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推进美丽乡村规范化建设

2018-09-28 00:12徐恒莹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规范化农村建设

徐恒莹

【摘 要】近年来,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农民群众的不满,成为农村发展与稳定的“瓶颈”问题。村级资金、集体资产、资源开发成为信访的重点,大多数反映的是村级经济问题,如何处理和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是搞好农村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第一步。

【关键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一、我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收支无计划、无预算。财务预算直接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实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预算可以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和定量化,让所有村民做事心中有数,工作有奋斗目标,也可以使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决策目标顺利实现,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主动性。而现实情况是村级财务预算在许多村还是盲区,即使有也只是粗略估计下一年财务收支,没有根据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编制切实可行的财务收支计划。

2、财务管理混乱。随着人民公社及生产队两级组织的解体,以自然村为集体经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执行,农村财务管理松弛,会计机构不健全或者消亡,所以对村集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很难做到记账、算账、报账的监督与反映作用。村内经费开支无专人审批,账实不符现象严重。往往是管现金的出纳员常年见不到现金,只管一些账目和条据,而不管现金的村书记和村主任,甚至村民组长手里却常年拿着现金,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不经审批随便花钱,形成了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长期不交账、不结账、不记账的“财务管理”方式,结果产生了一笔笔糊涂账。

3、财务监督实效不足。一是监督信息不灵敏和真实。一方面村干部很难以村务公开的自觉性,实现村财务管理的公开化,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另一方面监督者因不直接参与管理,缺乏权威的管理信息来源而道听途说,使未经过滤的信息失真。二是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相对于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民主监督渠道来说,村民对村财务进行监督的渠道比较单一,并容易堵塞。三是监督主体民主监督意识不强。监督意识是充分实现村财务监督的主观条件,由于合作经济、村级经济不发达,使得一些村民民主监督的动力不足,隐忍苟全的传统政治心理。

4、个别村干部腐败,集体财产流失。一是个别村干部将社区公共权力资本化。把自己掌握的公共权力化为攫取个人财富的“资本”,大搞权钱交易。村“官”虽小,却掌握着土地发包、宅基地安排和计划生育等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权力。这些权力在一定范围内被绝对化,又缺乏监督机制。二是集体资产私有化。有的村干部私自截留土地征用補偿费,剥夺失地农民的利益。有的村官胆大妄为、套取侵占专项资金,想方设法占为己有。有的村干部把村办企业当成自家的小金库,乱取乱支,直到把企业搞垮。有的村干部在村办企业改制中,以低价把企业卖给自己人,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三是个别村干部生活腐败化。在个别村出现了滥用公款的“吃喝村官”,携妻带子“参观考察”的“旅游村官”。

5、财会人员素质低。财会人员是村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当前,农村财会人员普遍存在着文化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绝大部分财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由此便产生了账务处理随意,违反会计基础规范要求的问题,也必然导致会计监督不力的局面;另一方面,财会人员大都是村两委指定的,没有经过正式的业务培训,不能及时发现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不能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出现了“断头账”和“年年培训村会计、年年有新会计要培训”的现象。

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措施

1、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内控,以制度管人

建立规范化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着重抓好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资产台账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会计人员管理制度、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利用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财产保全等方法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

2、规范账务处理程序

建立健全财务工作流程,所有财务事项都应当按照工作流程规范进行账务处理。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经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交给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并签字盖章,由会计人员审核记账,大额支出应经集体研究。收款开具统一收款收据,报销凭证应规范,支出凭证手续应完整。按程序实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接受县(区)、乡镇(街道)农经管理部门的监督。

3、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实行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

重大的财务活动和财务事项,如集体土地征用、变卖、出租,集体企业改制,干部报酬,大额举债,大、中型固定资产的变卖和报废处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召开理财会议,充分履行职责。规范实行财务公开,对公开中群众提出的问题,村干部要及时给予解答和解决。

4.健全资源台帐、管理好农村资金、资产、资源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三资”管理是目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焦点之一。村民为承包耕地、承包山林常发生纠纷;因要此加强管理农村的资金、资产、资源。规范详细记载村级资源、资产的分布、四址、类别、地力等级等情况,明确“三资”基数、摸清家底,有序管理。

5、加强集体资金、资产收益、及分配管理

村级财务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规范有序的资金运行机制,将村内的全部收入纳入村账乡代管核算范围,规范资金收入的收缴程序,及时足额存入村账乡代管银行账户,强化管理;严禁公款私存、坐支现金的现象。规范资产收益管理,严禁集体资产收益以其他费用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不得私自保管收入,长期不报账。

6、加强财会人员培训上岗培训

财会人员要实行培训上岗制度,财会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要定期接受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等业务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从事农村会计电算化的财会人员应经过相关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

7、加强监督是村财有效管理的保证

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加强重大经济活动的监督,民主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发挥了大额资金监管职责;建立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投资、重要项目坚持充分酝酿,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强化外部监管,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村级经济责任审计,规范重大资金支出程序和财务管理程序。健全监督体系,推进权力公开,严肃纪律,严肃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处以权谋私、私分、挪用、侵吞涉农的各项补贴的案件及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违纪案件。

三、结束语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始终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一些地区的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仍比较突出。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直接有利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基层干部的作风,从而也有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推进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同武.浅论加强我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J].时代金融,2012(12).06.

[2]孙加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思路[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5(23).196.

猜你喜欢
规范化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