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剑啸与抗战文艺再解读
——以《兴安岭的风雪》为例

2018-09-28 17:10孙志伟赵宪臣
文艺评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兴安岭风雪抗联

○孙志伟 赵宪臣

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地域上考察,金剑啸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叙事长诗《兴安岭的风雪》都属于东北文艺最早的抗战诗。这首长达两百余行的叙事诗能出自金剑啸之手,现在看来有着历史的必然选择。这是一个堪当时代文艺大任的才华横溢的满族青年,是那个时代掷向黑暗的匕首投枪,是记录抗战年代抗联志士的热血檄文,是鼓舞人民奋起抗争的号角。不管经历了多少岁月,也不会磨灭其战斗的锋芒,仍会以持久的魅力穿越时空,在当下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一、东北文化的拓荒者

在日寇铁蹄践踏中华大地的民族危亡中,中国的热血青年一直在做着不屈的抗争,有的人拿起刀枪,走向战场,与日寇面对面地拼杀,奏响了血与火的雄浑乐章;有的人以笔为枪,奔走呼号,在险恶的环境下勃发起昂扬的斗志,谱写了鼓舞人心的激扬壮歌。年轻的共产党员金剑啸,是活跃在东北文化战线的重要一员,因为有了他在文艺上的不断抗争,东北的抗战文艺才放射出了耀眼的光华。根据史料梳理金剑啸的文艺活动,能清晰地看出他的抗争属于“夹缝里的战斗”,在日伪统治时期以文艺的形式唤起大众的觉醒,是一场生命的冒险,环境的严酷决定了金剑啸只能巧妙地与日伪周旋,利用报刊见缝插针地宣传抗日主张。这场战斗一开始就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而是敌强我弱,稍有不慎就会付出生命代价的博弈。面对随时可能降临的危险,金剑啸仍然不退让不畏惧,显示出了一个文艺战士的胆气豪气。他辗转于多家报刊,主编或者编辑文艺副刊,刊发了大量揭露黑暗、鼓舞人心的作品。甚至在日本人主办的画刊上开辟阵地,宣传进步思想。金剑啸的多才多艺决定了他在文艺舞台上的长袖善舞,这就是一个为那个时代而生的作家、诗人、画家,如果在东北没有金剑啸在文艺上的挺身而出,振臂一呼,东北的抗战文艺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是这个东北文艺的拓荒人开拓出了一条反抗侵略者的文化抗争之路。检索东北的抗战文艺,金剑啸绝对是个不容忽视,无法绕过的存在。中国的文化抗战在国统区可以搞得热火朝天,但要在日伪统治区搞得有声有色,考验的不仅是才华,还有参与者的智慧。在宣传抗战,发挥文艺作用方面,金剑啸奉献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作为文化抗战的参与者,他置身于现场和前沿,触及时代最敏感的神经,拨动着民众的心弦,为东北的文化抗战添加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他在1935年发表于《黑龙江民报》副刊上的叙事诗《兴安岭的风雪》至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深刻表明文艺作品有着持久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旺盛是那个时代对文艺家的馈赠,留有时代印迹的作品会在当时鼓舞民众,在以后提供历史的镜鉴。

在写作《兴安岭的风雪》之前,金剑啸就已在文艺的多个领域展示其才华,他的绘画刊头有着直指黑暗的战斗锋芒,他编排导演的戏剧在当时起到了唤醒民众的进步作用,他的小说也在形象上揭露侵略者行径,表现苦难生活方面独树一帜,吹响了奋勇进击的时代号角。他的诗歌也在多方面的文艺实践中日趋成熟,特别是他的叙事长诗《兴安岭的风雪》,可说是东北抗战文艺的奠基之作,是金剑啸思想和艺术的完美展示,是他诗情诗意的一次集中释放。在金剑啸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能留下这样情感饱满的诗作,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不可替代。金剑啸的生前好友,已故著名作家萧军在谈到金剑啸的文学创作时曾直言:“无论这些作品是歌颂、是暴露,是鞭挞、是斥骂,它们是否实有其事,实有其人,但它们全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当时历史范畴以内的现实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一个小小侧面,一鳞、一爪、一毛、一角……由于当时政治压力所限,一个作者也只能‘剪影’似的留下了当时一个简单的、朦胧的轮廓,这就是当时可悲的现实。”①萧军这段话清楚表明了一种事实,那就是在当时的逼仄状态下,不允许金剑啸从容不迫地从事创作,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想法毫不保留地和盘托出,只能“剪影”似的创作一些有反抗意味的作品。他的《兴安岭的风雪》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应属于大篇幅大容量的作品,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在如此严峻严酷的情形之下,金剑啸还能写出这样一首蕴涵丰富性和战斗性,近距离展现那个时代雪地里抗日拼杀的作品,只能说他已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对金剑啸个人来说,有了这首诗他已不愧诗人的称呼;对东北的抗战文艺来说,有了这首诗也就有了值得夸耀的实绩。

