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菜加工实现田间厨户直达
——山东省莘县引领瓜菜产业转型升级

2018-09-27 02:33
农业知识 2018年34期
关键词:净菜莘县蔬果

莘县是蔬菜生产大县,瓜菜菌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7万公顷,培育出“三品一标”196个……近年来,为全方位提高蔬菜产业市场竞争力,莘县在推进瓜菜安全生产、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培育蔬菜加工和销售主体,同时推动蔬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净菜加工成为了莘县蔬菜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该加工方式越过简单的分拣、清洗、切块的初级处理阶段,实现了蔬菜加工、运输等全产业链低温保鲜,实现了“从田间到厨房新鲜直达”,大幅提升了莘县瓜菜产业的附加值。

全程低温保鲜打造竞争力

山东首鲜蔬果有限公司,是莘县净菜加工产业的佼佼者,公司成立4年来,不断深耕净菜加工领域。目前,以首鲜蔬果为龙头,莘县的净菜生产企业仅在北京就与1400多家超市签订了供货协议。

净菜加工日渐火爆,最大依仗是低温保鲜技术,只有不断优化低温保鲜技术,才能进一步延长净菜的保质期和新鲜度,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今年4月,首鲜蔬果公司又在三个基地的地头新建了蔬菜储藏冷库,让采摘后的蔬菜迅速降温,并始终保持在3℃~5℃区间,补齐了低温保鲜最后一个环节。“蔬菜采摘后温度很高,如果不能迅速降温,将会严重影响新鲜度和保存能力。”首鲜蔬果公司经理王伟说,“原来,蔬菜要在冷库存放12个小时才能达到预冷的效果。现在,在地头建设的冷库,利用真空预冷机20分钟就可搞定。”

据介绍,作为“净菜进京”的主要生产商,首鲜蔬果与山东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蔬菜保鲜技术。在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庆国的帮助下,净菜加工车间进行了全面升级,一方面优化排水槽,减少车间与外界的热交换。另一方面,对面积较大的车间加装隔板,确保每个独立车间的温度保持在在3℃~5℃之间。为减少蔬菜表皮与内部的温差,他们在车间加工环节中又加入了真空预冷这个环节。不管是在冷库、加工车间,还是运输环节,他们都严格把净菜控制在3℃~5℃的环境。

原来首鲜蔬果的净菜产品保质期为3~5天,经过一系列冷链环节的优化,现在他们的产品保质期可延长到7天。

全链条优化缩短时间差

同行的莘县农业局人士介绍,时间是影响蔬菜新鲜度的最大因素。只有不断压缩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时间差,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蔬菜的新鲜度。为此,莘县着力引导净菜加工优化加工模式。加快科技创新,提高加工效率。首鲜蔬果从地头预冷到包装成型后冷链运输,形成了连接紧密、环环相扣的加工工艺,基本实现了流水线生产。

大胆改革采摘模式。原来,蔬菜采摘都是下午,等到第二天上午才能进入车间加工。为压缩入厂前的时间,企业把采摘时间放在一天中温度最低的凌晨。这样,既充分降低了温度的影响,又大大压缩了冷藏时间。

优化加工顺序,进一步压缩加工时间。把保质期较短的绿叶类蔬菜安排在上午生产,把保质期稍长的根茎类蔬菜安排在前一天下午生产。这样,当天下午产品就可发车到客户,晚上就能到餐桌。

筑牢安全根基引领产业升级

自从柿子园镇郑庄村成为了首鲜蔬果的生产基地,菜农李会生这几年种菜省心多了:“种苗、农资都是公司提供的,销售价格早就订好了,咱就按要求进行田间管理就行,收入还是以前的两倍。”王伟介绍,为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公司已在莘县建立了自有基地及合作基地667公顷,公司给农户统一发放种子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而且,所有的基地都在莘县农业局监管之下,从种植到采摘,各环节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公司的所有产品,都有专门的二维码,扫描便能查询到从种植、采摘、检测,到加工、配送和销售的信息。

“把以前单一的蔬菜产品,变成净菜、半净菜、半成品、毛菜等四类产品,满足客户对蔬菜不同品质、不同档次的需求;通过发展净菜加工,莘县瓜菜的收益增长了不止一倍。而且,企业加工过程中的废料垃圾可以加工成肥料或饲料,净菜成品运送到城市可以免洗、免切,也为城市减少了生活垃圾。”聊城莘县农业局局长陈东存对净菜加工产业信心满满,“近年来,莘县通过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净菜加工,引领蔬菜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净菜加工是朝阳产业,净菜加工未来发展一定大有前途。”王伟对净菜加工产业有自己的判定。因此,王伟建议国家加大对企业发展净菜加工和实现全程冷链处理的支持力度,并进一步研发保鲜技术,破解行业发展共性难题。

猜你喜欢
净菜莘县蔬果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山东省莘县第二中学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净菜上市了
冬季蔬果飘香
“净菜上市”对农业意味着什么?
净菜上市有“钱景”亦有隐忧
北京:分阶段推进净菜上市 实现农产品垃圾源头减量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
分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