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绿色储粮技术发展概述

2018-09-28 00:12杨丽军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气调生物防治低温

杨丽军

【摘 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与营养,传统的粮食储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储粮方法来保证粮食安全上的需求。绿色储粮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在满足粮食量充分供应的基础上,保证粮食安全的储粮方法,本文主要叙述了绿色储粮技术中气调储藏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及低温储藏技术的含义和研究意义以及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绿色;气调;生物防治;低温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粮食的供应和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后,粮食安全储藏的任务已不仅仅是减少粮食的重量损耗,更重要的是保持粮食的品质,最大限度地延缓粮食的陈化劣变,为我国的消费者乃至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粮食及其产品。因此,我国粮食储藏理念也由传统的储藏技术转向绿色储粮技术发展。在现阶段,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主要包括气调储藏技术、生物防治、低温储藏技术。

一、气调储粮技术

(一)含义及研究意义

气调储粮是指人为地改变正常大气的气体成分或者调节原有气体的配比,将一定的气体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维持在一定的时间,从而达到杀虫、抑制发霉、延缓粮食品质变化的粮食储藏技术[1]。在气调储藏技术中,应用最多的是CO2气调储藏和N2气调储藏。

(二)发展状况

我国在“七五”期间开展了“粮食保鲜技术研究”科技攻关项目,对二氧化碳气调储藏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进行了小规模中试试验,主要依靠生物缺氧、人工气调等方式,实现了不同粮种的气调储藏,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2000年和2001年国家分两批在南京、绵阳、九江、上海和六安等地建成了充CO2气调示范仓,仓容达到2亿多公斤,标志着气调储粮在我国进入商业性应用阶段[3]。2000年国家投资在中储粮绵阳直属库进行CO2气调储粮工程建设,涂杰[4]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绵阳试验的结果表明,CO2气调储藏能够保持稻谷品质优良、延缓粮食陈化、不使用化学药剂而杀虫效果好。2005年9月,研究人员在九江国家粮食储备库进行了该库的首座仓房CO2气调储粮的实仓充气杀虫试验,并取得成功[5]。随着CO2气调储粮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从2006年开始,我国对充氮气调储粮技术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及应用示范,特别是在2008年后逐步进行规模化推广,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充氮气调为主的气调储粮技术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绿色储粮的水平[6]。

二、生物防治

(一)含义及研究意义

生物防治主要指使用生物方法如利用昆虫天敌、昆虫信息素、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杀虫等来防治储粮害虫。其最大的优点是对人畜的毒性极低,而且没有诱发性;在环境中能迅速降解为无毒代谢物,不会造成污染;对害虫只需极小的剂量就能有效;对昆虫不会产生抗性[7]。

(二)发展状况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传统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从国外成功引进了澳洲瓢虫、微抱子虫、线虫等天敌;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应用一七星瓢虫、赤眼蜂、金小蜂、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等天敌防治害虫,均取得良好成效[8]。1980年,黄色花蜷被引入湖北、湖南、四川和贵州等粮仓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特别是对谷蠢的控制率高达80%-90%[9]。张宏宇等用1%的Bt7216菌株和82-6(1)-2乳剂拌绿豆,能降低绿豆象虫口密度98%,储存2年后,防治效果仍可达62%[10]。Trematerra发现,诱捕器结合信息素和粉碎的粮食(大米、玉米、小麦)对玉米象和米象的引誘率高于信息素或食物诱饵单独使用之和,谷物对信息素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三、低温储粮技术

(一)含义及研究意义

低温储藏是现代储藏技术中较常采用的一种,主要是通过控制“温度”这一物理因子,使粮堆处于一定的低温状态,增加了粮食的储藏稳定性[1]。一般认为粮食在不超过20℃的温度下储藏称作准低温储藏,能达到一定的低温储藏效果。低温储藏的优越性表现在可以有效限制粮堆生物体的生物活动,减少储粮损失,延缓粮食陈化,特别是能使面粉、大米、油脂食品等安全度夏,保鲜效果显著,也具有不用或者少用化学试剂,避免或者减少化学污染、保持储粮卫生的特点。

(二)发展状况

低温储粮的历史非常悠久,通常包括自然低温储藏和机械制冷低温储粮,但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主要利用的是自然低温储粮。1933年日本的河野长盛首先开始了低温储粮的基础性研究,1951年在日本茨城县首先建成了第一座低温粮库[1]。1992年,我国从瑞士苏尔寿公司引进谷物冷却机,开始低温储粮,并在黑龙江省桦南县粮库使用;1998年,沈阳、北京市大型国储库使用国产谷物冷却机对高大平房仓、浅圆仓进行低温储粮试验,取得成功[11]。目前,黑龙江新建国储库均配备了大型谷物冷却机,并进行低温储粮[12]。

四、结语

粮食是一切食品的基础,而粮食储藏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粮食安全、绿色储藏。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绿色储粮技术的发展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储粮技术成为了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仓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使绿色储粮技术更加先进和完善,是粮食科技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在绿色储粮技术运用上,至少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一是应当加强气调储粮的基础性研究,如气调杀虫机理及温湿度对二氧化碳气调效果影响的研究、密封性能更好的气密材料的研究等;二是研究生物防治应该与生态系统相结合,如对生态系统中的天敌种类、作用及与外界的联系作更深入的研究,充分发挥自然天敌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等;三是在研究低温储藏利用自然冷源方面,应考虑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在经济耗费不高的情况下,使低温储藏更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若兰.粮油储藏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 兰盛斌,郭道林,严晓平,等.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粮食仓储科技通讯,2008(4):2-6

[3] 张来林,金文,付鹏程,等.我国气调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1(8):20-23.

[4] 马中萍,马洪林,何其乐,等.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在我库的应用情况概述[J].粮食储藏,2004(2):13-16

[5] 杨昭,王双林,饶明泉,等.二氧化碳气调储粮的实仓试验研究[J].粮食储藏,2006,35(2):20-23.

[6] 袁小平,严忠军,付鹏程,等.粮食气调储藏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前景[J].粮食储藏,2012(5):16-19.

[7] 谭惠坤.储量害虫生物防治探析[J].社科与经济信息,1985(5):30-32.

[8] 彭华.生物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植物医生,2005,18(3):4-5.

[9] 赵英杰,王殿轩,郭超,等.储根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68-72.

[10] 张宏宇,邓望喜,喻子牛.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仓贮害虫[J]..中国生物防治.1995(4):35-39.

[11] 王玉凤,夏吉庆,孙培灵.糙米低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4):136-140.

[12] 索学君.低温储粮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粮油科技.2000,7(2):55-56.

猜你喜欢
气调生物防治低温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修饰的PET/PVC浮选分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果蔬气调贮藏技术及设备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低温休眠不是梦
新型简易气调箱可延长果蔬保质期
O2联合CO2气调对西兰花活性氧代谢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气调贮藏对四季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