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

2018-09-28 00:12黄秀芬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黄秀芬

【摘 要】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管理会计是一种财务的管理概念,内部控制是管理会计实施的载体。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关注内控控制中的管理会计等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要性、内部控制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的问题及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的重要部门,对单位内部进行控制和管理;在决策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且信息都是由管理会计来提供的;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来说,管理会计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监督力度,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顺利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总体情况,为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提供数据和措施依据。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对财务预算管理和风险防范管理,这两个方面影响单位的运行和发展。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广泛应用管理会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全面预算入手,并要求决策者对经营目标有效科学的决策。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对单位内部的风险得以有效的控制,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管理会计在内部控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主要是保证行政单位重视风险的防范,在工作中发现风险并采取解决措施,降低风险系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目前,我国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体制改革,提高市场经济地位,但是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受传统观念影响,存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也有部分领导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意识到单位长期发展的重要性。而且内部管理人员没有习惯新增的管理会计职责,在开展工作中,不积极主动学习和配合管理会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要想管理会计发挥大的作用就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灌输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二)管理会计信息应用不充分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走进了大数据的时代,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促进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现在很多单位都应用信息技术,因为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的处理数据信息能力,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有效的分析信息的质量。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不断的采用信息技术推动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我国有一部分信息技术不够完善,在构建相关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存在一些漏洞,在研发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经费投入,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等,导致管理会计很难发挥作用,没有建立标准的信息数据库,如果信息缺少或者失真,会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决策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不健全的管理会计预算评价指标

目前,我国财政部门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也出现了相关条例,保证资金使用的质量。但是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这样的法律制度没有发挥理想中的作用,行政单位没有健全的评价工作体系,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操作流程,尤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大部分的规章制度就是形式,并没有实施,因此,对考核的预算和执行效果和效率不能进行准确的制定标准。

(四)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近几年来,会计工作是一项比较热门的职业,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会计也是比较受到重视的。但是部分的会计人员工作中就是停留在于形式,只看账表的数据,没有对动态进行分析,只能汇报不能决策,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所学到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不主动学习相关财务的管理会计知识。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数量有限,直接让会计人员参与管理会计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的传统会计思维提供的数据信息,严重影响管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三、研究行政事業单位内部控制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对策

(一)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加强广大干部职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断强化内部控制理念,准确把握内部控制内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强化健全内部控制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对内部控制和新时期审计工作的认识。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及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对内控制度应有效执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内部控制理念,才能积极的投身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真正落实内部管理制度。

(二)做好内控建设宣传工作

通过每年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进一步增强各部门对内控建设认识,进一步明确单位领导责任意识,使他们对内控建设更加重视,各单位负责人既是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内部控制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内控报告编报工作,各单位对本单位内控建设的具体任务更加明确,内控报告编报工作,是财政部部署的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大举措。各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合理应用内控编报工作评价结果,进一步认识单位内控建设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对照编报内容要求,进一步提出整改方案,尽快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有效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明确工作职责,提高“推动力”[2]。必要时成立内控工作咨询办公室,具体负责内控制度政策咨询、建议,指导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各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统一组织,高度重视,落实相关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

(三)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强协调配合,培养优秀的建立者和执行者,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如果对内部工作人员没有进行控制管理要求,那么内部控制的执行就流于表面形式。在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沟通平台,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工作人员的配合。加大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引进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加强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思想意识,建立奖惩制度。

(四)完善和创新管理方法和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利用资源对管理会计进行实践,工作人员结合行政单位事业内部控制的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和创新发展。在学习创新的过程中,借鉴不同行业的管理会计知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国家建设信息化平台,对更多的信息进行共享,有利于管理会计及时的利用有关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3],有效的防范风险和提供准确的解决方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的控制很大的程度上受到工作人员的影响,工作人员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定期进行培训。同时转变单位管理模式,提高工作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有效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内部管理制度,主要完善预算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明确责任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详细的划分,从制度上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如果出现问题就找个人承担责任,会计工作人员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力量,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小组进行外出学习[4],以便对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保证服务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内部的控制在行政事业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管理会计影响内部控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激发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力,提高社会价值观,通过管理会计的专业手段和管理方法,来提高内部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的内部控制中,可以形成单位内控和管理会计相融合,利用管理会计建立完整的内控制度。高效分配资源,更好的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

【参考文献】

[1]种传锋.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7(19):111-112.

[2]白彦平,王东旭.管理会计方法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7):199-200+235.

[3]李樱.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会计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6(11):114-115.

[4]王婷婷.浅议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应用[J].齐鲁珠坛,2015(0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