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专业改革与建设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因与路径

2018-09-25 09:41张荣欣倪凰殷旅江李雪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7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等学校专业建设

张荣欣 倪凰 殷旅江 李雪涛

摘要:当前高等学校专业建设面临新科技革命浪潮、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挑战,在如此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之下,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发展受阻。需求侧端生源特质的变化、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供给侧端高校定位趋同、光环渐失的现状迫使高校专业改革与建设亟待打开新局面。本文立足于高等教育的供给端,结合高校与专业发展现状探索行之有效的专业建设新路径。

关键词:高等学校;专业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0004-05

一、前言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单纯的扩大供给规模,而是根据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差异,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压缩过剩的产能,增加短缺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补足供给短板,使供求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不止经济领域如此,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更应该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与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丰富和优化教育供给结构,将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方式逐步变革为高质量、高效率和具有创新特质的教育供给,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精致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系统中具有战略意义的要素组成部分,对于巩固知识人才储备、获取全面创新优势、推进“两个一百年”目标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因此,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应走在改革潮流的最前沿,为其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人才动力和蓝图规划。高等教育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就应该循序渐进、解剖麻雀,从组成高等教育原细胞的专业建设着手,分门别类、有的放矢地开启改革的金钥匙,做好高校内部的“门户清理”工作。

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健康发展既要“弹钢琴”,又要牵“牛鼻子”,做好“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将高等教育宏观的高校建设和微观的专业建设统筹起来,做好宏观协调和微观部署,促成质的转变。如何打赢专业改革这一攻坚战,必须要追根溯源、顺藤摸瓜,从高校及其专业本身这一内因着手,寻找加速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进程的“催化剂”——专业建设的外在挑战,里应外合、对症下药定能使改革事半功倍,实现凤凰涅槃。当前高校定位趋同、光环渐失,专业建设中生源特质的转变、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已经让当前传统教育模式遭受重大挑战,加之日新月异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更将专业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

二、专业供给侧改革的动因

社会各行业均需要高校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来促进组织的快速高效运转。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正处于大众阶段,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上世纪不足10%的500万生源,到当前毛入学率高达40%的3700万生源。而当前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各行业对高校的人才供给提出了多维标准。这不禁令固守常态的高等教育在当前多重环境的压力中步履维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掀起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各行业结构发展失衡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风波,经济发展从“旧常态”跃升到“新常态”的喜忧参半形势,这三大挑战无疑让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变革步入千钧一发、一触即发的境地。对此,笔者将详细介绍促成专业建设改革的“三大挑战”。

(一)动因1:专业建设中,供给侧面临“三大挑战”

1.新科技革命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如果说以蒸汽機问世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是“加数效应”,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其是“乘数效应”,则当前的信息化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则是“幂数效应”。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纷纷开始探索摆脱困境、复苏经济的新途径。各国政府都提出了相应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我国也提出《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力争通过创新发展战略,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飞跃。与此同时,2015年无人机、电子智能义肢、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等新科技最新研究成果的问世也将为当前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开辟出新的历史纪元。回归到教育领域,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各种理念、技术、体系的创新和进步无不是对高校及其专业变革发出的号召和倡议。作为各行业人才的供给源,高等教育高校改革及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既肩负着使命亦承担着责任。

2.产业结构变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科技革命浪潮不仅启发着教育领域要进行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同时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速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则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所引发的人口流动比率攀升,工业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服务业急需大批创新型、研究型、实践型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结构的优化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蓄势储能的作用。因此教育的发展脚步必须要赶超经济的发展速度。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粗放型、理论型、单一化的教育模式无法顺应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局面,高等教育中高校和专业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作为行业变革先导的高等教育必须要从供给源头出发,从优化教育结构入手,以提高质量为目标,恰逢其时地握紧指挥棒,演奏好专业与行业的交响乐。

3.从“旧常态”跃升到“新常态”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引领教育发展步入了新阶段,而当前经济发展从“旧常态”跃升到“新常态”也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新要求。现在,我国经济跃升到新常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稳定增长。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把高等教育的核心由“数量的膨胀”向“质量的提升”上转变。第二,对于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我们的专业建设也应当与产业结构对应,化解扭曲配置,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第三,面对经济领域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新局面,高校作为产业人才的培养摇篮,更应该以富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结合实际,不难发现高校当前的发展现状明显存在人才供需上的扭曲配置现象。这种扭曲配置不仅表现在社会各行业领域人才需求的“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更表现在社会知识价值和人本价值,公益价值和功利价值之间的多元矛盾和冲突。当前经济“新常态”现状下,财经、会计、人力资源等行业固然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但重工业、农业领域同样需要技术研发和应用型人才来实现各行业发展的齐头并进。因此教育的供需错位现象不仅造成各行业发展良莠不齐的经济现状,更促成了人才培养上长期存在的有业不就、有业难就、无业可就的奇怪现象,这无疑突出了专业供给侧改革存在机制和体制上的弊端急需解决。

