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与美好生活相适应的 高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8-09-26 11:42关钧宜
神州民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高新区

[摘 要]构建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园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较低,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短板。佛山高新区以建设产业园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示范点,着力破解园区公共文化服务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科学、创新、可借鉴的园区公共文化服务路径。

[关键词]高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佛山高新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开发区,是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高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却长期处于设施不健全、服务不精准的尴尬境地。构建具有普适性又符合高新区产业特色和人口结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能为企业员工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也将为企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一、做好高新公共文化服务,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做好高新区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企业员工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高新产业园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其中既有高新技术人才,也有产业工人。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其中自然包括广大企业员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中央“两办”《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均明确提出,要保障包括广大农民工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公共文化权益。文化部门和园区、企业要切实提高对园区公共文化的认识和重视,构建园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开创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二)做好高新区公共文化服务,是提高园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人才已成为决定发展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高新区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动能转换,关键靠人才。创造适合人才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切实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成为引才留才的重要手段。保障企业员工的公共文化权益,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提升园区和企业的形象,推动招商、生产等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做好高新区公共文化服务,是为园区注入发展动力、提供智力支持的必然要求。文化也是生产力,长期以来,人们只看到了文化带给感官的愉悦和享受的一面,而忽视了其“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一面。文化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和不可低估的社会功能,激活文化中的动能因子,促进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将为园区提供新的源泉。

(四)做好高新区公共文化服务,是促进产城人融合的必然要求。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已成为治疗城市病、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一把钥匙。构建具有高新区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推动园区公共文化与城市公共文化的无缝对接,促进产业工人与市民、园区与城市的融合共生,并通过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共建共享,提升城市和园区一体化发展水平,让产业工人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福利。

二、破解高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难题,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突出短板

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弥补实现全面小康的文化短板。然而无论是从设施建设还是服务内容和方法来看,园区的公共文化服务都与乡村(社区)有不小的差距,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部门缺乏对园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由政府主导、主要由文化行政部门实施,并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行政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多以市民或村民、居民为对象,体系的终端是村、社區,很少考虑到园区和企业员工。在各种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中,对村、社区有硬性的指标和要求,但对园区的文体设施、服务内容等都无明确规定。在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其实是缺位的。中央“两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文件中也缺乏针对园区和企业员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使得园区公共文化服务游离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设计。

(二)园区、企业缺乏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应有认识。园区、企业多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文化建设。目前的政策文件对园区、企业并无硬性要求,只是鼓励和提倡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从而导致园区、企业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认识不到位,割裂了自身与公共文化的关联。一些企业即使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也仅限于建设图书室、举办文体活动等,未能站到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接、融合的高度上来。

(三)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园区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如何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给文化部门和园区管理者提出了挑战,也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课题。

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导致园区公共文化服务处于较低水平,拉低了城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让打破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努力止步于园区。当前,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存在两大短板:

首先,文化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由于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并没有对园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出明确要求,因此,园区公共文化设施怎么建、建多少,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由于缺乏考核和评估机制,园区文体设施建与不建一个样、建多建少一个样。园区、企业不履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应有责任,而将其甩给文化机构和社区,严重影响了企业员工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快捷与便利。

其次,文化服务方法严重滞后。一方面,园区、企业缺乏专门的文化人才,所举办的活动多为自娱自乐,形式单一,内容趋同,对员工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文化机构提供的文化产业与服务以市民为主,未充分考虑到企业员工的特殊需求,针对性不强,服务对接不充分,影响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文化服务的效果。

三、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示范点,为佛山高新区争创全国高新区20强提供坚定的文化支撑

高新区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优化提升园区环境,完善园区公共文化服务配套,对保障园区员工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园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创园区发展新局面,佛山高新区核心区着力破解园区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示范点为抓手,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完善面向产业园区的政策扶持体系,培育发展园区文化人才、文化团队,打造园区文化服务品牌,为产业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创造经验。

为建设成为供给高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佛山高新区从产业中枢、创新引擎和城市品牌三个维度营造和聚集未来加速发展的文化内涵,统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与软件创建并重转变,由标准化向标准化与幸福化并重转变,使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机制更加高效,制度更加健全,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与美好生活相适应的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争创全国高新区20强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一)兩个工作机制。党建引领,文群共建。通过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带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与文化部门互动合作,形成部门合力共同参与提升产业园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政企合作,以文促产。以政府引导,企业唱戏为主角,推动形成产业园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合力,并重视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

(二)圈层服务网络。建立大数据平台和总分站制智能文化家,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产业园区员工开放,带动各社区文化资源向产业园区倾斜,形成“高新区——园区——企业”三层式圈层交互融合发展模式,构建“1+4+N”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产业集聚、人才分布、员工数量,对中心城区、产业园区、企业的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制定量化标准。其中,以“高新区+园区”的圈层式融合互补形成第一层次结构,建设南海高新区文化中心,以适应中高端人才精神文化的向往与需求;以“社区+园区”的圈层式融合互补形成第二层次结构,构建4个分站式产业园区公共文化服务家园,带动企业文化发展;以“企业+园区”的圈层式融合互补形成第三层次结构,让企业员工不出家门便可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三)融入配套四大服务中心功能。文化服务功能提供培训、文艺推广等交流、演出活动,成立梦工场俱乐部、组建艺术团、打造文化品牌;人才服务功能旨在引导市民体验高层次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提供全民阅读、艺术普及、传统文化传承等综合性文化服务;创新创意服务功能提供创新创意理念和培训,营造氛围,鼓励、孵化、扶持人才团队;资讯共享服务功能将实现资讯服务实体的网络化、电子化、服务智能化、便捷化。

(四)汇聚五种文化元素。以佛山高新区“青春π乐城”人文品牌体系为统领,汇聚梦想、动感、创意、智慧、尚学五种文化要素:梦·乐园展示青春风采,创新谋划举办一批特色性强、影响力大的圆梦活动;动·乐园提升健身文化,举办、引进大型国内外高端文体活动;创·乐园实现资源跨界融合,全面释放青少年创新活力;智·乐园打造文化引才强力引擎,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到高新区就业创业;学·乐园夯实公共文化服务根基,错位布点40个“智能文化家”阵地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6;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

[3]从工业园区到产业社区狮山树本产业家园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索[J].社会与公益,2017;

[4]傅梅芳.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2013;

[5]胡守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

[6]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

作者简介:关钧宜(1983--),男,本科,现任狮山镇党委委员。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高新区
自贡市自流井区(高新区)严厉查处欠薪违法行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