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书法理论研究发展的带头人—张戈印象谈

2018-09-28 17:10杨克炎
文艺评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集龙江黑龙江

○杨克炎

2018年3月20日《中国书法报》刊载汪欣、周旭《兴北国之风 承千古之意》专题文章,报导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戈同志多年专心黑龙江省书法事业,致力促进书法理论研究发展建设。该文章从宏观着眼,涉及面较广,事例典型,说理透彻。比如关于全省书法理论研究工作是这样表述的:“在他领导下的黑龙江书协,积极开展书法理论研究,致力打造专业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德艺双馨的书法家队伍。先后编印出版了《黑龙江书学论文集》《黑龙江地域书法研究文集》《龙江书刻高峰论坛文集》《纪念游寿先生诞辰百年研讨会书学文集》等一系列论文集,填补了黑龙江省书学史论研究的空白。”笔者有机会参与了其中几种论文集编纂审校工作,也亲历了我省书法理论研究的渐进过程,拟结合亲身经历,将以上表述具体化,从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张戈先生在龙江书法理论研究工作从小到大、从浅到深的发展轨迹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与书法创作、书法教育,书法其它活动相比较,黑龙江省书法理论研究工作形成一定规模要晚十余年。之前,书法理论研究基本处于自发无序,各自为战的状态。一些书法论文集的刊登,论著的出版也各自经营。

2003年,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领导大换届。张戈同志一人双肩,既是省书协秘书长,又作省书法活动中心主任。之前,笔者与张戈并不认识,他到职后偶有工作接触。有两件事情至今难以忘怀:一是当时恰逢拙著《历代书法咏论》第二版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这一版附有省书协主席、老省长陈雷《〈书法咏论〉读感》一文。张戈同志收到赠书后找到我,说老省长对这本书的价值看得很准确,“不仅填补了我国书法理论研究一个方面的空白,也是我省较有学术价值的书法理论研究成果”。表示省书法家协会、省书法活动中心愿为这本书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当他得知已经约定由哈尔滨市书法家协会召开研讨会并已经筹备就绪时,再三表示由于自己到职晚,非常遗憾错过了机会。但愿意配合哈尔滨市书法家协会开好研讨会,此后,他多次在会议上提及《历代书法咏论》,充分肯定此书的学术价值。做为著者,觉得几十年的付出值得。后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书法艺术通论》修订版,书中大量引用《历代书法咏论》的内容,张戈同志见后非常感慨,连说“不容易,不容易!”二是他不止一次催促我说:“苏渊雷先生是我国当代学者书法大家,名盛上海、江浙,老兄你是其传薪,应当好好写写苏先生,这也是为黑龙江书法界增光的事。”这是多年来第一个提到先师苏渊雷的领导。做为苏先生弟子,真的是特别感谢!我写了六千余字《苏渊雷先生与书法》一文,张戈先生安排在《黑龙江书法通讯》正版刊登,书法界很多人才知道苏渊雷先生与黑龙江的关系。此文后由《书法报》转载。

2004年,在张戈同志直接组织协调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成立会召开,张戈同志主持会议,从事书法理论研究、经常发表书法论文如徐书钟、郭恒、黄秋实、杨克炎、付伯庚、卞云和、王立民、栾继生、陈国成等同志任副主任或委员。学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全省书法理论研究工作形成规模,步入正轨。之后,委员会编辑出版了几部很有价值的书法理论研究文集。

《黑龙江书学论文集》,主编张戈,全书36万字,2005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既收录了已故书法名家游寿先生的书法论文,也收录了省内书法理论研究名家书学研究力作,还收录了崭露头角青年书法理论研究人员的文章。书法史论、书法美学、书法文化、书法教育、书法考证辨异、书法品鉴评论、风格技法、地域书风、地方名家等内容都有所涉及反映。虽然其中少数作品尚欠深度,甚至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理论研究文章,但却是黑龙江省当时书法理论研究真实水平的集中呈现。

