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武术教学中散打的开展与实施问题研究

2018-09-27 00:00王磊
赢未来 2018年7期
关键词:武术体育发展

王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备受世界各国重视,为了对在校学生积极传授文化传承方式,我国体育高校积极开展武术散打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武术传统文化。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武术散打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比较喜欢该课程,能够推动我国武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高武术散打教学效果。

关键字:大学武术;散打教学;开展;实施问题

引言:

武术散打是一项非常有吸引力的体育项目,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和青睐,在世界体育领域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大众散打与竞技散打相比,其发展速度和程度都远远落后于竞技散打,进而影响了武术散打的全方位发展。要想不断扩展和完善武术散打项目,就要用全方位发展的思想来看待,使竞技散打和大众散打能够一同快速稳定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终身关注、热爱并参与的运动。

一、大学武术教学中散打开展的意义

1、传承中的地位

近年来的大量相关调查显示,武术散打以其对抗性、体育性、民族性的特点,健体防身、锻炼意志、发展心智、培养竞争意识等的作用,愈来愈被学生所钟爱和接受。散打不同于拳击、柔道和跆拳道等搏击项目,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包含了中国的传统思想,体现了传统医学、美学、兵学、养生学等多种学科内容,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发展的历史重任,少年强则中国强,关乎民生大计。大学生是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民族智慧传承洗礼的重要阵地,能否抓好这一时期的国术教育,意义重大。

2、健身强体,培养竞争意识

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这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关键。散打作为中国传统武术徒手技法的现代“再现”,是两人斗勇斗智、激烈对抗的搏击运动,其运动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灵活多变的应变能力、追求成功的竞争意识、克服心理胆怯的坚强意志才可以完成,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地发展。

二、大学散打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层面

有一些学生學习或选修散打,主要基于获得格斗搏击技能、自我防卫或争强好胜的目的,代表了一种功利与急于求成的思想,虽不可过分贬低评价,但动机不纯不正,不仅容易走弯路,而且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另外,在学习散打的高校学子当中,大部分学生武术基础差,手脚协调性不好,底子不足,或多或少的影响散打教学的进程、质量与效果,这是当下诸多高校散打教学不能绕过的一个学生层面的问题。

2、师资层面

高校中进行散打教学的师资队伍及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技术水平难以保障,专职人员的年龄、性别组合相差较大、比例差距大,女散打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况且诸多散打教职人员均在进行着兼职教学。如此,实施主体的数量与质量便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最终使受教者自身的学习能力、水平、兴趣、积极性与效果均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对散打项目和教学过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高校武术散打运动的开展非常不利。

3、硬件设施层面

专业的场地、器材及防护设施作为武术散打上课的基本物质条件,必不可少,不仅会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兴趣和训练激情,也会增强教学效果和身体防护。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校中专业的场地普遍不足,器材陈旧缺失,防护措施难以保障,诸多学生与教师难以现有的教学器材满意度难以提高,何谈教学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大学武术教学中散打的开展与实施

1、加强项目宣传

在实际教学中,体育高校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散打体育项目,制定有效措施吸引优秀师生参与该运动项目。凭借现有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引领竞技体育回归校园,顺应时代潮流,构建国际性的先进教育模式;积极引入市场与商业化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与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该项目的真正价值,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集时尚、广泛、刺激与实用完美融合的综合运动项目,这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通过宣传深入发掘该项目蕴含的武术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挑战、付出及不怕困难的精神,这也是高校实施武术散打教学的首要目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老师是教学的基础,武术老师则是高校散打教学的主体,只有培养并塑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为高校顺利实施武术散打教育奠定基础。加强师资建设,推动武术散打教育顺利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日常教学中,对老师加强专业培训与学习力度,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内容及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能确保高校武术散打教学发展能够与时俱进具有长久性,发展空间充足。

3、加大经费投入

高校在开展武术教学时,要加强资金投入,为项目开展奠定基础。部分项目要有专业场馆与器材设备,体育场地更是不可或缺。目前很多体育高校场地与器材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因此,高校领导必须要重视该项目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组织与武术项目相关的比赛或娱乐活动等,加强宣传,提高该项目社会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该项目。

4、提高项目教学效率

首先,在实际教学中,要建立良性发展的师生关系,这是武术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只有在和谐、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基础上,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教与学效果;其次,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例如抓歹徒教学、角色扮演或模仿武术明星动作等;最后,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根据项目特点、技术要点及素质等,合理创造比赛套路与项目,组织多样化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竞争意识,通过比赛推动教学,以此全面考核学生综合散打能力,激发学生潜能,不断完善该项目评价考核体系。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高校武术散打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为该项目实施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新形势下,只有正确认识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现状,制定有效应对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健蛟,白南燮,张颖慧.大武术观视域下散打运动在韩国开展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7,6(01):72-77.

[2]铁斐祎.武术散打竞赛体系特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猜你喜欢
武术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武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