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018-09-28 10:37钟丽娜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洋流图层城市化

钟丽娜

摘要:谷歌地球作为一个地理教学的辅助工具,它可以有效的集成视频、图片和在线网络资源。基于Google Earth的地理教学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兴趣,促进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为地理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有效工具。本文将侧重对Google Earth软件的实际操作指导,并结合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对日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Google Earth;高中地理;地理教学

随着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各种新媒体的运用使得传统地理教学方式开始发生变化[1]。谷歌地球(Google Earth),是一款地图搜索服务软件,采用3D地图定位技术将地球做成3D地球仪形状,用户可随意地翻转模拟的地球,清晰地了解地形地貌等信息,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平台和新的教学设计思路。

但是由于设备、意识和技术等方面不足的原因,高中地理教师仍较少运用Google Earth软件进行教学。因此,加强对中学一线教师关于Google Earth软件操作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1、将Google Earth应用于地理教学的优势

首先,它以直观形象的影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其次,谷歌地球软件呈现的立体的、三维的空间图像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地理空间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再次,谷歌地球操作简易,符合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提高读图、识图能力,加强动手能力[2]。最后,Google Earth能动性大,更新速度快,方便教师又快又准地查询地理信息,大大降低了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的压力。

2、Google Earth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将高中地理教材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角度选取“宇宙环境”、“洋流”、“城市与城市化”、“交通运输布局”几大内容,将Google Earth如何运用到其中进行详细操作介绍。

2.1Google Earth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1.1宇宙环境教学

湘教版将宇宙环境这一内容放在整个地理教材的第一部分,是对接下来的太阳、地球教学的铺垫,也是对整个地理课程的学习的铺垫。Google Earth可以在地球、星空、火星、月球之间随意转换,因此我们在讲述宇宙天体、地球、月球等知识上,利用这一功能对学生的理解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在学习太阳系时,点击显示图层“太阳系”,双击任一行星都可以快速定位显示该行星,和其他天体一样,Google Earth中有行星的详情介绍。同时,通过点击时间滑块中的“播放”按钮,或者点击视图中的历史图像,可以用动画展示行星的运动。

在学习“多种多样的天体”时可以利用Google Earth的星空模式进行搜索。在图层栏选择显示图层“成像”、“欢迎使用Sky”、“哈勃展示”。利用Sky和哈勃展示可以看到数百万光年远处恒星、星座、星系、行星等天体的图像。

2.1.2洋流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学习这一部分时要“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但是教材中所示的“世界洋流分布图”是在大西洋中间部分拆开展示的平铺图,割裂了大西洋部分的洋流组合,不利于学生记忆与理解洋流模式。目前Google Earth软件图层中还没有洋流,所以我们要通过手动添加图像叠加层以及添加路径等功能将洋流在3D立体地球中整体展示出来。具体操作如下:从网络上保存一张洋流平面图到本地计算机,在Google Earth的菜单栏中点击“添加”中的“图像叠加层”,将图层名称改为“洋流”,点击“浏览”找出保存在本地的洋流图,透明度选择“不透明”,然后在地球上将图片四周平移至重合,最后点击确定。此时便在Google Earth中保存了新的图层“洋流”。

2.2Google Earth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2.1城市与城市化教学

城市化是随着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后社会形态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高中地理教材中对城市化进行了重点阐述,主要从“城市区位”、“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过程”三大方面介绍了城市化。Google Earth图层中有“交通”、“3D建筑”、“地点分类”等直接与体现城市化进程的图层,也有“添加多边形”来突出各城市功能分区的工具,还可通过挪动时间轴查看“城市化进程”等。在这部分教学中运用Google Earth的举例如下:

“城市区位”教学中,可用“地球城市夜景”作为引入(城市夜景中亮灯指数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将Google Earth视野调整到中国版图,点击图层栏的“图片库”,选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其中的“地球城市夜景”。由此来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城市分布特点以及城市化差异的原因。在进一步分析讲解城市区位时可以选取代表性城市来分析讲解,在搜索栏输入城市名,定位到市中心后,点击显示“边界和地名”、“道路”、“3D建筑”、“地形”和“水域”图层,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市中心位置、交通、水域、地形等因素来总结出城市形成原因。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中,以北京为例在Google Earth中选择显示“道路”图层后,点击“添加路径”,选择不同的路径颜色将北京二环至五环路在视图内加强显示,然后关闭“道路”图层。在搜索栏分别搜索“首都钢铁厂”、“中关村科技园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王府井商业街”,并以此根据定位“添加地标”并修改名称。学生可以清楚分辨出与城市中心距离不同功能分区也不同,利用Google Earth放大后可以看到不同功能分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这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理解地价对功能分区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一个重要模式——“同心圆模式”。点击显示“道路”图层后还可以讲解交通在城市扩展中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3D建筑”和“街景模式”让学生置身于城市中,浏览世界各大城市的街景文化。

2.2.2交通运输布局教学

Google Earth运用在交通运输布局教学上的优势在于该软件有“道路”、“交通”图层,除了可以显示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路线来帮助学生记忆以外,通过导航控件和卫星图、地形图,可以清楚的显示地形对交通线路选址的影响和交通运输对聚落布局的影响。全国视野下,点击显示“道路”、“交通”、“地形”图层,学生可以直观看出东部平原地区交通网更为密集。

在进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教学中,通过查询所在市的商业广场并建立地标文件,加以“道路”图层的显示,就可以很好的讲解商业网点选址与交通运输线的关系:商业网点主要分布在交通线附近,而商业网点的发展也将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结语

谷歌地球融入地理課堂,可以为地理教学带来大量、丰富的实时地图案例,为教师获取素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采用地图软件来辅助,谷歌地球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地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其地位,做好课堂把控,提高教学效率,防止因使用不当而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庞敏.Google Earth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西北师范大学,2013.

[2]胡宝珍.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地理教学——浅谈Google Earth软件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85):137+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洋流图层城市化
为《飞舞的空竹龙》加动感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以假乱真窥探湿玻璃后的风景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与众不同“跳出”画面更个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水循环和洋流》第二课时《洋流》
随心所欲制作逼真阴影效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