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时代需告别门票经济

2018-09-27 14:36
中华民居 2018年4期
关键词:门票价格门票业态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企业化运作介入旅游景区的市场经营后,引发旅游景区管理频现无序乱象。其中,高价门票问题便首当其冲。笔者认为,在当前全域旅游时代,一个旅游景区成熟的运营模式应该是收取低门票或免门票的,通过延伸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打造个性化、稀缺化、专题化及高附加值、高品质的旅游新业态,从而实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才是『大旅游』格局。

七八月份是暑期旅游高峰,景区门票价格又成了众多游客谈论的热点话题。

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一直由政府投资经营并进行调控。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企业化运作介入旅游景区的市场经营后,景区出现了多头管理、政企难分、权责模糊等现象,导致景点“股东”各自为政,管理体制冲突愈演愈烈,以经营替代或挤压制度规范等。高价门票问题首当其冲被暴露出来。

事实上,国家发改委曾多次发文强调,“各地景区要禁止园中园收费,对确需重点保护、单独设置园中园门票的,应单独通过听证程序确定”。但为什么禁令难禁,多次调价也未能如愿将门票问题解决?

以江西省庐山景区为例,也曾面临着“园中园”“票中票”的负面影响。为了理顺体制,该景区成立了旅游发展集团,在保证“行政区划不变、门票价格不变、债权债务不变”的前提下,统一管理,实行“一票制”,大力推进门票价格管理改革。当经营者把目光从门票价格上转移开而投向景区环境整治、休闲产品打造以及其他体验性消费时,旅游业带来的经济边际效益就会凸显。

在旅游经济中,1元的直接收入可以带来6.8元的间接收入,足见其拉动力巨大。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旅游业收入也不仅仅局限于门票。而一些景区之所以无法破除门票依赖,其根本原因在于收入来源的粗放和单一。

对于一个旅游景区来说,成熟的运营模式应该是收取低门票或免门票的,通过延伸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打造个性化、稀缺化、专题化及高附加值、高品质的旅游新业态,从而实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才是“大旅游”格局。

抛开理念制约,重塑景区价值。景区优质资源不只有观光项目,休闲要素更具有发展优势。特别是在全域旅游时代到来之际,休闲资源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品牌传播,实现“流量转化”。景区不可移动,但其品牌形象可传遍千山万水。应该充分利用景区沉淀下来的品牌效应及影响力与消费者建立情感桥梁,然后通过活动策划、广告创意、新媒体应用等多种形式实现“流量转化”。甚至,可以邀请消费者直接参与景区产品的设计、配置、运营,实现景区与游客的贴身互动,进一步传递其品牌价值,并最终实现品牌传播和“流量转化”间的良性循环。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完善以文化、休闲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吸引各行业要素进入,促进形成“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教育”等新业态,推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总之,当全域旅游时代来临,景区只有告别门票经济,将工作重心转移至推进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上来,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摘自《新京报》,有改动。)

猜你喜欢
门票价格门票业态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提前预登记,免费参观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买门票
北京“门票达人”办展览
乡村旅游不再是“门票+凉皮”
“十一”黄金周314个景区降价或免票
对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过高问题原因及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