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婚姻与爱情的出路:十个学科角度解析婚恋

2018-09-28 10:37赵飞飞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客体婚姻爱情

最近,有个朋友吐槽说,她不敢相信爱情了。

为什么呢?她说“我以为我看到的恩爱夫妻非常甜蜜,然后他们却各自乱搞男女关系,但是语言里又表示出对对方绝对信赖”

我非常理解朋友的想法,在大家共同的认知背景里,如果这也属于爱情范畴里的一种,那么爱情岂不是成了一种虚伪的文字游戏?

毕竟,爱情在大家的惯有认识里,代表着忠诚、甜蜜、幸福、陪伴……等许多美好字眼,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至高存在,甚至是许多人终其一生的神圣追求,而婚姻在当代多被看做是爱情的形式化确认。

那么,这种性爱与情爱分离的婚姻,是何以产生的呢?

在我们的社会中,关于婚恋还有哪些视角比较“奇特”的认识呢?为什么会有人有这样的认识?

关于婚恋种种不同现象和解释,人类又该如何面对和自处?

接下来,我们将用数个章节,从不同的学科视角,与大家一起来探究婚姻与爱情。

1.人类学家说:爱情和婚姻竟然不是产生自两性关系

通常,我们会认为,婚姻和爱情产生于男女两性关系,然而,人类学家却有不一样的见解,比如说,从男女个体的性自由角度来讲,啪啪啪完相忘于江湖,提起裤子了无牵挂,肯定是比专一和多少有些成本付出的爱情来得更加自由。尤其从整个生物界的雄性个体来看,大多数动物界都是强权社会,比如狮子与猴子,雄性们摆上擂台华山论剑,直到拼出一个独孤求败,自立为帝坐拥后宫,独占所有性资源,而其它雄性个体则打着有一炮没一炮的游击战。然而,人类这种自诩比其它动物高明许多的生物界的大主宰,為何就甘于流连于花前月下并吟诵“一生一世一双人”呢?

等等,正经事做完了,男的可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但是女的还要生养呢。婴儿要长大成人,不但要得到适当的营养,还要得到适当的教育。人类学家们总结在哺乳动物中,子一代得到生命后,还要有相当长的时间停留在母体内,甚至在出生后一段时间也必要依靠母系来哺乳,也就是说,对子系的抚育责任,天然完全由母系负责,父系即便有心分担,恐怕也没有机会。何况对许多哺乳动物而言,子系与父系属于“儿童见面不相识”、“老死不相往来”的尴尬,比如猫狗。于是在采集社会,出现了很多一手采果子一手抱娃的单亲女汉纸,她们的劳作和生活非常辛苦,但幸好孩子长到几岁后就可以帮忙干活一起采集觅食,子系也成为劳动生产力,这就形成了母系社会。但后来人类发现来自动物的肉是更高效的食物,加上对火的偶然利用,发现吃一顿香喷喷美滋滋的烤肉大餐简直不要太爽,于是人类进入到狩猎社会,由于男性女性体质差别和女性较长的生育期哺乳期不适应重体力劳动,这时候女性慢慢不适应捕猎运动,男性成为家里觅食的顶梁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于是男性在大家庭中的地位也有了,让他们不甘于有一炮打一炮的性掠夺或游击战,而女性希望自己和子女稳定地有肉吃有汤喝,于是一拍即合,达成了人类最早的契约——男方为女方提供生育及抚育期的食物,女方承诺不给男方戴绿帽子并给男方稳定供应性资源。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母子之间的生育抚育关系做前提,原始社会的男女之间大可不必达成契约,做个露水夫妻倒也潇洒快活,所以费孝通认为,是母子抚育关系而非男女两性关系产生了对带有承诺性质的爱情与婚姻的需求。

2.生物家说:爱情是化学反应

然而生物学家却不是这样认为的,生物学家通过对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机制的研究,认为爱情归根结底是一系列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无非由几类神经递质主导:多巴胺、苯乙胺、后叶催产素、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等。多巴胺负责让你看到美女帅哥时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并形成不自主地想再次看到他/她的奖赏回路,而苯乙胺负责“情人眼里出西施”,为你的伴侣增加在你心中的光彩,后叶催产素负责“相濡以沫”,让你产生安全感、依赖感和对其它异性的抗拒感……

然而,这些化学反应是有“保鲜期”的,也就是在人的主观满足上的边际效益递减,时间一长,他们的作用就越来越微弱,甚至有可能全然失效。然而,当第三者出现时他们却又“干柴烈火、死灰复燃”,但仍然有生命周期这个紧箍咒,逃不过随时间衰减乃至失效的命运。“喜新厌旧”、“七年之痒”终于有了一个似乎合乎科学的解释。

