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营造充分竞争的环境

2018-09-28 00:12吴泓蓁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国企改革竞争

吴泓蓁

【摘 要】国有企业改革始终处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地位,近些年来的理论常常归咎于自主权不足、激励不足,以及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然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国有企业长期占有政策性垄断优势,导致自生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本文拟从当前国企出现问题的原因、充分竞争的解决原理,两方面论述国企改革的核心是充分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国企改革;自生能力;激励相容;竞争

一、当前的问题

国企和政府存在“双向依赖”的关系,导致了非竞争性垄断。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和国企是“父子关系”,转型市场经济后,国企逐渐由政府直接控制下的生产单位演变成实现政府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的过渡性制度安排。然而,国企和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依旧存在:政府需要依靠国企完成一些政府性认为,如产业投资、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维护市场稳定以及提高本国的形象与国际竞争力等;同时国有企业对政府也有天然的依赖性,国企常常利用政府的支持来获得市场的绿色通道,通过加强和各级各部门政府的关联性而获得垄断性收益的激励。下图为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2003)抽样研究的一个样本国企的治理结构,可以看出政府持股比例极高,政府利益和国企利益紧密挂钩。

然而事实证明,给国企开放的“绿色通道”并没有达成如愿收获效益。近十年来,上市公司的“亏损王”几乎全被国企摘得:2014年中国铝业162亿元的亏损曾为上市公司近20年来的最大亏损;中国最大的海洋运输企业中国海控连年亏损,股价十年跌掉九成;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为控股的石化油服,2016年净利润为亏损160.8亿元左右;中国铝业是是国资委管理下的央企,2014年中国铝业出现了162.17亿元的巨额亏损,也是目前在A股上市公司中最大的一次亏损。而铝行业的民营企业——中国宏桥,自07年以来持续盈利,2014年净利润更是超过53亿元。②

国企垄断的形式主要有谋取制度性租金和依靠庞大规模占领市场,即行政性垄断和自然性垄断。通常,政府会把管制物品的价格人为压低到市场价格一下,那么市场价和政府管制价之间的差价就会形成利润空间,产生寻租的机会。以金融市场为例,1993年请按不银行贷款为26460亿元,当时官方利率为11%,市场利率为25%,之间存在至少10%的利差。而当时四大国有银行的行长、管理员、贷款协管员都对这些资金有一定的管理、支配权,也就意味着只要能贷到款,转手就能赚到10%的高额利息。另外,还有一些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不是通过竞争形成,而是在依靠计划经济时代积累、现代市场中依靠政府管制準入而形成的的庞大规模直接成了垄断者。比如国家垄断的行业有石油、电力、铁路、通信、银行等“关系的民生、国家安全、重大经济发展的行业”,它们在计划经济时代完全国有,拥有巨大而稳定的市场,而转型后又依靠政府设置的极高行业壁垒和准入条件,依靠庞大规模形成垄断。

二、解决措施

根本办法在于给国有企业提供充分竞争的环境,通过市场的竞争筛选机制,从而促进自身能力的加强。

自身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③其中“自由”是指可以自由出入市场,“开放”是指国内与国外市场相联系,“竞争”是指没有垄断,逐条对照国有企业,这前三项的要求即不满足:许多国有企业掌握国家重要行业的垄断资源,如公路铁路、石油、电力、通讯等,行业壁垒极高,形成压倒性优势的市场占有量甚至完全垄断;同时排他性极强地排除了大部分民营企业进入市场的自由;有些行业处于国家安全考虑,也几乎隔断与国外市场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营利基本依靠“政策性补贴”带来得到巨大“预算软约束”,完全没有自生能力。

激励不相容问题要解决,首先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解决信息不对称最重要的是依靠市场的充分竞争。而充分竞争包括两类:产品市场的充分竞争和经理人市场的充分竞争。首先,要相信市场是有效的: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能自发产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在市场价格下,盈利的空间就从垄断性自主定价转为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而减少成本问题上来;同时有效市场也有自动筛选过滤功能,行业企业将经历“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从而淘汰危机将从根本上促进企业提高自生能力。其次,要建立经理人市场的充分竞争环境:首先经理人应当可以自由流动,没有“一保到底”的安枕无忧,接着在行业内企业间实行信息透明公开,使得各个经理人的表现充分可观察,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于是,根据企业的实际利润和行业平均利润的差额,就可以评价经理人的行为和能力。在这种机制下,公司的利润和经理人的表现挂钩,通过市场的筛选和监督又将经理人的收益和表现挂钩,因此使得经理人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一致,从而解决了激励不相容的问题。

对于竞争性市场的演变,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2003)将市场化进程分为五个方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市场中介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他们根据大量的统计和调查资料,采用“主因素分析法”,编制出中国1997至2007十年来市场化相对进程指标。

从上表可以看出,十年来中国市场化程度稳定上升,各个要素均稳定增加,充分说明了市场化竞争环境的必然趋势。同时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最低而产品市场发育程度最最高,也直观反映出商品经济下产品的高流动性,以及在能源资源等要素上政府国企垄断的实际现象。同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指标也稳步上升,且增幅较大,说明了政府在厘清市场关系,转型服务型政府上所做的不断努力。

综上观之,当前国有企业问题突出,缺乏自生能力,且造成的社会损失严重,亟需改革;国企改革的核心是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问题,从而提高自生能力,促进社会公平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注释:

①夏立军;陈信元.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J].经济研究,2007(07).

②雪球财经.触目惊心:写着难以忘却的国企亏损.

③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④樊纲.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09).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昉,李周.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竞争的环境[J].改革,1995(03).

[2]林毅夫,刘培琳.企业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J].发展,2005(08).

[3]刘灿,韩文龙.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4(02).

[4]夏立军;陈信元.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J].经济研究,2007(07).

猜你喜欢
国企改革竞争
Calligraphy,the gem of Chinese culture
浅谈国企改革中如何做好人才开发管理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