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大都市如何打造群众文化平台

2018-09-26 11:42刘培
神州民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都市群众文化国际化

[摘 要]在現代国际大都市中打造群众文化平台,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配合必要的政策支持,充分认识和紧扣国际化大都市的特点,采取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打造群众文化平台时应该具有多元化、包容性的特征;既要坚持创新,也要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地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际化;群众文化;大都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和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不断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部分一线城市也开始逐步进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

所谓国际化大都市,一般是指那些有较强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服务功能,一定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总部,并对世界和地区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这些特点,必然会对我们打造城市群众文化平台提出特定的要求。我们只有认真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国际化大都市的特点,采取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才能打造出适合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群众文化平台。

在深圳这个年轻而具有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中打造群众文化,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配合必要的政策支持,形成健全的文化网络,完善的运行机制。打造出的群众文化平台应该具有多元化、包容性的特征;既要坚持创新,又要保护和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坚定不移地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一、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群众文化平台必须具有多元化、包容性的特征

多元化、包容性是国际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外来人口的比例是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其中外国人的比例。一般认为,在国际化大都市中,外国人至少应占城市人口的5%以上,甚至还有认为应占到20%以上的。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必然带来不同的文化。“国际化”本身就意味着不同文化的共同渗入。但是不同的文化其精神需求、价值取向都会有所差异,甚至会有碰撞。而每个人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都会具有与生俱来、又难以割舍的特殊情感和特别需求。这些都是我们在打造现代国际大都市中的群众文化平台时,必须清醒认识到的问题。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在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中的群众文化平台时,应该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勇于接纳各种健康的外来文化,将我们的平台打造成一个多元化、包容性的文化平台。多元化是指各种文化在我们的平台上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和发展空间,互相之间应该平等共处、和谐发展。其实,多元化本身也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内在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趋势。因为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具有其他文化所没有的优势因素,因此,文化的多元共存为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供了条件,各种文化在彼此借鉴优势、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产生了互相依存的共生性,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人类文化景观。这样,多元化、包容性也就必然会造就我们群众文化平台更高的层次,更能与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只有充分满足城市中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在我们打造的群众文化平台上各取所需,得到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他们才能对这个城市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才能把他们吸引和留下来,我们的城市也才能真正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二、坚持创新,是打造现代国际大都市中群众文化平台的关键环节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也事关我们在国际化大都市中打造群众文化平台的成败。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欣赏水平都有了极大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国际化大都市中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和各类高层次人才。这些人都具有世界视野,他们对文化的需求层次也会更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仍然固守过去的传统方式、陈旧做法,必将被群众所抛弃。我们一定要顺应形势发展,跟上时代步伐,要使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创新。要创新,一是要充分发挥群众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要重视文化交流活动,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国外的一些先进、新颖的文化活动方式和内容。

在内容上,我们要有精品意识,要开发一些内容健康、形式新颖、门类多样、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特别要精心打造一批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品牌。品牌是产品质量、价值、市场竞争力、群众认可度以及社会美誉度的综合反映。它是一个产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持久生命力的重要基础。我们的群众文化平台要能够得到群众接受和认可,必须要有一批为群众喜爱的、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如配合年轻人学习、充实、提高开展的“读书月活动”;配合高端文化需求的“钢琴之夜”;帮助外国人融入城市生活的“外国人进社区”;配合中外文化交流举办的一些讲坛、展览等活动,比如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充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打造引领年轻人创业、创新的“梦工场”,为白领人群打造了优雅高端的“午间音乐会”、为广大市民朋友打造了传统经典的“周末戏相逢”等高质量品牌,受益人群甚为广泛。这些都具有创新的示范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

在创新的手段和方法上,要努力学习和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动漫、网游、手游等蓬勃兴起,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也为我们打造群众文化平台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可以将群众文化平台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也可以开发出一些高品质的文化品牌,放到互联网上,让人们在网上交流互动;还可以在网上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组织一些网络文化活动等等,使我们的群众文化平台紧紧扣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又如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依托总馆建立七个主题鲜明的分馆,形成一公里文化圈,各个主题馆每年春夏秋三季都要举办惠民工程的公益性培训,每月举办一次主题性的艺术沙龙讲座,以及各小剧场的周末各类公益性演出等,并于去年正式引入数字化管理,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均可以现场网络直播,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三、在现代国际大都市中打造群众文化平台要特别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根基。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复合体。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优良传统。经过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哺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培育出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使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西方文化迅速扩张,传统文化遭到了极大破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缺失,这种情况在现代国际大都市中表现尤为突出。如在城市发展中,一些重要的古建筑被拆除,而代之以欧美风格的现代高楼;一些民族传统节日只是成为了一家人外出旅游、玩乐的假日,而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倒被一些商家等渲染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外国的电影大片、影视剧、图书、音乐美术作品充斥市场;甚至在国产影视剧中也以宣扬西方的生活方式为荣。这一切,使我国的文化安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也有责任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和发扬下去。纵览世界历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是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我们在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中的群众文化平台时,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在国际化、全球化中才能站稳脚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在习近平同志大量的讲话和文章中,到处都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古代文献、古代诗词中的大量名篇、名句,在他的讲话和文章中都是随手拈来。我们在群众文化平台上也必须打造传统文化精品,如举办传统文化讲坛;利用读书月活动推动对古典文化和古籍的学习;在青少年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围绕这些节日开展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还可以借鉴中央电视台的“成语大会”、“诗词大会”等优秀栏目形式,举办成语、古诗词、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竞赛、竞猜、竞答活动,将其打造成精品,一期期办下去,还可以放到互联网上,让大家在网上参与互动。抓好城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中群众文化平台的重要内容,比如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的非遗主题馆在推广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利用了非遗主题馆这个平台加大对非遗的宣传;建立了非遗特色展厅以及非遗精品展演;并开展了非遗进社区、进敬老院、进校园等系列惠民活动,做到周周有非遗,月月有非遗,让非遗逐步深入到市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当中,让市民朋友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以上这些都是努力探索和实践在现代国际大都市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路。

四、在现代国际大都市中打造群众文化平台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国际化大都市本身有着极高的开放程度,伴随着其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对西方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以及外国人在城市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西方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其中一些消极没落的东西不可避免会乘机渗透和涌入。一些影音作品、网络文化以及报刊杂志之类出版物公开宣扬色情、暴力、享乐腐化等腐朽没落意识形态;少数受西方思想意识影响较深的人士大肆宣传西方的“普世价值”观,企图以此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的片面追求票房价值、收视率,极力迎合一些低级趣味人群的需要,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在打造现代国际大都市中的群众文化平台时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文化建设部分的关键词。在习总书记提到的“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是最根本的自信。我们的群众文化平台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中对文化建设所提出的有关要求,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结语

我们要通过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坚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让广大群众在活动中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洗礼,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坚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出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6日;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7日。

作者简介:刘培(1972—),女,本科,副高级职称,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舞蹈编导理论。连续数年荣获先进工作者,现任负责人。

猜你喜欢
大都市群众文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Battle for Bohemia
BATTLE FOR BOHEMIA
2020国际大都市数学奥林匹克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