现增收致富。

4)合理制定分配制度

一是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增加移民收入,使土地资源转化为移民股权和股金,让移民在收取租金和参与企业分红中实现股权收益;二是通过资金入股分红增加移民收入,村集体和移民将移民安置补偿、补助资金作为入股资金,按照占有股份参与分红;三是通过提供就业增加移民收入,把农业合作社作为移民群众就业的平台,鼓励和组织移民就近就地务工,参与农业管理经营,增加移民工资性收入。

4 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桂平市石龙镇移民生产开发规划为例

4.1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防洪、航运、发电、补水压咸、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正常蓄水位61.00 m方案,淹没涉及石龙镇4个村委,基准年(2014年)生产安置人口为2 294人,规划水平年(2020)生产安置人口为2 481人。

4.2 移民生产开发规划

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淹没桂平市石龙镇的实际情况,结合桂平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在淹没区剩余土地或安置区调整土地的基础上,对淹没影响石龙镇涉及到耕地的村组,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生产开发,提高移民的收入水平,以达到安置目标。具体生产开发项目如下:

1)种植业生产开发

通过调查,为此结合石龙镇各村组的地理位置优势,规划集中种植优质良种西山茶作为淹没影响石龙镇涉及到耕地的村组主要作物,规划总面积314.33 hm2,其中东岗村种植83.73 hm2,思源村种植14.67 hm2,新源村122.73 hm2,中峡江村种植93.20 hm2。

2)蔬菜生产开发

根据部分村组靠近县(市、区)城城区的地理优势,开发建立商品菜基地。规划东岗村种植10.93 hm2,思源村个别村民小组种植蔬菜1.27 hm2。

4.3 移民生产开发效益分析

1)投入产出分析

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材料、人工价格,通过分析,除去生产投入及运行管理费用,种植一亩茶叶移民纯收入为3 200元,种植一亩蔬菜移民平均纯收入为3 778元,其中种植蔬菜的品种分别为菜心、大肉芥菜、西红柿、豆角、毛节瓜、丝瓜等。

2)效益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经过移民生产开发规划,正确地分配使用好补偿投资和安排好生产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集中高效农业,以政府扶持、合作社运营、移民参与的运作模式,各村民小组均可达到规划目标值,并且还有潜力提高。具体见表1。

5 结论

根据国家深入改革农村发展的趋势,结合实例分析传统农村移民生产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讨论新形势下农村发展改革—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状况,探索农村合作市与移民生产开发相结合的集体经济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移民生产开发项目的后期发展,研究结合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移民生产开发规划和实施的工作重点及运营模式,并提出了相关移民生产开发的对策与建议—调整移民生产开发规划理念,重视移民可持续发展、完善政策、制度和规范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整合各行业资金、加强政策宣传,转变移民身份、加大产业带动力,为移民生产安置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实现可持续移民,对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是非常必要的。

表1 移民生产开发效益分析表

猜你喜欢
移民土地规划
我爱这土地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签证移民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