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2018-09-28 09:58审批签发审核分析员王立新
中国水产 2018年9期
关键词:水生动物养殖区增氧机

审批签发:张 锋 审核:李 清 分析员:王立新

9月份,迎来了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全国进入了夏秋转换的季节,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昼夜温差大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养殖池塘经过6、7、8三个月的水生动物生长旺季后,累积了大量的残饵、粪便等,经过不断发酵,不仅消耗水中含氧量,还造成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升高。池塘水体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上下对流,造成池底的有害元素扩散到全部水体,易导致水生动物多种疾病的发生。9月份,要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病情预测

1.鱼类可能发生的疾病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可感染多数淡水鱼类,具有病程急、死亡率高等特点,特别是水温持续在28℃以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保持在25℃以上时发病率高,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用具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2)锦鲤疱疹病毒病:主要危害鲤和锦鲤,病毒传播迅速,可感染各龄的鲤与锦鲤,造成的死亡率较高,发病适宜水温23℃~28℃(低于18℃、高于30℃不会引起死亡),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各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3)鲤浮肿病:主要危害鲤和锦鲤,发病水温为7℃~28℃,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病鱼的临床症状为昏睡、凹眼、烂鳃、皮肤溃烂等,与锦鲤疱疹病毒病症状相似。各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4)细菌性肠炎病:是草鱼、青鱼的高发病,从鱼种至成鱼都可发病,鲤、鳙也有少量发生该病。水温在18℃以上病情开始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造成的死亡率较高。各草鱼、青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5)车轮虫病:是由大量、多种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皮肤或鳃部引发的疾病,主要有显著车轮虫、粗棘杜氏车轮虫等,是我国养鱼生产中比较流行和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病,全国各地的养鱼区均有发生,在连续阴雨天气要尤为关注该病的暴发。

(6)锚头鳋病:对各龄淡水鱼类都可造成危害,尤以对种鱼危害最大,水温在12℃~33℃期间锚头鳋大量繁殖,并引发疾病,全国各地均可流行,其中以广东、广西和福建较为严重。

2.虾类可能发生的疾病

(1)白斑综合征:一般水温在18℃~30℃时易暴发,主要危害对象为凡纳滨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另外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克氏原螯虾主养区也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2)桃拉综合征:俗称红尾病,主要危害凡纳滨对虾,发生在虾的蜕皮期,病虾不吃食或少量吃食,发病对虾尾扇发红,甲壳下皮肤出现点状坏死。通常在气温剧变1天~2天,特别是水温升至28℃以后易发病。全国各凡纳滨对虾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3.蟹类可能发生的疾病

河蟹肠炎病:是河蟹养殖中的常见多发病,尤其在梅雨或高温季节更易发病。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水质恶化,底质败坏,投喂的饵料不新鲜等造成。各河蟹养殖地区均需注意防控该病的发生。

4.其它类可能发生的疾病

(1)鳖肠型出血病:又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发的疾病,在我国大部分养鳖区普遍流行,具有传染快、来势猛、死亡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发病的适宜水温为25℃~30℃,我国南方鳖养殖区更要密切关注。

(2)鳖腮腺炎病:发病早期,少数鳖背甲上有白斑症状出现,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患病鳖有颈部肿大,全身浮肿,脏器出血等症状。鳖鳃腺炎病是一种传染快、死亡率高的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稚、幼鳖生长期。流行季节为6月~9月份。水温在25℃~30℃之间发病最为严重。各养殖区要严加防控。

此外,一般养殖的淡水鱼类还需注意防控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和指环虫病等。罗非鱼需注意防控链球菌病和罗湖病毒病。斑点叉尾鮰重点防控鮰类肠败血症。大黄鱼需重点防控刺激隐核虫病。虾类还需注意防控肠炎病和弧菌病等。

◎防控措施

1.适时调节好水质

可进行换水、加注新水,保持池塘水质良好,溶氧充足。适当使用微生物制剂、水质改良剂等方法调节水质。在我国南方养殖池塘的表层水温仍可达到较高的温度,过高的水温不利于多数养殖品种的生长,需适当加高池塘水位,既可使水温适宜水生动物的生长,也可保持水质的相对稳定。

2.加强对投喂饲料的管理

要保证投喂的饲料新鲜,不变质。在确定好日投饵量后,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鱼类吃食等情况合理安排投喂量,尽量减少残饵产生,鱼病治疗期间适当控制投饵量。

3.科学使用增氧机

通常每天凌晨开启增氧机一段时间,中午再开启2小时~3小时的增氧机,促进水体上下交换,通过增氧机的搅动,使上层溶氧高的水体到达底层,保证整个池塘上下层溶氧的平衡。经常开启增氧机也可打破水体的温度分层现象,使养殖品种处于适温范围内。

4.适当补充营养

高温期是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期,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维、三黄粉、免疫多糖等,以增强水生动物体质,提高抗病力。

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登录“www.adds.org.cn(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的‘常见疾病栏目’)”查询。

猜你喜欢
水生动物养殖区增氧机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广东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启动
柬埔寨可出口四类食用水生动物至中国市场
江苏近海紫菜养殖区的空间扩张模式研究
长荡湖围网养殖区长时序时空演变遥感监测
精养渔池增氧机的合理设置
池塘养鱼如何选择适合的增氧机
区别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
秦皇岛筏式养殖对水动力和污染物输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