(二)动因2:专业建设中需求侧悄然发生的“两个变化”

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体两面”,也是平衡教育健康发展的天秤,供给侧端面临的三大挑战迫使高等学校专业建设承担着巨压,自然令需求侧端隐藏的诸多问题暴露无遗。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载体,在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传统的大众化教育模式早已产生体验疲劳。同样作为企业的另一需求侧,出于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考虑,对高校人才的培养亦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我们将从学生和社会两大需求群体出发,分析专业建设改革的第二大动因。

1.生源特质的变化。自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以来,生源规模极度膨胀,突出展示以下问题:第一,国家政策对教育的大力支持,大批民办院校的兴建大有可为,高校专业规模弹性扩张日趋显著,因此生源数量急剧攀升。第二,高等院校为了提升办学规模,客观降低了高校入学门槛,部分高校为获取数量、规模优势,由此引发生源质量危机,大批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由此让高等教育的教与学被迫分离,专业知识传授日渐丧失教育的本质意义。另一方面,“95后”青年以其独立特行的姿态步入高等院校求学,并逐漸成为高校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过多的关爱和呵护中成长,搭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列车,享受着高科技迅速发展带来的视觉和情感上的体验。他们对生活满怀激情,敢于追新逐异,保持叛逆不羁、个性张扬的洒脱性格。而与之对应的高等教育却因循守旧,教学检测上严进宽出的考核制度,课堂上枯燥生涩的理论知识,教师严肃单向式的传道授业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高层次受教需求。我们僵化单一的教育体制在需求侧端丰富多重的受教育需求中必须要致力于探索与时俱进的发展路径,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教育模式也必须从固守常态向固本培元转变。

2.人才需求的变化。如果说生源特质的变化还不足以令高校专业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改革,那么激烈的人才竞争压力,以及令人堪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则更能让专业建设的“旧常态”为之改变。据新闻咨询的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749万人,预计2016年将突破770万人,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为30万人,同时累计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以及失业人数,中国将面临约1000万人的人才竞争。而当前科技革命的扩散效应加剧,产业结构尚处于调整阶段,加之如此庞大的人才供给规模,各大企业出于对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考虑,对于人才需求必然提出更高层次的标准。具有创新性、适应性、研究性的高素质人才更能赢得企业的青睐。例如,当前悄然兴起的斜杠青年(slash),他们不再满足于专业领域内的“单一职业”这种乏味单调的工作方式,而是热衷于在能力和精力范围之内挑战多重职业角色,凭借着强烈的好奇心、精湛的学习能力和超强的共享意识,在社会多重领域展示多元能力,并且善于整合职业范围内不同领域的契合信息,以此来洞察职业发展前景,从而获取更多创造性的灵感。他们的出现为广大普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即致力于全能人才的理念培养。与他此理念相违背的是高校毕业生本身实践经验匮乏,再加上创新能力训练不足,使其在择业时面临着“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竞争劣势,更为严峻的是高校毕业生处在校园的“象牙塔”之中,还无法完全感知当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和人才竞争压力。在当前社会严峻的人才需求形势下,高校及专业建设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积极推进专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动因3:高校自身发展的“两个瓶颈”

如果说经济动态环境的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赋予了战略性的机遇,学生和社会的两大需求侧的变化对高等教育的现状发出了直接性的挑战,而高校自身遭遇发展中“千校一面”、“光环渐失”的两大瓶颈则对高等教育的局势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不仅是将知识渊博的学生向蓬勃发展的企业输送的媒介,同时也是把无形抽象的理论知识向社会有形生产力转变的桥梁。因此,高等教育若要厚积薄发,必须先从闭门思愆、剖析自我入手,分析自身发展中的瓶颈,穷其根源,改革的道路才能畅行无碍。

