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与回望

2018-09-27 09:10沈澈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进步设计

沈澈

摘要: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在我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但作为人类有目的的造物活动,其历史可以上述到人类早期有意识的砸开石头制作工具的那一刻。在石器时代漫长的劳作中,人类审美意识开始苏醒,特别是对形式美有了萌芽意识。新时期时代,在造物过程中出现了具有装饰意味的陶器设计。实用先于审美,功能早于形式是设计最初产生的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审美意识苏醒,逐渐体现其中。从而导致了设计的技术与艺术双重属性。技术具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别,艺术则没有高低进步的说法。

关键词:设计;进步;回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051-01

一、前言

广义上的“设计”其关联学科与行业十分广泛。这里所谈的“设计”是指狭义上的设计,即其源于150多年前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其专业领域为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设计学类的专业。

二、设计发展过程中的进步

在20世纪里,从包豪斯到乌尔姆,德国在探索现代设计教育的同时,也是一个在寻求技术和艺术占分比的过程,虽然在探索过程中对两者有过极端的分配,但不可否认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评价设计物化后的好坏不是以技术含量的多少来定的,但科技的发展为设计提供新的可能与发展空间。蒸汽技术、电力技术、计算机技术催生了三次工业革命。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是设计发展的重要推力。正如智能制造正引领着第四次科技革命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的发展是具有进步性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拓展,甚至刷新嬗变设计表现所依托媒介的形态、色彩、肌理、性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思考方向,就如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地引发了设计模式、表现形式及设计评价体系的变革。诚如工业化社会孕育了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产生了后现代主义,数字信息化社会造就了非物质设计。“设计发展的历史证明,物理學、数学、植物学、矿物学等学科的变革与发展,对扩大设计的表现领域和扩大新的材料的使用都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设计产品的最终完成正是人的智慧和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物态化成果。”因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内容选择和形式空间。设计师在科技带来灵感与启迪的同时,不断地赋予作品新的高技术。从而改变受众的生活模式与思维方式。

三、设计发展过程中的回望

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认为科学是理性的王国,艺术是感性的王国。艺术就起本质而言是没有高下优劣的区别,进步与倒退不能衡量设计这一种特殊的成果。就如钢筋混凝土大厦不比茅屋优,青铜容器不比玻璃器皿劣。“事实上,昨日的艺术文明成果,往往有她空前绝后的高峰和历史定格,如安格尔的艺术转换表陈形式与成果,今日又有几个人能有他那样的首创性超越呢?

正如中国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在《黄永玉谈艺录》中说:“6000年前的仰韶彩陶,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高超的造型艺术作品——陶罐,有什么人敢于大胆地说可以超越它,比它进步呢!”所以他又说:“科学的规律是进步的规律,艺术是越来越繁荣、越丰富,艺术不用进步的说话。”

设计中的理念与风格不具有进步性。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个非进步性带有一种回望性。设计同万物一样不停的否定和反叛现在的状态,都在周而复始的重复回顾,奔赴某种循环,永不停息。这种循环不仅仅带有重复性、回顾性,而且在循环中继承,在循环中创生。

正如19世纪的新艺术(Art Nouveu)回顾着洛可可(Roco-co),18世纪的洛可可回望着巴洛克(Baroque),“从再现到表现直至装饰,又从装饰转向再现。艺术的发展始终遵循着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

正如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的文艺复兴是对“宗教神权”的抗议与反叛,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回望与创生;19世纪下半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是对“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的批评与否定,对“手工业时代设计”的留恋与继承。

诚如美国科学史学者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在《科学的生命》一书中讲到:“艺术和科学最明显的差别在于科学是逐渐进步的,而艺术则不然。”在探索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方面是没有制高点的。受到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与回望的过程。这个回望的轨迹是在一个圆里,不含有前进与上升趋势。好像不同年代对胖瘦、色彩等视觉形象的理解不一样。但就其视觉形象而言本身是没有变化的,所谓的变化其实也就是一种对过往的重复与回望。正确认识设计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与回望,有利于我们建立对其客观的认知体系与把握其发展规律。

猜你喜欢
进步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