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练习设计

2018-09-28 10:37余秀红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练习题习题数学

余秀红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老师们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如何设计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巧妙地设计循序渐进、灵活多样的习题,也就是练习题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趣味性,多样性。这样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觉得有趣,也可以使深奥的知识深入浅出,变得浅显易懂,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针对练习,目标明确

所谓针对性,就是设计练习要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做到有的放矢,力求用较少的时间,精练的习题,获得最佳的练习效果。要针对教学目标设计练习,要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出发,普遍分析学生应掌握哪些数学知识,培养哪些能力,达到何等水平,然后组织选题,进行编题。

平常,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练习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二、层次练习,循序渐进

练习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练习题的数量要适当,能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需要,练习设计要有坡度,有层次,难易适度,适应儿童的特点。要有一定的基本练习题和稍有变化的习题,也要有一些综合题和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即要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过程,对某一个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与运用知识,让学生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拾级而上,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例如

在学生基本掌握圆柱积公式后,设计一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计算:①r=3cm, h=5cm,v=? ②s底=4平方厘米, h=10cm,V=? ③c=31.4cm, h=5cm,V=?

这三个层次的练习既有内容上的联系,又有难度上的区别,同时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再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后,我设计了这么几个练习。1.测量并计算数学课本的周长。 2.农民伯伯要靠墙围一个长8米、宽5米的长方形菜地,算一算他至少需要多长的篱笆?这2道题的设计第一题是本课的学习基础,第2题就有了一定的难度。这样就使每一个阶层的孩子都有所收获,都能获得与之相应的成功体验,让中上生通过跳一跳才能获取知识,从而满足各个层次孩子的需求。

三、趣味练习,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练习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如复习“计量单位”时,设计如下填空题《小方的的星期天》:星期天,早上7( ),小方从2( )长的床上起来,用了10( )很快刷完了牙,洗好了脸,喝了大约200( )的牛奶。就到离家1.5( )的超市购物,他买了1.5( )的苹果,买了一包250( )的牛肉干,又买了一张1.2( )的墙纸,一共花了45.5( )钱。这样就把枯燥的“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

四、体现生活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应紧贴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如学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假如我们学校要买50个排球,现在有铭润、奇隆、惠美三个超市可以选择。三个超市的价格都是25元,但各个超市优惠方法不同:铭润超市优惠方式:买10个免费送2个,不足10个不赠送。奇隆超市优惠方式:每个排球优惠20%。惠美超市优惠方式:购物满100元,返还现金20.从节约费用出发,我们学校应该到哪个超市购买?这一练习综合了“打折”等知识,切具有实际意义。通过这一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性,而且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活用数学,培养了应用的意识、创新和实践能力,如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我们学校计划下周去参加社会实践,我们学校有428人(含老师),大客车限乘50人,每辆租金110元;小客车限乘40人,每辆租金100元;怎样设计一个最省钱乘车方案?由学生分小组合作设计方案,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评选出最佳设计者。这样,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充分地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从而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这样还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也是一举多得。

五、练习形式,灵活多样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还要注意形式多样灵活,如改错、抢答、竞赛、场景表演、操作题等等,通过这些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的练习题,变学生被动做题为主动参与。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上课前我们先来个涂色比赛,黑板这里有两个图形,谁先涂满整个图形,谁就是冠军。谁愿意来试试?用这样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呈现于这两个大小不同的图形,让学生亲身体验这场比赛的胜负取决于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总之,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练习,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练习题习题数学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
错在哪里
暑假趣味练习题(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