1.定位趋同,造成千校一面。回归到高校本身,诸多高校本着“实事求是”的理念,向着“打造知名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奋进。在学校类型、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采取了趋同的办学方式方法。据国家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共2845所,其中普通高校2553所,其中占比较大的办学类型当属地方普通高校。其中居多的地方普通高校在政府长期的补贴供给之下,面对教育部门标准统一的教育体系、评审指标以及各部门一元的核查标准,而不得不建立迎合核查指标,趋于雷同的教学机制和办学目标。许多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而寻求与“211工程”和“985工程”相同的发展道路。面对国外知名院校对优质生源的掠夺,国内高校盲目借鉴、亦步亦趋。由此引发现高等教育重学术轻实践、重理论轻应用的偏颇现象。如此“千校一面,万人同语”同质化现象使得高等院校、学生、社会和政府都处在尴尬窘迫的局面中。于高校而言,专业特色渐失,学校竞争力日渐减弱。与学生而言,学习兴趣、能力、潜力尚未被挖掘,课堂学习收效甚微。于社会而言,人才供给千篇一律,企业发展毫无建树。于政府而言,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资源浪费比比皆是。因此,在这种定位趋同的瓶颈中,高校必须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明确定位,彰显出高校之间、学科之间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百花齐放”的教育模式。

2.大众教育15年,光环渐失。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曾对高等教育作出以下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指标,可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精英阶段毛入学率小于15%,大众阶段毛入学率为15%—50%,普及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据2015年国家统计年鉴显示,200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约为586万人(其中普通专科在校生人数为216万,本科340万,研究生30万),到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人数规模达2733万人(其中专科在校生1007万,本科1541万,研究生185万),同比增长366%。生源基数不断攀升,高校办学数量、办学规模日益膨胀。一方面,高等学校生源质量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社会各行业发展,人才供需失衡严重。热门行业,万里挑一,冷门职位,无人问津。穷其根源,回归本质,我们能够发现问题本身根植于高等教育内部,大众教育发展15年,高校及专业建设过度关注总体规模扩张和专业数量的提升,在高校毕业生供需失衡的新常态过程中,高校及专业建设一度安于现状。人才培养过程中,机械式地延续着单向传道的教学方式。办学规划过程中,一度追求品牌效应,大力浮夸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如此舍本逐末,质量问题一再被忽视。面对高校尤其是民办院校数量的增加,专升本热潮,更名热效应泛滥,大众教育原有的优势不再,专业的专一性也日渐滑向综合性的边缘,致使当前多数毕业生面临学术不精、素质不强、能力不够的弱势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民族腾飞都离不开教育的后盾力量,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更需要供给侧改革所迸发出的无限活力为大众教育寻觅光环。

三、专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对理论鞭辟入里的分析是实际问题有效解决的前提。在深入剖析改革的动因之后,我们的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有章可循。从高等教育的供给源头出发专业建设必须要将改革落到实处,前提是政府必须大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管理自主权。另一方面就要从高校自身入手,首先,高等院校要回归教育本质,统筹全局、以“民”为本、升级服务、促成质变。其次,高等院校要敢于迎接科技革命的现实挑战,洞察行业,贴近产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后,高等院校要回归到专业领域,专业建设要巧搭结构,做好综合改革,实现与时俱进、彰显特色的新篇章。