一般来说,那些经历了战争风雨洗礼的艺术作品都有两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一方面是回到历史现场,把作品置放在当年此情境中去看作品所发挥的功用;一方面是立足当下,在时过境迁之后,寻觅作品所承载的认知历史的价值。作为叙事长诗的《兴安岭的风雪》,在今天看来弥足珍贵地留存下了抗联历史的一段场景,一次战斗,一种信念,一种希望。

二、抗战英雄的讴歌者

在金剑啸友人的回忆文章中,《兴安岭的风雪》这首诗源于一个抗联战士对金剑啸的口述,也就是说,金剑啸是在亲耳聆听了抗联故事后,才萌发了把听来的事实以诗的形式记录并传播的冲动。由于在那个年代中,关于抗联的活动不能过多披露,那次口述的详情后人不得而知,究竟是哪一个抗联战士的讲述,哪一次记录在案的战斗,都无法一一印证,但这并不影响对诗的理解,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首诗看成是整个抗联活动的一个缩影,这个缩影也完全可以放大到对整个抗联活动的认识。诗中呈现的场景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场景,对抗联抗战活动来说,兴安岭上的那个风雪之夜,最能说明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抗联战士们不仅要面对数倍于我的敌人,还要面对恶劣环境的考验,尽管环境极度严酷,但抗联战士的乐观情绪却仍然昂扬,仍然激荡。他们的歌声,他们的意志,他们的搏杀,他们的欢呼,都是民族精神的映射。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不在于有多少人能挺身而出,有时候恰恰是极少一部分人的抗争,就足以提振起民族自信心。金剑啸诗中的那支32人的队伍,虽只是抗联的一小部分,然而就是这一小部分抗日中坚,却以必胜的斗志,与敌人展开殊死的较量。他们大无畏勇气的彰显,血染冰天雪地的壮烈,表现出的是民族脊梁的宁折不弯。诗中那一次与强敌的正面对垒,那次刀剑相激迸溅出的火花,那次血肉之躯的轰然倒地,是中国的抗战中无数次战斗的一次真实还原。那些战斗在金剑啸的诗中没有凸显细节,却给人以无尽的想象,读者完全可以在想象中补充细节的惨烈。金剑啸依赖词语的力量,词语自身的魔力,就把那场战斗复现在了人们眼前:“死与死的撕拼……/刀与刀的相啃……/肉与肉的残杀……/声与声的相混……”在“撕拼、相啃、残杀、相混”的一系列动作中,看不见硝烟的战斗,比看得见硝烟的战斗还真实可感,这就是把现实转化为艺术所产生的效果,这个效果如此撼动人心,正说明了诗人艺术手法运用得自如和高超。

更为重要的是《兴安岭的风雪》写出了信念的坚定,铁的意志,希望的前景,这个坚定的信念就是抗战必胜,这个铁的意志就是勇往直前,这个希望就是活下去。“耐过严冬/不就是春天/穿过黑夜的暗网/不就是黎明的微光”。有了信念、意志、希望的支撑,中国的抗战才能所向披靡,向着胜利奋勇进发。因此,“全诗在一种推进的结构和鼓点的节奏中,把叙事与抒情、结构与语言有机融合在一起,鲜明地展示出东北抗联战士丰富的情感、战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②。在那个时代,在抗战之初,金剑啸就能在对一支小小队伍的讴歌中,揭示出深刻的思想内涵,足以见出这是个有着敏锐洞察力的诗人,他并没有被眼前的血污所蒙蔽,而是看到了更为深远的未来。在《兴安岭的风雪》序诗中,诗人就已经自觉意识到,这首诗是记录一个时代的,并不仅着眼于披露一种抗战的真实,更是为了时代,为了将来,诗人才怀着满腔的激情奋笔疾书,为那个山河破碎的时代,注入了一股抗争的清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无边的黑暗中,写诗即是抗争,说出即是唤醒。在那样的时代,活跃在兴安岭风雪中的抗联队伍,肩负着民族的希望,把这样一支队伍的动态及时通报给敌伪统治区的人民,不管以什么形式播散出去,都是对敌人的巨大打击,对人民的巨大鼓舞。况且诗歌这种形式在当时更新颖,更能吸引关注的目光,一首抗战诗的出现,就好比向平静水面投入了一枚石子,肯定会泛起阵阵涟漪。只要在冷漠的人心中搅出了冲动,激活了抗争的热情,对诗人来说就已达到了写作目的,《兴安岭的风雪》以其破风之声,凌厉之势,在那个时代彰显出了诗的力度,可说是完满达成了诗人的写作意愿。

