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避税组织架构分析

2018-09-28 00:12吴迪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特许权咖啡豆分摊

吴迪

【摘 要】在BEPS行动计划下全球反避税行动展开,对跨国公司的避税研究成了重中之重。本文从星巴克避税组织架构入手,分析星巴克美国SCI、英国ALKI,LP,荷兰星巴克制造、瑞士星巴克以及荷兰星巴克总部的关系。接着对星巴克避税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星巴克各个企业之间避税的途径。

【关键词】国际避税;星巴克

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门店的增长速度很快,经营范围已覆盖了欧洲、美洲、亚洲及非洲,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增长非常快,但是星巴克在美国缴纳的税收占据了全球税收的80%—90%,而在世界上其他地区缴纳的税收仅仅占据了10%。为什么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缴纳的税收如此不均衡?值得从星巴克全球避税组织结构来着手进行分析。

一、星巴克避税组织架构

星巴克集团控制下的SCI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美国华盛顿,通过美国复杂的控股关系最终控制着位于英国的有限合伙企业ALKI,LP,ALKI,LP控股荷兰星巴克总部,荷兰星巴克总部又控股着瑞士星巴克和荷兰星巴克制造两家企业。

首先是英国有限合伙企业ALKI,LP通过和SCI签订成本分摊协议一起来分摊产品研发的费用;英国ALKI,LP最主要的业务是拥有欧、非、中东等地区的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例如咖啡豆烘焙技术、星巴克商标权等)进而来进行无形资产使用权的授予工作。ALKI,LP将咖啡豆烘焙技术使用權授予负责烘焙和包装的工厂——荷兰星巴克制造,其余的无形资产使用权则授予荷兰星巴克总部,享受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荷兰星巴克制造和荷兰星巴克总部这两家公司向英国ALKI,LP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其次是瑞士星巴克,一家负责全球星巴克生咖啡豆采购的企业。瑞士星巴克将采购来的生咖啡豆销售给各地的工厂进行加工,这些工厂里就包括著名的荷兰星巴克制造。荷兰星巴克制造向瑞士星巴克支付高于同行业的高额的采购费用,存在着转让定价的嫌疑。这项运转以便使利润留在税率较低的瑞士,以此来转移利润。

接着看荷兰星巴克制造,一家支付高额采购费用将采购来的生咖啡豆进行烘焙和包装的制造企业,一方面通过转让定价的方式向瑞士星巴克支付高额的采购费用将利润留在税率较低的瑞士,另一方面利用英国 ALKI,LP的咖啡豆烘焙技术而向ALKI,LP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将利润转移到英国。

荷兰星巴克总部主要负责与星巴克各门店签署销售协议然后各门店向荷兰星巴克支付高额的商标使用权特许权使用费,但是前文中提到英国ALKI,LP享有星巴克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即商标使用权归英国ALKI,LP所有,荷兰星巴克总部收入中很大一部分要通过向ALKI,LP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而计入此成本费用,从而将利润转移到英国ALKI,LP。

星巴克将利润留在英国和瑞士的原因值得探讨。由于星巴克在英国成立的是有限合伙企业,按照英国的税法要求合伙企业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英国ALKI,LP收取高额的特许权使用费而不需纳企业所得税,只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合伙人不在英国而位于华盛顿,故在英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且分回美国华盛顿时也不需要纳税。瑞士的企税税率很低为20%远低于美国的35%同时也低于绝大多数的欧洲国家,作为避税天堂的瑞士便成为了星巴克转移利润地的首选。

二、星巴克避税具体分析

(一)星巴克利用成本分摊协议

首先从SCI和英国ALKI,LP签订的成本分摊协议入手,成本分摊协议是指是两个以上企业之间议定的一项框架,用以确定各方在研发、生产或获得资产、劳务和权利等方面承担的成本和风险,并确定这些资产、劳务和权利的各参与者的利益的性质和范围。成本分摊协议中最常见的是无形资产成本分摊协议,参与开发的每个成员都享有独立使用无形资产的权利。