(一)做好顶层设计:回归教育本质

2016年全国“两会”上,“回归教育本质”一度成为中国教育改革走向的关键词。在传统教育之中,“学生”一度成为知识、文化、理念的附庸,在历经高校笼统、粗狂式的包装加工之后,再被移交给社会。在这一过程当中,高校和社会纯粹地从事着输入和验收的工作,而学生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和实践创造经验,无形之中默认这种将无形知识转化为有形资产的加工过程,学生的理性和感性需求一再被忽视。什么是“回归教育本质”?就是要关注生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尽快从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向人本位的现代教育转型,從同质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型,从手工教育向现代智能教育转型。如何回归教育本质,就应该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从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定位目标等供给结构入手。在教学方式上,从“填鸭式”、“灌输式”、传统教学向“启发式、讨论式、创新式”的现代教学方式转变。在办学目标上,从盲目追求规模型、综合型、理论型的品牌效应向注重追求特色型、应用型、实践型的实际教育方针上转变。在学生目标定位引导上,从注重骨感的学分绩点向注重学生长期职业规划的制定上转变。与此同时slash潮流的风靡,高校更应该践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模式,致力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筑牢地基:主动迎接科技革命,顺应产业结构变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金融风险日益加剧,创新战略深入推进,面对这场革命风暴,高等教育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抢占机遇,直面挑战,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的无缝对接。如何直面科技革命激烈挑战,首先要大力促进“互联网+教育”的深入推进,实现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在突破“纸质学习”、“教室听课”、“PPT演示”的传统授课模式的同时,要立足于开放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共享学习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启发诱导式学习和个性化辅导建立更加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充分实现将传统教育模式与互联网信息化的共享功能紧密结合,把学生课前预习检测、教师备课、课堂中师生多向互动、课后教学效果测评、课下问题探讨等整个教学链式环节,通过互联网技术穿插到教学环节当中。对于高等教育中学术研究、市场调查、方案制定、预期效果等均可以通过互联网强大的信息贮存和处理功能来实现,真正实现足不出户,便知真理的教育理念。其次,面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专业建设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以产业发展的整个价值链为方向,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机制,真正把大学的课堂当作产业人才的培训基地。面对当前经济发展所发出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的危险信号,高校及各专业更应该紧跟行业步伐,主动调整与过剩产能对应的专业招生规模,而面对政府所提出的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政策,高等院校可以充分把握机遇,发展与之对应的生态环境治理专业、农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借此充分把握市场动向,实现毕业生各就其位,人职匹配。最后,在当前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高校要突破原有的模式弊端,政府要给高校松绑,高校更应该给学生自由。在校阶段学校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创新的兴趣和习惯,鼓励学生树立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理念和信仰,提供诸多科技、科研发明创新平台,真正让高等教育专业改革的结构优化实至名归。

(三)巧搭结构:做好专业综合改革,打造专业建设的“新常态”

高等学校专业建设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仅仅具备了直面挑战、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势背景,改革的道路并非就能一帆风顺,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具备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如何具备所谓的“工匠精神”,就是应该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深入到专业建设这一细胞上,做好专业的综合改革。第一,创新,是高等教育必须践行的发展理念,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到教育体制小到教学方式都应当让创新的种子播撒到教育的方方面面。第二,协调,是专业建设内部化解矛盾、净化自愈的必要良方。高校在统筹专业层级关系的同时,要善于构建专业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体系,既要保持共性,又要凸显个性,并且善于整合不同专业、重合领域的资源配置,致力于专业特色的培养。第三,开放和共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层次,也是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是由数以千计的高校凝聚组合的人才培养基地,而这些高校又是由众多的专业叠加累计的结果。所以,每个专业都是高等教育这个生产链条上的一道工序,各道工序共享设备,共用流水线,彼此独立却又开放,共同在自身的岗位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们开放、共享,我们的高等教育才会历久弥新,大放光彩。在当前新科技革命的冲击下,我们的专业建设更应该在现有开放程度的基础上,强化其内外关系。对内专业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泾渭分明、相得益彰。对外专业更需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博采众长、吸纳精髓,革故鼎新、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我们所倡导的高等学校专业改革和建设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立足于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经济结构的调整、学生与社会需求变化、高校发展亟待打开新局面等基本判断基础上所提出的洞察局势与供需调整相结合,宏观目标与微观部署相结合,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具有针对性、全局性及持续性的战略改革路径。这条改革路径从顶层设计体现出以“需求”为本,到夯实地基、顺势而行,再到结构搭建、促成改革,中间每一环节因势利导、环环相扣。但是,改革的道路总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曲折过程,当前我们的专业建设还面临着改革力度、发展速度、政府管控度、学生可承受度和社会满意度等多元协调统一问题,这需要高校专业全面秉承“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将改革的步伐落到实处,在实践中探索专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道路。

参考文献:

[1]刘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N].教育发展研究,2016.

[2]熊丙奇.教育“供给侧改革”还得抓牢牛鼻子[EB/OL].

http://news.163.com/15/1229/01/BBVEASPC00014Q4P.html.

[3]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N].南开学报,2016.

[4]王德颖.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EB/OL].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DOI:10.14150/j.cnki.1674-7453.2016-01-04.

[5]张玲.浅议新科技革命与基础科学人才教育发展问题[J].经济师,2014.

[6]殷旅江,王江华,喻飞,贾静.高校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02):227-228.

[7]殷旅江,杨立君,邓义成,王江华.基于AHP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满意度测评[J].物流技术,2015,(17):287-290.

[8]赵玲玲.供给侧改革加速国企清退“僵尸企业”[N].北京:中国企业报,2015-12-07.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等学校专业建设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