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专利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要素与措施

2018-09-28 00:12邵霄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专利知识产权

邵霄

【摘 要】加强专利的开发与管理,是企业衡量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之一。文章分析了企业加强专利开发与管理的意义,论述了企业涉及的专利管理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加强专利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创新

一、引言

据统计,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超138万件,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超5万件,跃居全球第二[1]。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指出:“企业的专利状况指标及专利管理水平,是评价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当前中国航空企业在“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国内外严峻的市场竞争,加强专利开发和管理,积极引导科技人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是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保持竞争优势的传略性措施。

二、加强专利开发与管理的意义

知识产权是智力活动在工业(产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所产生的合法权利。或符合一定标准,经国家主管机关批准,或自动产生的,在一段时间内享有独占权,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智力创造成果[2]。

企业加强专利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以法律的形式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企业的技术开发规划部署、产品图纸等大多是企业长期生产实践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结晶,如不加强保护,将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损失。

二是促进新技术资产化。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后,法律上就明确了该发明创造的财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并且是世界各国共同承认的资产。

三是激励发明创造市场化。专利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是专利技术的“风向标”。专利制度通过给发明创造以排他的独占权,提供市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得科技创新成果通过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来获得丰厚的回报。

四是有效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90%以上的发明创造信息是通过专利文献体现的,因此在研发各个环节中注意运用专利文献,可以缩短研发周期60%,节约费用40%,从而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本[3]。

三、企业专利管理的基本要素

企业专利管理,是企业专利管理机构与专利管理人员,在企业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为在企业贯彻国家专利制度、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对专利事务进行的战略策划、规划、监督、保护、组织、协调等活动的总称[4]。日常管理主要是专利申请的事务管理、专利授权后的事务管理、专利奖酬的事务管理。

(1)专利申请事务管理

根据《专利法》规定,依法原始取得或者依法受让、继承专利申请权者,无论是中国的单位与个人,还是外国公司、个人或者其他组织都可以向中国专利行政部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执行本单位任务或者主要利用了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而完成的发明创造是职务发明创造。其申请专利的权力归属于完成这一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在单位,对完成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应当在该职务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后给予奖励,并在自行实施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后给予一定的报酬,即通常所称的“一奖二酬”[5]。

(2)专利授审后事务管理

中国专利局给申请的专利授予专利权后,即发给专利申请人专利证书,自颁发专利证书之日起,专利权开始生效,专利申请人要依法享有专利权人一定的权力,同时承担一定的义务。权利人主要的权利包括:自行实施专利权;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权;专利权转让权;禁止他人实施权。专利权人主要的义务有:按规定及时、按期缴纳专利年费;合理實施专利技术[5]。

企业要制定适应本企业情况的覆盖企业各相关环节的专利产权管理制度。企业专利产权管理的内容包括:①专利申请、维持、放弃的确定,职务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审查;②专利评价、评估,对某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年代与技术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寻找技术空间,确定研发起点,预测评估技术价值、专利性、水平和发展趋势,及被授权的可能性,了解相关技术的市场情况,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及其专利技术策略;③专利资产运营,包括专利权转让、许可贸易、运用实施,专利作价投资,专利权质押,获取他人专利的使用权等;④企业技术活动中形成的与专利申请相关技术档案的管理及对技术人员业务活动的规范;⑤专利权保护,包括专利侵权监视、专利诉讼及专利权边境保护等。发生被侵权,或者与他方产生专利侵权纠纷或其它专利纠纷的,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诉;⑥企业对其专利或专利申请,应依法及时交纳年费或申请维持费,维持其有效。对拟在法定期限届满前放弃或终止的专利和专利申请,要予以论证确认并建立管理档案。

(3)专利奖酬事务管理

企业要根据《专利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要求,建立企业内部合理的专利利益分配与奖励制度。对企业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作出的专利及其实施效益定期评价,兑现应分配利益与奖励。专利利益分配与奖励形式可以用股权分配,一次性支付应分配金额,或者按实施效益的一定比例提成等符合国家政策的形式[6]。

四、加强专利管理的措施

(1)把专利工作纳入企业技术创新中

认真贯彻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把专利工作纳入企业技术进步的指标体系,企业专利工作的任务是充分依靠和运用专利制度,使专利制度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动力机制和保护机制,鼓励和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技术创新以及生产、经营全过程服务[7]。申请的发明创造应具有专利实质条件,即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专利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就应给予相当大的关注。

(2)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企业领导者应率先加强自身学习,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知识产权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定期举办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等专业人员的培训。通过精神的、物质的或两者相结合的手段密切企业与员工的合作关系,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3)重视专利信息的利用

企业要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专利信息利用机制。逐步建立企业专利信息数据库,企业在产品、技术研究开发立项之前,应结合自身发展的情况,先审视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作一个市场调查,包括:技术背景、市场需求、同类产品、市场分布、市场预期等等,然后进行专利文献调查和检索,充分了解现有技术,其目的有二个,一是检索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查看此发明人的发明点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从而撰写保护范围合适的权力要求书,这是最主要的目的;二是深入理解与自己相关领域的相关技术,从而判断本次申请的必要技术特征认定是否准确。

(4)大力推进专利实施及产业化工作

专利技术只有走向市场,形成产业,产出效益,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所在。当下,国家有关部门对企业的扶持方式将从原来直接的财力支持,逐步调整为营造更加客观公平和有利的竞争环境,强调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企业应当从原来主要依赖政府支持转向更加自主、能动地寻求市场的帮助。

总之,专利开发与管理战略是企业为了本身的长远利益和发展,运用专利制度对发明创造进行法律保护,并保持自身技术优势的整体谋略,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取得最大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http://news.cctv.com/2018/04/24/ARTICTyzytVeSH7L5A7S6jwC180424.shtml 央视网.2018年4月25日登陆.

[2]朱雪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洪小鹏.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专利知识产权
专利
发明与专利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
专利
节能——环保——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