200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纪念游寿先生诞辰百年研究会书学文集》,全书二十余万字。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哈尔滨师范大学领导联合署名任主编,张戈任执行副主编,负责全书统稿编审工作。这部文集起源于2006年游寿先生诞辰百年,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文联、哈师大联合召开了“纪念游寿先生诞辰百年研讨会”。文艺界各方面领导,游寿先生生前同事、朋友、学生,省内外从事游寿研究的学者等各方面都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就游寿的书学思想、书法成就、书法特点、平生经历及其它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纪念游寿先生诞辰百年研究书学文集》基本是与会者提交的文章汇编,是综合研究游寿先生资料汇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2009年12月,50万字的《黑龙江地域书法研究文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主编张戈。此书收录的文章基本是从以上两部书学文集和《黑龙江地域书法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中筛选的,编辑原则侧重地域性,文献性,尽选内容角度独特、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文章。同时收入已故书法名家刘忠、游寿、苏渊雷、陈雷等人的代表作品,又独辟角度,适量选录外地作者写黑龙江书事文章,文集的规模、选稿的质量在本省都是空前的。文集的副主编为书学博士胡志平。胡博士也非常钟情黑龙江地域书法理论研究,在张戈同志领导下,借助《书法赏评》平台,有序地推出黑龙江书法名家游寿、苏渊雷、刘忠、周齐、范培鉴等名家,大力宣传“龙江书刻”“龙江篆刻”等品牌,对龙江书法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作为全省书法事业的领导者、组织协调者,张戈同志考虑的重点是整体引导推动,把握书法发展方向。《黑龙江地域书法研究文集》中收录了他的两篇论文,一是《“大庆现象”综论》,另一篇是《关于我省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两篇文章都是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形成的。

大庆是一座以石油开采加工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仅半个世纪的形成发展历史,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自本世纪初,书刻在大庆突而崛起,这支新军非常耀眼,引起全国书法界广泛关注与好奇,这一现象是如何形成产生的?张戈同志《“大庆现象”综论》分析解答了人们的疑惑。文章指出大庆经济实力较强,有力支撑文化的快速发展;大庆书刻队伍中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有朝气且抱团形成合力;在易于短期见效的篆刻投入较多,且敢于走出去,又肯请进来,是形成大庆书刻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时又指出这支队伍“传统功力还不够扎实,有急于求成的倾向”,且存在风格雷同的问题。这篇文章有两段文字表述很精彩,概括得很到位:“并非所有的书法形式和书法现象都能代表主流倾向,只有那些典型性、普遍性、规律性的书法形式和书法现象,才能被称为主流。”“书法现象的形成有三个基本前提:一是相对集中的地域基础,二是相对稳定的创作队伍,三是相对趋同的表象特征。而相对稳定的创作队伍既包括作者数量,也包括作品质量,需要一个长期孕育和发展过程,它是书法现象形成的核心因素。”这两段文字,在“张戈谈艺录”中全文引用,提炼概括得很到位,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关于我省书法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几点思考》是一篇针对性很强的前瞻性思考论文。文章指出:“经过三十年的时间,黑龙江省的书法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取得了全国书法界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我省书法创作,理论研究和书法媒体等许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兄弟省市的前列。”同时指出阻碍全省书法发展的不利因素。文章例举了“由于书法已不再是一种人们生活传播信息的手段,因而社会普及面偏窄”,再加之书法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书法队伍中急功近利,包装炒作之风盛行,而忽视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都是阻碍书法繁荣发展的不利因素。文中张戈同志也提出几点对策,如加强书法普及面,提倡在中小学中推广书法习字教育;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粗狂豪放,厚重质朴”的龙江书风;加强书法理论研究,等等。这些设想是他在2008年提出的,再回首看,龙江书法基本是沿此路行到现在的。

执意插柳,柳必成荫,刻意护松,松必参天。张戈同志致力打造的独特的“龙江书刻”品牌已经在中华大地叫响。而大学中设书法专业,为书法界输送大量新鲜血液,使书法界文化程度普遍提高,都是书法理论研究发展的有利因素,当然,书法理论研究不能替代书法创作主体,但它却是书法发展的基础与前行路标,书法创作实践没有书法理论研究支持肯定行之不远。张戈同志具有前瞻性地实抓全省书法理论研究,正是做大做强“龙江书刻的根基,是着眼发展战略目光的体现”。

相信“兴北国之风 承千古之意”决非梦想,定能实现!

猜你喜欢
文集龙江黑龙江
《熊铁基文集》出版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剧《弘治私勘》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郭汉城文集》简介
Write a caption
图读龙江经济
黑龙江弃风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