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医理念、现代科技发展未来医学

2018-09-25 04:43王宏广朱姝张俊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现代科技

王宏广 朱姝 张俊祥

摘要:中医药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时间最长、受益人群最多、理论体系最完善的传统医学之一。西医是现代科技与医学的结晶,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疗效较慢、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明确,西医分科过细、缺乏一定的整体观念,当前医药科技与产业还都不能完全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健康与长寿的需求。建议抓住生物技术引领新科技革命的机遇,用中医理念、现代技术发展未来医学。

关键词:中医理念;现代科技;未来医学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07.001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8)07-0001-04

Abstract: TCM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which has the longest time, the most beneficial people and perfect theoretical system. Western medicin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ruggle of human and diseases. Neither modern medicine and its services system can completely meet the needs of growing human health and longevity, because of slow efficacy and unclear mechanism of TCM, and too detailed sub-divisions and the lack of overall concept of Western medicine.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biotechnology leading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create future medicine by merging TCM philosophy and modern sci-tech.

Keywords: TCM; modern sci-tech; future medicine

中醫药是我国的瑰宝,是人民健康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学与文化的重要贡献。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健康需求与日俱增、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健康长寿成为人类最迫切、最普遍、最持久的需求。传统中医药疗效较慢、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明确,现代西方医学分科过细,重视给器官看病,对人体生命系统重视不够,“病前、病中、病后”技术及其产业体系尚不完善,不能满足人民对健康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用中医理念、现代技术,发展未来医学。

笔者建议把“中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作为国家战略,“坚持中医理念、现代技术、未来医学的基本方向,明确两大目标、发挥三大作用、实施四个战略、拓宽五个途径、强化六大创新、突出八个重点”,使我国成为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推动世界未来医学的发展,为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国运昌盛做出划时代意义的新贡献。

1 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1.1 坚持一个方向:中医理念、现代技术、未来医学

中医药是人民健康的重要支柱,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受益人群最多、理论体系最完善的传统医学之一。西医引进之前,国人看病100%靠中医,建国初期,中医门诊占医院门诊量的90%以上,2015年降至15%,67年间下降75%,中医医疗收入占医疗总收入不足8%[1]。中国台湾地区2017年统计中医门诊量占比降至10%。日本已“废中医、存中药”。近百年来,国内有关取缔中医药的争议几乎从未停止过。

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毛泽东同志早在1956年就明确指出:“要以西方近代科学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也指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中医药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

中医药未来发展方向就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新医学,具体目标:用中医理念、现代技术,发展未来医学。通过战略创新、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创新、产业体系创新,加速实现中西医融合,加速实现传统医学向未来医学(系统医学)的跨越发展。也就是说,用中医的系统医学理念,结合西医技术,以及未来生命科学的新成就,发展未来新医学。

未来医学不是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西方医学的结合,而是用中医理念与现代技术融合形成的新医学,是在现代医学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五个根本性转变:从“给器官看病”向“给人看病”的转变;从“给患者看病为中心”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的转变;从“注重病中”向“注重病前、病中、病后”全过程的转变;从“基因、病理找病因”向“重视心理、生理、生活、环境等疾病全要素”的转变;从“注重医疗服务”向“注重健康事业、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

1.2 明确两个目标:中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

1.2.1 建设科技强国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技强国,中医药学是我国的瑰宝,建设中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相当于美国2016年的水平,而2015年美国人均卫生医疗支出已经达到9900美元[2],同期我国人均医疗支出仅420美元。可见,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绝不能走美国高投入的老路,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低投入、高预期寿命”的新型健康之路,必然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疗效好、费用低”的优势。

1.2.2 建设中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是完全可行的

中醫药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是引领中医药理论、主导中医药标准、核心技术领先、中医人才济济。中医药产业强国的重要标志是“三个第一”:中医药产品与服务,规模世界第一、质量世界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首先,中医药是世界上理论最完善、贡献最大的传统医学之一。“望闻问切”的独特诊断方法(系统医学)、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个体化治疗)、注重治未病的医学模式、天地人协同的整体观、世界上第一份病历、世界上第一部药典、针灸理论与技术等中医基础理论、技术和文化,在世界传统医学与文化乃至现代医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次,现代西方医学模式与传统中医理念是完全相通相融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现代医学“4P”模式,即预防性(Preemp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其中有3个“P”与中医完全相通,或者说是来源于中医。

