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恩格斯历史合力论

2018-09-28 10:37于美玉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恩格斯历史

于美玉

摘要: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阐述了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历史的发展。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表达了历史不以个人目的的动机来实现,而是由不同的力量相互碰撞所形成的合力来实现。恩格斯更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原理进一步阐释这一过程,并得出结论: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经济因素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且上次建筑的各个因素对社会历史具有反作用。

关键词:恩格斯;合力论;历史;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一、恩格斯历史合力论思想的提出

恩格斯从维护唯物史观的科学性等出发,依据本身已有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一项重要的理论,即历史合力论思想。他认为,除了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上层建筑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在他看来,不同个人的主体意识会汇合成一个力,这个力实际上是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历史的合力。具体而言,历史的发展是由一个综合的、整体的合力作用下而产生的结果,人是这个作用的一个重要的主体。可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在一定程度对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产生了影响。

二、历史合力论的基本观点

(一)历史客体合力

一般而言,历史客体的含义在恩格斯那里指的是被主体改造的客观物质。对此进行理解,前提是要认识到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紧密的联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社会便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经济基础是构成一个社会的基础。在强调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同时,恩格斯也肯定了经济生产的决定作用。这也从一个角度论证了“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①从中,可以看出恩格斯没有也不可能去否定经济基础在历史发展的作用,因为他意识到了历史的发展说到底还是由经济活动所决定。

恩格斯认为,历史斗争的进程除了与经济基础有关,也与人类意识等其他要素相关。总而言之,恩格斯历史合力论中的主要观点是历史客体的合力理论,历史客体的合力理论是历史发展中不容被忽视和否定的力量。

(二)历史主体合力

历史主体合力理论所依据的观点如下: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类,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意志。因而,具有主体意志的人类的活动符合经济發展的必然要求,就能对社会、历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中坚力量,人民群众同样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非空想主义的“英雄造时势”。历史的主体是决定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生产力无法自己发展变化,必须依赖于人民群众。

恩格斯认为,由于每个人生活条件和经济状况不同,带有不同的目的和意愿,都想实现自己的意志,这种向往与追求便形成了一种单一的力。历史的结果就是由相互交错的力量所形成的合力,每个人对合力都有所贡献,也都包含在合力之中。根据平行四边形原理,恩格斯给出了一个形象的解释,即这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通过无数个平行四边形,会最终得到一个整体的“合力”。在历史发展中,必须要强调人们群众的力量,突出历史主体作用,肯定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这样的论述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进行着补充说明。

(三)历史主体与客体产生的合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人类对自然改造幅度不断增大,当超出自然界可以承受的范围时,自然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将是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提高对自然的利用效率、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以及正确的认识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稀缺,成为了人类应该反省思考的。

三、合力论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最初阶段,强调的是物质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而,恩格斯在晚年提出的历史合力论,在捍卫了唯物史观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社会发展动力进行了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考察。

历史合力论也是深刻的历史辩证法,它揭示了历史发展是人自觉活动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恩格斯认为在尊重历史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也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人是历史的主体,对历史的发展和创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对了“英雄造时势”的观点,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历史正式由人民群众所创造。历史合力论更全面的分析出社会发展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等各因素的相互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社会历史是由无数个人和因素集体完成的,因此恩格斯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肯定也是毋庸置疑的;在如今社会发展的崭新阶段,我们时时刻刻都应当以经济基础为主导,不能够放弃上层建筑的作用,比如对经济的指导作用,对历史发展的调控,无论对哪种都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可以说上层建筑与经济发展肯定是辩证的,在当今这个社会发展的阶段,凡是只坚持经济基础,又或者只坚持上层建筑的理论,都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一定要坚持二者的共同作用,将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使社会经济发展稳步提升。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同类型的时候,上层建筑就可以影响着相应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力,促进经济大发展,但上层建筑不适应与经济发展的条件的时候,它就会阻碍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恩格斯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理论,可以在促进和发挥作用的同时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为我国做好建设,加强国家改革有实际意义,而且对我们有比较好的警示功能,因为我国是社会国家,国家权力会通过上层建筑对经济表现做出反应,我们可以根据上面政策贯彻执行。

当今社会发展正面促进了生产力,同时对意识形态的发展起着相应的促进作用,这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能够完好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融合,相信一定会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促进人民群众幸福,也是群众合力进步思想的体现,只有个人的经济进步是不足以让人民群众集体致富有幸福感的,必须是让人民受益,才能感受到历史合力的作用。我们认为历史合力论不仅仅是经济在起作用,上层建筑的意识作用更为重要,两者必须按照合力论的有效指引才能够有侧重的改革,改革是艰难的,是有深水区的,我们必须学会统筹协调,依照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沿袭历史合力论的指引,与党和国家的政治策略完美结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符合我国人民的经济政策,政治引导,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信一定能行成特别强的合力,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2]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姜金林.恩格斯合力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月刊,2009.(8).

[4]石林.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法治与社会,2008.(3).

[5]任远.谈“合力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中共太远市委党校学报,2010.(4).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四卷,696页。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恩格斯历史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之探索
新历史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