以至于有人说,爱情就像是一杯用化学方法调成的鸡尾酒,时间久了就跑味了。

3.消费主义视角下的爱情:过把瘾就死

而如果爱情竟然像是化学反应,那么就会有人问:热恋中的情侣和吸毒的瘾君子们又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恋爱可以实现的“爱情的感觉”,注射神经递质不也一样可行?而如果爱情还有保鲜期,那何不干脆 “过把瘾就死”?这就是消费主义爱情观的产生。

后现代社会,人的个性解放到空前的程度,人们更关注主观感受而不是被社会束缚的条条框框,从而带来了消费主义盛行,于是,爱情越来越面临着来自生物本能的挑战,亦即当把感官的享受当做爱情的第一大要务时,爱情还能不能作为人生的一个崇高的价值追求。

尤其在某些消费主义者眼中,爱情似乎可以成为快速消费品,如同方便食品,即取即用,爱只在当下,“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当然,这样的爱情也是没有未来的。

4.行为主义视角下的爱情:一切都是“套路”

爱情真的能够“即取即用”吗?确定说的是爱情而不只是性?行为主义心理学给我们带来了相应的回答。美国心理学家莫斯特因(Murstein)在研究恋爱心理学的“SVR理论”中,认为两人从认识到结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印象的S阶段:对方的外貌、名声等可观察到的刺激(stimulus)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是第一印象的养成的阶段,因此成为S阶段。

判断对方价值的V阶段:双方开始交往后,逐渐开始形成对对方的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时,对对方观念、态度等价值的认同与否将成为第二项要点,这时已经涉及到更加长远的选择,所以称为V阶段。

胜任角色的可能性的R阶段:这一阶段将最终决定彼此的婚姻关系。R阶段的要点在于彼此能否胜任支持、分担等角色(role),因而被称为R阶段。

这个视角认为爱情的整个过程都是可控的,爱情是可以从无到有刻意培养出来的,从印象管理到价值管理到角色胜任管理,有一个明显的行为轨迹。而在PUA亚文化盛行的今天,恋爱技巧已经完全套路化,从建立吸引的方法、罐装聊天材料的组织、高价值展现、消除戒心、连接、冷读、召唤……等等有着一系列的“专业流程”,在这类观点看来,似乎只要一个女孩/男孩第一印象对你不错,而你只要按照“套路”做下来,就“一定”有办法能把她/他抱回家。(读到这里,单身狗们默默打开了搜索引擎……)

而如果爱情可以被套路,岂不是会产生很多没良心的感情骗子,那么我们该相信谁?

5.哲学家说:羞涩是爱情的良心

而哲学家就相对而言比较乐观,哲学家认为爱情是有良心的,德国哲学家舍勒认为羞涩或羞感是爱情的良心,羞涩是体现着个人对某人的价值感的判断。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某人在一群男的中间讲一个不太正经的笑话,其他男的基本不会害羞,而假如一位年轻姑娘在场她可能会害羞,或者这个年轻姑娘并不害羞反倒可能会使我感到害羞脸红。羞涩标志着个人对某人某事的价值判断,羞涩的丧失意味着对方价值感的丧失。

尼采说美是属于害羞的特性。因为羞涩建立在一种对自我的肯定的价值之上,这种羞涩仿佛蕴含着一个无声的询问:到底哪一种形式的“公开”有资格承受这种高贵的价值。“羞感只能指向肯定的自我价值;因为只有这类价值要求并需要呵护。生命朦朦地感觉和意识到自己越高贵,它的羞感就越强烈;龌龊的东西对他的威胁越大,天性为她/他最高贵的核心所设的那层天然保护罩就越牢固。”作为两性关系私密感的体现,羞涩深化了性的精神内涵,从而避免了性欲的过分一般化,为爱情的精神客体的隆重登场铺平了道路。舍勒揭示到:“羞感出现时肉体和灵魂避免自己呈露隐秘的内在价值,正是为了让值得的人赏识并奉献给他/她。羞涩减缓了性冲动,才能使得漫溢的本能臣服于可能的更高层次的爱。”