第三,中医药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出台,使中医药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二是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8860美元[2],城镇化明显提速,老龄化日益严重,人民对健康长寿的需求不断增长;三是全球性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生命科学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精准医学、转化医学、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正在引发医学领域的第四次革命;四是中医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的认同以及患者的应用,针灸等中医药技术、文化已经传播到120多个国家。

1.2.3 建设中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的三大任务

一是把中医事业做强,就是大幅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人均预期寿命到2030年再延长3年做出新的贡献;二是把中医产业做大,就是力争使中医药产业总体规模到2030年达到6万亿元左右,占健康产业16万亿元的38%左右;三是把中医药推向世界,就是让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认识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中医药市场占有率保持世界第一。

2 如何建成“中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

2.1 突出三大作用:病前主导、病中协同、病后核心

中医药要改变在健康产业体系中比重逐步下降的局面,实现“触底反弹”,必须进行产业创新,延长、完善中医药产业链,稳住病中阶段,向病前、病后两个阶段延伸,形成产业全、规模大、效率高、服务能力强的国际一流的中医药产业体系,大幅度提升中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

一是要发挥中医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把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转变成技术体系、服务体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上,要拿出一整套与西医健康管理一样的中医健康标准体系、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提升治未病能力,构建中国特色、以防为主的健康保障体系,在疾病预防中做出中医的实质性贡献;二是要发挥中医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复发;三是发挥中医药在病后康复、养老、养生中的核心、独特作用,逐步形成完整的康复、养生、养老的基础理论、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2.2 实施四大战略:继承、创新、拓展、提升

建设中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迫切需要战略创新,对中医药发展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建议实施“系统继承、全面创新、拓展事业、提升产业”四大战略。

系统继承就是挖掘传统中医药理论、技术的重要成果,加速推广与应用。中医药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善、技术方法独特、实践内涵丰富,始终要把传承作为中医药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既要防止复方中药单体化、中医院西医化,也要防止只重视传承、排斥应用现代科技的倾向。

全面创新就是推动中医药文化、基础理论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法规体系、治理体系的全面创新。特别是注重中医药人才队伍、创新方法的创新,吸收现代科学知识、吸引生命科学、化学、数学等各学科的优秀人才为中医药创新服务,通过人才创新实现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

拓展事业就是延长中医药产业链,加速中医药“触底反弹”。中医药在疾病诊疗(病中)阶段的比重下降是导致中医药“绝对量增长、相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要实现中医药地位的“触底反弹”,必须延长中医药产业链,向病前、病后领域拓展,发挥中医药在病前的主导作用、病后的核心作用,这是中医药“触底反弹”的关键所在。

提升产业就是提升中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防病、治病才是硬道理。中医药能否被社会广泛接受,能否走向国际,关键是能否在防病、治病中形成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形成大产业,占领大市场。

2.3 拓宽五个途径:定量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

一是定量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要系统继承数千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也要全面应用现代医学、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不断提高中医药定量化水平。要彻底改变“西药狗吃3个月有数据,中药人吃3000年无数据”的被动局面。

二是标准化。把标准化作为抢占国际传统医学制高点的突破口,加速完善中医药技术标准、产品标准、行业标准。化学药的标准由西方国家主导,植物药、中药的标准则应该由中国主导。

三是信息化。运用新一代网络技术、生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四是现代化。不断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制造等技术和学科的最新理论、方法支撑中医药发展。坚持中医理念,借助现代科技,发展未来医学。

五是国际化。传播中医理论,弘扬中医文化,推广中医服务,销售中医产品,让中医药大幅度进入国际市场,让中医门诊像中餐馆一样遍及世界,让中华文化随着中医药、孔子学院传遍全球。

2.4 强化六大创新:战略、理论、技术、产业、文化、管理

一是加强战略创新,确立发展未来医学,实现中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探索新的战略方针、重点与对策等;二是强化理论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医药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未来系统医学的理论体系,加强天地人一体观、阴阳五行学说、治未病、个体化治疗、心理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经络理论、证候、药性等理论与方法的继承与创新,加速推进基因、蛋白、细胞、组学、代谢、遗传、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生命科学成果的应用,构建未来系统医学的理论体系;三是技术创新,创新并运用生命科学、信息、材料、先进制造等现代科技,构建未来医学的技术体系;四是产业创新,形成病前、病中、病后三个环节融合发展的新型健康产业体系;五是创新中医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加强对大医精诚、天地人合一、身心合一等中医文化的研究与创新,创造以中医文化为核心的未来系统医学的新文化;六是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与发展系统医学相适应的法规体系、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