艺术作品存在着生命力能否持久的问题,《兴安岭的风雪》一诗的生命力强大而持久,历经八十多年风雨岁月不减其锐利的锋芒。考察这首诗的生命力来源,抗争精神以及鲜明的时代印痕,凸显了这首诗的卓异。面对强敌的抗争精神无论何时都不可或缺,那是一个民族的血性存在,是支撑一个民族昂首向前的根本动力,是一个民族宁折不弯的深厚底气。这种抗争精神具体到个人的身上,就是《兴安岭的风雪》中那32个抗联战士顶风冒雪的浴血拼杀。诗歌作品中有无时代印痕也是一把衡量作品的标尺,作品中的时代印痕越清晰明了,作品的生命力也会越强劲。由于金剑啸在写作《兴安岭的风雪》之初就有着自觉的时代意识,也在写作中尽力贯彻了时代意识,既书写了时代抗战的一隅,也为将来的时代留下了一份备忘,所以这首诗,至今仍散发着蒸腾的热气,显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

三、抗战历史的记录者

金剑啸的叙事长诗《兴安岭的风雪》作为抗战文艺的重头篇章,也提示我们在今天的语境下,要重新认识金剑啸与抗战文艺。在有关抗战的书写上,金剑啸的开拓者地位不可动摇,他的抗战文艺作品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后人承继。正如董兴泉所言:“《兴安岭的风雪》具备了结构谨严,抒情性和语言美三者结合得很好的特色,诗人努力挖掘诗的特定语言形式与朗诵节调结合的因素,这在三十年代我国新诗创作中,为数是不多的。”③回到金剑啸就是回到抗战文艺史,回到当年对敌斗争的前沿,一个时代的亲历者写下的文字,负载着历史的沉重,也包藏着历史的真相。金剑啸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投身抗战的洪流之中,有一点其实并没有被我们充分认识到,那就是他曾经在左翼文化运动发源地上海,深受过左翼文化的影响,并与一些左翼文化运动人士有过密切交住,他不仅是以共产员的身份在战斗,还作为左翼文化运动的传递者、播火者,承担着东北抗战文化的启蒙重任。这个重任与远在上海的那些左翼文化人士相比,更具有难以预料的凶险,是在冒死与敌人进行近距离的文化肉搏。金剑啸这个文化斗士以身犯险的行为,带来的是东北抗战文艺的雄起,他的《兴安岭的风雪》填补了东北抗联诗歌的空白。仅就东北的抗战文化而言,金剑啸是在用自己的血,开避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并为东北的抗战文化竖起了一座丰碑。

当今时代的一些文艺作品,有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正误导着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在面对历史时,不是去想方设法地寻找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的本来面目,而是为了娱乐化的需要,生编硬造已逝的历史,把历史玩弄于股掌之间。这种倾向显见于那些抗战神剧、雷人剧、胡编剧中,这类剧作明显地是对历史的歪曲,而歪曲的结果就是历史已不再是历史,成了虚假的存在。这样的虚无历史不仅造成了对真实历史的巨大损害,也愧对文化先躯们曾经书写过的历史的真实。就像是表现抗联的历史,可以回到金剑啸的叙事长诗所呈现的场景寻求一样。这样的历史是真实可信的,因为那是来自历史的第一现场。这样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作为后人不仅要好好收藏,还要发扬光大。

①萧军等《金剑啸纪念文集》[M],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档案馆,1986年版,第46页。

②高云球,邱俊《金剑啸与东北左翼文化思潮》[J],《北方论丛》,2015年第3期,第74页。

③董兴泉《金剑啸的革命文艺活动及其创作》[J],《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2期,第151页。

猜你喜欢
兴安岭风雪抗联
风雪中的等待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风雪兼程
宋代风雪
兴安岭上最美的花
兴安岭的大爱——致塔河县援助湖北孝感的英雄们
镌刻在兴安岭上的绿色誓言——内蒙古大兴安岭于海俊护林防火案例
暮晚
初到兴安岭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