美国SCI和英国ALKI,LP共同进行无形资产的开发,双方都享有对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实际上大部分的无形资产都在美国产生,双方若不签订那个成本分摊协议,一是美国在授予英国ALKI,LP无形资产使用权时,ALKI,LP要向美国SCI付款,美国SCI需就收取的特许权使用费缴纳大量的企业所得税;二是受控的外国公司在接受美国SCI授予的无形资产不进一步开发直接销售,收入需要并入美国SCI纳税。但是现在两者签订了成本分摊协议,英国ALKI,LP也是开发无形资产的一份子,其获取特许权使用费则美国SCI不需要在美国交税。

(二)星巴克利用转让定价转移利润

转让定价是指关联企业之间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等时制定的价格[1]。目前主要是通过转让定价的方式将利润从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高税率国家向低汇率国家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制定较低的价格,而低税率向高税率国家则制定较高的价格。

星巴克转移定价转移利润体现在两个方面。荷兰星巴克制造和瑞士星巴克之间即存在着转让定价的嫌疑,星巴克制造采取的是成本加成法,按照20%的利润率在瑞士星巴克购入生咖啡豆的成本上计算,实际上同行业的利润率仅为20%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三。星巴克制造向瑞士星巴克支付高额采购费用将利润转移到瑞士。二是英国ALKI,LP与荷兰星巴克制造,ALKI,LP与荷兰星巴克总部之间,两家公司都向英国ALKI,LP支付大量的特许权使用费而将利润转移到英国,而在英国经过上述分析既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也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逃避了巨额税额。

(三)星巴克利用各国的税收优惠政策

荷兰向境外支付的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都不需要缴纳预提所得税,星巴克便把荷兰星巴克总部和荷兰星巴克制造两家公司设立在荷兰[2],而且两家公司分别使用了英ALKI,LP的商标权和咖啡豆烘焙技术两项无形资产使用权,但利用两家公司设立在荷兰的契机,做到把利润从荷兰转移到英国时不需缴纳预提所得税。

(四)巧用公司组织形式避税

上文写到在英国设立ALKI,LP公司按照英国的税法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因为此企业是有限合伙企业。但是合伙人是位于华盛顿,那么也不需要在英国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在美国,华盛顿州是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比巨额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却不需缴纳巨额税额。既不要在英国交税,又不要在美国交税,得到了双重免税[3]。

(五)利用纳税人身份判定标准避税

根据纳税人身份判定标准,美国是依据登记注册地标准判定是否属于纳税人身份[4],星巴克则不登记注册在美国,而登记注册在英国、荷兰、瑞士等地,从而避免成为美国的税收居民而缴纳35%高额的企业所得税,但其实实际管理控制中心在美国。而英国荷兰瑞士等地税率远低于美国,而且通过上述分析的组织架构将利润转移在瑞士和英国,从而达到避税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后乐. BEPS 行动计划 8-10、第二阶段成果 4:确保转让定价结果与价值创造相一致[J]. 国际税收, 2015(10):23-25.

[2]王阳. 跨国公司避税研究[D]. 吉林财经大学,2017.

[3]延峰,陆京娜.非法国家援助—由星巴克避税安排引发的法律诉讼[J].国际税收2016,01,38-43

[4] 胡汉宁,周薇.跨国公司在我国避税安排及应对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猜你喜欢
特许权咖啡豆分摊
印度为锂等3种关键矿产开采设定特许权使用费
火星土壤种出咖啡豆
一种均衡协作配送子联盟满意度的成本分摊方法
智利矿业特许权法律制度概述
银行特许权价值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基于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
咖啡豆的另类吃法
无形资产转移定价视角下的独立交易法与公式分摊法之争:发展中国家何去何从?
基于潮流跟踪的网损分摊新方法
绿咖啡豆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进口货物特许权使用费海关估价之完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