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路径

2018-09-25 02:49曹燕平
农家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林下经济国有林场林业

曹燕平

摘 要:林下经济是是一种生态循环经济,充分利用林荫之下的土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本文简要阐述了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现状,并对当先存有的不足作出分析,针对指出应对策略,为整个国有林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力。

关键词:国有林场;林下经济;林业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森林环境优势和林下土地资源,从事林下种植、养殖以及旅游等立体复合生产,从而提高林业单位面积的产值,使农林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林业得到了较好发展,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更好发展受到了较大制约,难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现状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基于集体林权制推广后,将森林土地资源、森林生态发展环境作为当前的主要依据,促进种植、畜牧以及養殖、旅游业的积极发展和综合利用,维护各个行业的进步。当前,我国的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以及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多年发展下,林下经济观念还无法深入人心。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问题的产生,无法在整体上形成一定规模,也无法达到高效益的获取。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基于集体林权制推广后,将森林土地资源、森林生态发展环境作为当前的主要依据,促进种植、畜牧以及养殖、旅游业的积极发展和综合利用,维护各个行业的进步。

在我国当前发展过程中,其存在的模式表现为多个形式,发展优势也更为明显。如: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能促进林地的统筹经营,基于对各个条件以及各个方面的分析,执行合理的规划工作,保证在能够满足一定生态安全需要的基础上,促进林业资源的充分利用。还能保证我国政策的充分落实,因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下,政策能提供强大动力,能够发挥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也能增加科技支持,独特的技术优势,能够基于技术网络,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也能维护整体的积极发展。还能更方便的获取信息,因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下,集合各个层次以及各个方面,在这些渠道上都能获取一些信息。如:我国政策、科技行业以及管理部门等,信息技术的利用,不仅能实现一定的预测和分析工作,也能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我国的林场分布范围更广,土地面积也比较大,林业资源的丰富性,不仅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性,维护立地条件,也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积极发展。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下,林业发展方式不断转变,需要利用林业资源和林业空间的发展优势,促进各个模式的形成和综合利用,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趋势。我国到2015年,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项目和优势产品都得到较大突破,经济效益也达到20亿元以上,在初步发展方式下,也促进森林生态利用效果的充分发挥。所以说,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在整体上还比较缓慢,还需要利用相关措施加快其发展。

二、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

我国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环境不够优越,缺乏科学规划。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林场林下经济的相关文件和优惠政策,但是,因为林场林下经济为一个新兴产业,还需要进行实践研究和探索。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没有将林场林下经济作为重点,缺乏具体的政策措施,在认识上存在明显不足,无法促进积极性的提升,所以说,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环境不够。

2.森林资源利用不充分

产业的规模化依赖于资源利用的程度,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使整个林下经济链条都处于成长期,链条完整方面还存在问题,从而催生了大资源、小个体的现象,延缓了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

3.基础设施落后

受制于国有林场本身的存在形式导致许多优势的森林资源躺在深山无人知,处于封闭的原生态状态,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很多先进的设备无法应用到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中,制约了其发展。

4.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的扶持和国有林场自身的积累,大规模的发展受制于资金不足,举步维艰。而林下经济的发展是多方面、系统性的,没有了大资金的注入即便是某一方面能够发展起来,也是单一的。

5.组织化程度低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新兴的经济体,它还没有完全与市场融合,没有相关的品牌意识。出现了市场定位与客户群体难以确定的现象。各场各自为阵,跟风上项目的现象,阻碍整个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策略

1.做好科学系统的规划

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要体现各自优势,进行科学的论证和系统的规划。某国有林场利用在某市周边一重山的优质森林景观,建成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现已从原来的林木采伐利用为主向提供森林旅游为主的产业转型,实现政府满意、市民高兴、林场得利的良好局面。例如,《惠州市属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至2020年,市属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面积达84%以上,森林蓄积量由327万立方米增长到378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由91.26%提高到92.33%以上,生态功能等级一、二类林面积比例达95%以上。

2.充分深入地利用现有各类资源

当前,我国的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尽管在表面上已经获得一定成效。但是,受社会、技术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促进其林场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一般国有林场地域广袤,各种资源丰富。虽然可能由于资金问题,资源与经济的转换受到一定的限制。林场可以联合相关单位,将森林资源二次加工后直接面对市场进行经营。力求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资源使用模式。

3.加大各类基础设施的投入

根据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国有林场纳入地方政府一起规划、一起实施。要利用省级财政按指导目录下的项目支持,不断加强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以目前的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政府的专项资金要充分利用,但仅靠政府资金的扶持,无法满足林场林下經济的高速发展。要建立新的经济模式,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共同开发国有林场丰富的林下资源。

5.加强品牌建设

要加大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的品牌建设,强化市场细分和客户群精准定位,使林下经济的品牌深入人心,成为国有林场一张新的名片,成为带动周边林家致富的有效方式。

通过对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当前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发展模式也多样性,呈现一定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有林场林下经济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的良好契机,因此,国有林场林下经济要在提前规划、做好基础、加大利用、强化招商、树立品牌上做文章,更好的促进我国林场林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我国林业发展中,起到骨干作用的即为国有林场,为了提高国有林场的综合效益,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为构建稳定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林木与其他经济生物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林地综合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做到科学规划、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林下经济发展的统筹安排和调度,优化林业产业布局,推动林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静,陈沫.我省国有林场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N].吉林日报. 2017-12-24 (001) 1.

[2] 史开云.深化国有林场改革 推进林场经济发展[N].毕节日报. 2015-07-22 (008) 4.

[3] 刘小雄.加强林业产业建设 振兴南江林业经济——四川省南江县发展林业产业的几点做法[J].中国林业经济. 2011(03) 15-18.

[4] 于小飞.构筑林业多元化立体生态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科技所林业产业化基地经济作物介绍 西班牙主要葡萄品种简介(Ⅰ)[J].林产工业.2011(04) 50-53.

猜你喜欢
林下经济国有林场林业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桂西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新时期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探析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