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果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2018-09-28 00:12曹春晖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果业果品苹果

曹春晖

随着市场的国际化和陕西水果走向国际市场,陕西水果产业在国际国内的环境中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及时对果业生产调研,查找出有关问题,进一步提高优果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陕西果业,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特点与优势

1.陕西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如渭北黄土高原是唯一符合苹果生产七项气象指标的地区,比其它世界著名苹果产区的自然条件还要优越,并且生产基地远离工业污染,具有参与世界苹果竞争的良好生态基础。

秦岭北麓和汉江流域是猕猴桃优生区,周至、眉县是全国乃至世界集中产区。根据市场需求,我省猕猴桃发展可“东扩南移”。品种结构更加优化,标准化程度逐年提高。栽培区域错次发展,使我省在猕猴桃发展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果业顺应市场需求。新优特水果呈多样化发展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梨、柑橘、樱桃、葡萄等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早中晚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固的温州蜜桔、旬阳狮头柑和紫阳金钱橘等品质俱佳。樱桃面积近20万亩,居全国第3位。葡萄面积近50万亩,冬枣15万亩,李杏等10万亩,石榴10万亩。

3.逐渐从矮化中间砧栽培上取得突破。目前,矮化苹果园面积100 万亩,占到全省苹果面积的10%,矮化面积全国第一。千阳县引进海升、华圣等果业公司,建成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矮化自根砧苹果示范园。

二、存在问题

目前陕西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陕西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仍比较低,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区域布局需要进步调整、优化。海拔800~1200米间的苹果最优产生区的栽培比重仍偏少。

2.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主栽品种单一,红富士栽培面积占50%;新优品种比例小,除红富士、嘎拉外,秦冠、元帅系比重较大;早、中、晚熟比例不协调,晚熟和中晚熟品种过多,早中熟品种相对较少;鲜食和加工品种比例悬殊。

3.平均单产低,总体质量差。除了少量出口的高档果品外,大多数果品外观质量较差、果个大小不均,果形不正,着色度差,果实风味淡化,并且常常残留农药超标。

4.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还不健全。除苹果外,梨、猕猴桃、红枣等其它果树尚未建立起无毒苗木繁育中心,苗木质量难以保证。良种选、育、引种区域适应性试验相对滞后,品种更新速度缓慢。存在着不按标准生产,苗木生产企业,缺乏监督和管理。

5.销售网络体系不健全。产地批发市场规模、档次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三、发展对策与途径分析

1.发展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水果加工业。果业的发展壮大必须由目前的“农户+公司”模式转变为“基地+公司”以及“基地+公司+龙头企业”模式。果业的生产、经营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必须以国际市场为依托,发展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果品及其加工品。第一,预测国际贸易市场对果品加工品种的市场需求信息,开发多元化的果品加工产品,适合国际贸易市场的不同国家、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第二,提高果品加工业的硬件投入,从源头上提高产品质量。第三,增加有机果汁生产,提高竞争力。我国国内有机食品的销售额占常规食品销售额的比例约为0.02%,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相比,相差100倍。作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领先国家,即使我国的有机食品销售额只占常规食品销售总额的0.1%,已是2003年的5倍,由此可见,我国的有机食品产业即使只从国内市场分析,也可以说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2.建立果品出口的国际营销网络。陕西果业的长远发展要建立在面向国际贸易市场的战略上,必须建立现代国际营销网络,以国际市场需求决定果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运用现代化的营销技巧和管理思路进行果品的生产、深加工,使果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各级政府必须把宣传的重心逐步由国内转向国际,采取措施,打通国内外的信息渠道,为各类组织和广大果农提供信息服务。尤其对于鲜果的保存、储运等要求条件较高的商品的国际营销,市场信息的依赖程度会更高。龙头企业更要着眼国际市场,及时捕捉市场信息,以销定产,发展订单农业。

3.加快果品制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实施国际品牌战略。首先,政府通过建立果品市场准入制度,在产地和销地两个环节实施果品质量安全控制,提高果品质量,确保“果篮子”产品的安全;其次,果业的发展趋势标准化,我们应当与世界接轨,而且标准尽可能高于国际标准,减少日后的绿色壁垒;最后,加强果业的产业化建设。

4.建立果品出口的全程金融服务体系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支持。从事果业生产销售的都是中小企业、农户,更需要金融体系服务和支持。果业要面向国际贸易市场,必须构建适合果品走向国际贸易市场的金融服务体系。

(1)资金支持。全程金融支持体系包括基地建设中的长期资金需求,技术研发资金需求,龙头企业收购季节的短期资金需求,出口销售过程中的延期付款资金需求。

(2)全程的金融信息咨询。商业银行具有提供全球资讯的便利条件,对于进入国际市场不久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国际市场信息最便捷的途径。由有经验的银行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咨询, 即可以帮助出口企业尽快地熟悉国际业务,从而规避风险。

(3)建立出口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银行可以跟踪出口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的全过程,及时提供不同阶段的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降低到最小。

猜你喜欢
果业果品苹果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发挥近郊优势 增加科技投入 促进红山区果业发展
忻府区果业发展简述
商洛山区果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