所以,羞涩是爱情的良心,因为羞涩是“吸引爱”的,而不像挑逗是“吸引性欲”的。

6.文化视角:琼瑶梦醒——爱情幻想的破灭

从1963年琼瑶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窗外》以来,她笔下的一个个千回百转、缠绵悱恻的故事便把读者和观众们带到一个个用金针银线编织的世界里,每一部琼瑶剧里的女孩子,一定会被各方面完美的男主角宠得可以十指不沾阳春水,她们既不用担心物质生活,也不用在乎世俗眼光,一场波澜壮阔的感情胜得过人间一切,正所谓爱情就是人生的全部。琼瑶笔下的女性,一面高举真爱无敌的盾牌抵挡来自世俗的压力,一面面对男性时频频低头化身泪美人来挽回感情,她们对生活的坚强、对传统道德的反抗和对感情的温婉脆弱甚至逆来顺受,正反映了琼瑶在爱情观上的男权视角——男性是两性关系的主导者、女性是两性关系的附庸,君不见在琼瑶剧中几无靠独立自主、奋发图强走向成功道路的女子?小燕子靠插科打诨取得阿哥们的欢心从而取得宫廷一席之地,紫薇靠着皇上念与其母亲“大明湖畔”的一夜旧情而一朝成为格格,在吃瓜群众看来,最终的幸福在于哪个男性选择了哪个女性,而不是哪个女性选择了她们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在房价几万一个平方、一对年轻人要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买个鸽子屋的年代,在女性已经完全独立走向劳动力市场并能获得不低于男性的收入的时代,再看琼瑶剧,虽然仍会觉得“浪漫”无比、心生向往,但更应该被我们觉察到的是其对现实的矫饰,把爱情用作痴情的代名词,更多的是在贩卖主观上不够进取、客观上不切实际的爱情幻想。

真实的婚姻,总胜过幻想的情欲。在电视剧中代入自己的情感,莫如在家庭中实现自己的爱情,微小而确定的幸福的现实,却也总胜过对无比幸福的幻想。破除幻想,立足现实,我们才能去追寻爱情的神性,让爱情的神性成为一种对爱情道德的感化和行动指引。

7.社会学家说:爱情是“各取所需”

从社会交换论的观点来看,爱情的双方都被假设为理性主义者,人们总是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幸福的对象做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以归结为利益和价值,包括物质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的因素。在社会交换论看来爱情分为四个阶段:

取样与评估:在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

互惠:双發开始交换利益。如聊天、互赠礼品、约会。

承诺:双发都认为从对方获得的利益大于从其它异性获得的利益,因此有理由放弃与其它异性交往,从而固定为一对一的相对关系。

制度化:双方都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希望通过契约的形式将双方关心制度化。

于是,在社会学家看来,爱情是有着各取所需的重要性质的。

8.经济学家说:交易成本决定人类婚姻的未来

经济学家说,既然爱情是各取所需,那么我们显然可以把它看做一场交易,家庭的组建是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权衡的结果,其中,交易成本涉及专用资产(如孩子)、交易频率、风险、不确定性等等多个维度。就家庭组织的优势而言:①向市场购买的交易成本与交易次数成正比②交易成本与市场自带的风险相联系,比如在市场购买性服务可能会得性病③市场涉及的专用资产会增加交易成本。而在组建的家庭中,夫妻双方通过婚姻的长期契约,避免了不断寻找、谈判和签订契约的高昂的摩擦成本和交易费用。因此,即便家庭生产中的很多产品和服务,如性、家政服务,在市场上同样可以获得,但通过家庭的方式获得成本更低、风险也更小。

在这个分析框架中,经济学家认为现代社会离婚率攀升的一个原因就是市场交易成本的不断降低。比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个性的解放,性的可得性不断增加;随着生活服务市场的发展,各类家政服务的便利性和服务质量也在增加;而家庭对于个人的抗风险的保险作用,也由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来承担;作为家庭中重要的专用资产的孩子,随着生育意愿降低,少子化无子化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而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多的交给社会和市场来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讲,婚姻中的许多重要功能越来越多并将越来越便利地可被社会所替代。

9.科学家说:要用技术来满足对爱情的需要

早在2010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场展会上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款性爱机器人,而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最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AI生活机器人在功能上也越来越趋近于人类,比如他们除了可以提供充气娃娃的功能,还可以与你进行日常聊天与对话、能模仿人的相貌与声音,可以随着音乐节奏走猫步,甚至可以打扫房间、记账、做翻译,并且不要假期、不休息、不吃不喝,只要你愿意可以陪伴和关怀你24小时,而且有个很大的优点:人们不需要去专门取悦它,它却可以满足你想要获得的享乐。

而假如人们的情感也是可以数据化的,那么科学家就有自信能够制造出模拟人类情感的机器人,这样一个在性亲密、情感理解、忠诚度、生活功能上都服从和专享于你的AI生活机器人,在科学家看来是有可能在伴侣关系满意的程度上超过人与人之间的两性关系的,这样的AI生活机器人,能够满足你对爱情的需要吗?