2.5 突破八大重点,发展未来医学——系统医学

一是加速疾病预防技术与服务体系的跨越发展。加速现代健康管理与中医治未病理念的融合,综合基因、生活方式、营养、运动、心理、环境等六大健康要素,形成未来医学的“治未病”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开展综合性健康管理,创造“中西医融合健康管理”新业态,大幅度提升公众疾病预防意识与能力。

二是加速疾病诊断技术的跨越发展。综合运用病原生物、生理病理、遗传基因、代谢产物诊断等现代生物技术、医学的最新成果,运用中医“望闻问切”的疾病诊断理念、经验与技术,开发一批基于中医的诊断设备,使疾病诊断更精准、更快捷、更早期、更全面,使疾病诊断技术与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三是加速疾病治疗技术与产业的跨越发展。全面繼承中医名医、验方,吸收现代科学成果,遴选中医疗效有优势的疾病,制定临床路径。针对重大疾病、慢性疾病、职业疾病、疑难疾病、罕见疾病等不同类型的疾病,建立健全临床路径,提出不同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宜西医则西医,宜中医则中医。让百姓对不同疾病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更明确、更有效、更经济。

四是大幅度提升中药、植物药的创新能力。要大力发展化学药、生物药,运用现代科技,加速中药、植物药的创制,坚持疗效精准化、配伍标准化、生产现代化、流通信息化、市场国际化,建立健全国际一流的现代药物技术体系、产业体系。

五是创新一批未来医学的设备与器械。综合运用中医理论、理念、经验,综合现代科技,开发一批新型医疗器械与设备,包括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健身等设备与器械。

六是使中医药与现代营养科学结合迈上一个新台阶。按照“药食同源”理念以及现代营养与食品科学知识,制定针对不同疾病、不同身体素质人群的膳食营养方案,开发第四代、第五代营养健康品。

七是加强中医与养生、养老、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继承、创新中医药在养生、养老、康复等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全面提升养生、养老的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中医院率先增设“运动科”,开“运动处方”。

八是推进医药事业与产业的信息化。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精准医疗,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技术支撑未来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3 关于发展未来医学——系统医学的建议

当前信息技术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而生物医药是新科技革命的重中之重。用中医理念、现代科技发展未来医学,不仅关系到传统中医药的发展,而且事关中华民族在未来新科技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建议把发展系统医学作为人类健康长寿、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措施来抓。

一是恢复“国家生物医药与产业化领导小组”。国际生物技术引领的科技革命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已接近国际生物技术与产业的第一集团,一批华人科学家已经走在国际前列。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调动科技、经济、卫生与计划生育、中医、食品药品监督、社保、文化等有关部门的力量共同推进,我国有望成为新科技革命的引领者之一。

二是要把发展系统医学作为我国抢占新科技革命制高点的战略措施来抓。把建设中医药科技强国、产业强国作为国家战略,作为未来中医药工作的核心任务与奋斗目标,并制定实施方案。

三是启动“系统医学”重大科技专项。在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科技专项的基础上,增加“系统医学”重大科技专项,继承创新中医理念、理论与方法,集成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加速传统中医药向未来医学跨越发展,力争使我国成为未来“系统医学”的创立者、引领者。

四是成立“国家医学科技咨询委员会”。邀请医、产、学、研、管理等多学科有创新思想的专家,组成咨询组,为系统医学发展提供咨询意见与实施方案。

五是进一步调整医学教学、科研、服务体系、产业体系、文化体系的结构与设置。扩大中医药相关学科的招生数量;中医药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大现代生命科学、西方医学的内容,医学专业课题设置要增加中医药课题比重;中西医科研项目要加强结合、融合;加强医疗服务体系、产业体系的中西医结合与融合。

六是进一步完善符合系统医学发展需求,有利于促进中西医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人才队伍,用制度、机制促进中西医结合、融合,用制度、法规保障未来系统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 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2016年医疗保险报告[R/OL].[2017-05-11].https://www.cms.gov/Research-Statistics-Data-and-Systems/Statistics-Trends-and-Reports/Reports Trust Funds/Downloads/TR2016.pdf.

(收稿日期:2018-01-15)

(修回日期:2018-01-17;编辑:华强)

猜你喜欢
现代科技
给传统诗词插上现代科技翅膀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在现代科技中体验传统音律之美——记南京市金陵汇文中学科创“小匠人”张佩瑜
现代科技“印刻”古老非遗传承
现代科技展示古今历史
古典艺术混搭现代科技
浅析现代物理与现代科技
现代科技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科技防范手段在赵王陵田野文物保护中应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