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因素

2018-09-28 00:12李月阳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养老保险商业养老

李月阳

【摘 要】当下养老金顶层设计研究工作于国家层面已进入到具体方案阶段,商业养老保险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起草完毕,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将迎来政策环境的新阶段,三年内将达到万亿规模。而随着商业养老保险的迅猛发展,影响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的老龄化,家庭人口数,受教育程度及政策的支持等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了解影响商业保险发展因素成为当下必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因素

一、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发展形势

从总体来看,保险市场增长强劲,结构调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基本实现了有效防范风险目标要求,帮助实体经济发展实惠民生的能力有所提升。养老保险的市场在保险市场总体发展迅猛的大好形势下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从2011年的不到3亿增加到2015年的3.5亿。增长人数近七千万人(见表1)。在货币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近年来,为获得养老金而获得的商业养老保险也作为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而迅速发展起来。商业保险逐渐成为个人和家庭企业保护计划的主要承担者,是企业发起的养老保健计划的重要提供者,也是社会保险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

二、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发展影响因素

1.个人经济水平

经济因素是影响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人们的最基本的生理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之前因不可抗力被忽略的安全需求便逐渐被重视,人们更加关心自身的价值及寿命,而更加倾向于投资养老保险要满足自身的安全需求。人均收入的提高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消费,带来了商业养老保险的腾飞,人们由注重温饱到将目光着眼于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调查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成正比,个人商业保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整个养老资金中占到30%、40%。2010年,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密度已达到2000-3000美元(1美元约为6.11元人民币),保险深度约为12%。从2008年到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从24,121增加到50,251元,几乎是增长的两倍。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促进了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

2.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偏高,全国各地区间因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同,老龄化问题的表现程度也不尽相同。自我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家庭人口数明显减少,小规模家庭盛行。人们的固有观念“养儿防老”已难以满足现实情况,现今的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一旦生育第二胎就意味着一对夫妻要担起供养四个老人和两个孩子的重任,随着经济压力的增加,他们也将面临促进工作场所的压力。现代家庭规模越来越小,而作为保证老年人生活的幸福和稳定的养老保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28万,到2015年达到14386万,同比增长17.07%。老年抚养比从2011年12.3%提升至2015年14.3%,同比增长16.26%。从概率角度来讲,总人口数不变,老年人口越多,养老保险需求越大,在基本養老保险难以满足所有老年人口需求的前提下,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成为顺理成章的事。详情见表2-1。

3.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程度的提高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成负相关。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及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构建这一养老服务体系,老人的自养意识以及独立能力增强,找到自己的娱乐方式和精神寄托;其次,家庭对老年人的抚养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我国“百行孝为先”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了子女赡养老人,不仅要支持老人,还要尊重老人,爱老人,尊重老人,使老人真正能够在家庭中受到良好的照顾;社会的保障作用较好发挥,辅助家庭进行养老,完善养老院、疗养院等机构,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渐趋完善;政府发挥其统筹全局的作用,积极推进老年立法,完善关于老年人的相关法律法规,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法律保障。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降低了人们对未来生活安全的担忧,进而减少了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用于基本养老保险的资金越多,用于商业养老保险的投入就会减少。

4.政府政策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一些重大问题改革的决定》我们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必须加快完整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服务业。在发展各种产业时,应做出合理调整,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例如在生活方面,冬天某些地区较为严寒且时间长,不利于老年人的出行,因此可以提供一些适合老年人的上门服务,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服务。此外,老年人更需要锻炼身体,而过于炎热的环境不适宜他们在室外活动,因此可以建设一些中老年人健身场所并提供相关的健身指导。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三种保障协调发展是一个健康稳定的养老保险体系所必须的。

《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显示,在2015年,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6省份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入不敷出,占总比的17.4%,同比增加3个省份。仅依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很难实现全民皆保的战略目标,为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和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在此形式下,我国政府决定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用以对养老生活进行补充保障,改变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比例过大,而作为三个支柱中另外两大支柱的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却被忽视的失衡局面。形成三个支柱协调稳定共同发展。完善养老保险市场,真正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及经济稳定,实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安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商业养老保险自身优势

首先,商业养老保险简单可操作。较其他养老投资,如股票,基金,债券等理财方式而言操作简单,无需花费过度的时间精力,只需简单按自身实际条件选择,相关专业知识也非必要条件。回报不算太高,但总体上比较稳定可靠。其次,作为一种更人性化,更人性化的养老保险,商业保险在支付和收款方式上比社会保险更灵活,不受地域限制。此外,除了正常收入外,商业养老保险保单持有人还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股息收入,实现增值保值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刚.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参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研究[D].广西大学,2014.

[2]李静萍.商业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协调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17):165-168.

[3]肖迎春.论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和谐发展[D].江西财经大学,2009.

[4]陈正阳,纪冰,俞自由.影响商业养老保险的因素分析[J].上海保险,1996,(11):9-11.

猜你喜欢
养老保险商业养老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前沿
养生不是养老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养老之要在于“安”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