10.来自伦理学的总结:人类未来的婚姻和爱情何去何从

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尤其在当今,当爱情和婚姻在个人生活的功能性上面临着来自市场经济下的全方位的稀释和被替代的可能性时,爱情还如何可能作为人们终生去追求的一种信仰?

前面九种关于婚姻与爱情的看法,更多的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去阐释爱情和婚姻,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对婚姻与爱情产生的有偏差的认识,也多是从以上某个单一角度去看待。然而遍历经典,无论是东方文化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是西方文化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把爱情看做一种“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价值追求,正是这种超越生命本身价值的主观意志,才让人生的苦旅显得“痛却更有意义”。在我们广泛流传的爱情故事和现实佳侣中,基本都暗含着爱情对人本身的精神丰富和神性指引。爱情,正是以其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发挥着对个人和社会的建构作用。

舍勒说爱情有两种客体:一种是舒适性客体、一种是精神性客体。在对舒适性对象的爱里,获得的是一种单纯享受性的满足,这种满足不是越来越增强,而是越来越减弱,这正好与生物学家所揭示的神经递质的作用和“保鲜期”不谋而合。如果投身于对舒适客体的这种爱,那么人们将因满足的减弱而陷入越来越快速地从一个舒适客体到另一个舒适客体的追逐中,成为一个个“喜新厌旧”的个体,带来整个社会的躁动与不安。而与对舒适性客体的爱相反,对精神客体的爱在这种爱的过程中获得的是越来越增强的满足,因为对精神客体的爱是一种对自我价值增强的过程,也是需要越来越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因此,在获得越来越强烈的满足的同时,也总是伴随着越来越增强的充实与安宁。笔者认同舍勒关于愛情应该是舒适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的统一的观点,否则,只躺在舒适的双人床上大谈爱情,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爱情的生物论和消费论,对爱情的真产生怀疑;而若只在精神层面强调爱情对人生的指向性而忽视真实感受,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爱情虚无论,对爱情的美产生怀疑;但若不能把爱情的舒适性和精神性放在同一个可实现的水平上考虑,爱情就会不可避免成为幻想或说教,让人们对爱情的善产生怀疑。

回到开头的故事,那对看似恩爱的夫妻,言之凿凿的爱情与实则混乱的生活,情爱与性爱的分离,正是我们面临的当代社会对爱情去圣化(即去价值理性)的最大挑战。当代社会物质生活上越来越丰富、生理上的可满足性在增加、精神上对配偶的依赖在减少,使得爱情在各类非主流文化中也越来越容易走偏为一种玩世不恭的娱乐修辞。

黑格尔说,道德是关于主观善和个体善的,伦理是关于客观善和社会善的。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唯有不断去复兴爱(爱情的爱)的能力、充实爱的精神内涵、完整爱的形式,本着对爱情的真、善、美的希望和要求,强调和践行爱情的神性的一面、对个体生命价值指引的一面、对人类生活促进文明有序的一面,才不至于让婚姻在可见的未来消失、让爱情在未来成为奢侈品。

爱情,作为人类情感的核心,仍然应该是美好的、不灭的、永恒的人生追求。作为人类价值观的一盏明灯,爱情不仅照亮着自己和伴侣的未来,也推及到人类的亲情和友情,进而构成我们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石,倘若有一天,连爱情都不副其名,那么请问,亲情和友情岂有安身之理?

爱情不会被时代终结,而我们仍肩负着爱的责任,即便在今天爱情不再是一个人完整的象征,即便在明天连婚姻也有可能成为不必要的存在。

参考文献:

[1]《生育制度》费孝通 商务印书馆 2008年第一版

[2]《爱的秩序》[德]舍勒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第一版

[3]《婚恋与选择:经济学告诉你古今婚恋的奥秘》俞炜华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6年第一版

作者简介:赵飞飞,性别:男,出生年月:1984年3月3日,民族:汉,籍贯:河南洛阳,职称:国家注册管理咨询师,学位:郑州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硕士在读,工作单位:上海领预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邮编:200000,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营销管理、企业品牌管理。

猜你喜欢
客体婚姻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浅议犯罪客体
对婚姻的忠诚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试析期货法律关系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