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探析

2018-09-28 00:12高超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防渗技术水利工程措施

高超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渗漏问题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以及竣工后的使用效果,因此,为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渗技术。文章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对水利工程相关防渗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加强防渗施工效果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应用;措施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的重点建设工程,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虽然国家的水利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就,不过在施工时,由于渗漏等施工问题,导致水利项目的质量变差,影响了运行效果,阻碍了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甚至会危及到有關人员的人身安全,给相关群众的切实利益造成消极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积极研究相关的防渗施工技术,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一、水利工程发生渗水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缺乏合理的规则制度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合理、规范的施工制度对工程施工进行约束,才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但是,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缺少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无法对施工过程进行约束,有些水利项目甚至没有合理应用现有的规章制度,从而使水利工程的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工程的抵抗性不高,当遇到恶劣天气如强降雨后,就会使工程的表面出现一些低洼区域,造成雨水不能正常流淌,当雨水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渗水现象,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使用效果。

(二)工程结构易发生改变

在水利工程中,其结构对工程的主体及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水利工程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施工材料的变动或者施工管理方式的改变,都会导致水利工程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容易引起渗漏现象,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水利工程项目若处于一个恶劣的施工环境下,其工程的结构也会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漏现象。还有一些水利工程,其工程使用年限过久,因老化产生缝隙,从而发生渗漏问题,影响水利工程的长期使用效果。

(三)工程分包形式的影响

由于水利项目本身工程量较大,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追赶工期,选择将项目分包出去,这就出现了一项工程由很多单位共同完成的现象。虽然工程分包形式能够节省建设用时,但由于各单位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每个施工单位的建设能力不一样,再加上所使用的防渗材料的性能也不尽相同,这些都导致工程防渗工作开展不到位,为工程项目埋下了安全方面的隐患。例如,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使用模板做围堰,在需要结合的地方如果连接不到位的话,就会使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变差,进而引发严重的渗漏问题。

(四)施工方式的影响

1.施工连接缝的影响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如果模板支撑不够牢固,没有进行充分密实,一旦出现跑浆就容易形成蜂窝麻面,进而导致缝隙渗水;因施工人员会将大面积的混凝土分成几个区域,这就导致混凝土各区域之间的连接缝容易出现裂缝,而裂缝处的防水能力通常比较差,从而容易发生渗水问题;施工现场清理不够干净、彻底也会产生施工裂缝,造成施工裂缝出现渗水。

另外,有些水利施工项目需要一次性完成,但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任务往往比较繁重,在实际施工时往往无法按要求完成,导致一些需要连续作业的工程中断,在此期间容易产生施工裂缝,使工程的整体性受到影响,进而造成整个工程出现施工裂缝。

2.穿墙管焊接影响

在一些需要不同类型的水管、电管等相对特殊的水利工程中,这些管道需要与主体工程相互连接,如果这些管道的焊接不够密实,就会出现渗水现象;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捣碎不够充分、密实,容易形成空洞或者蜂窝麻面,进而产生渗水现象。

(五)外界条件的影响

因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非常复杂,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外界因素的影响更加明显,导致水利项目发生渗漏问题,进而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后续的使用。具体来讲,常见的外界条件有两种,分别是自然气候条件以及施工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是指,如果遇到暴雨等较为恶劣的气候条件,因长期降水使得水利项目受到剧烈冲击,大量的降水无法顺利释放,从而使水利工程之中存在太多的积水,最终引发渗漏现象;地质条件是指,施工所处区域的地质状态如果较差,就会影响水利工程的排水能力,最终也会出现渗漏现象。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研究

(一)水利工程防渗灌浆技术及其应用

水利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就是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时,对灌浆技术进行良好的控制,可以使水利工程具有很好的防渗能力。但是防渗灌浆技术依然会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施工流程较为复杂,使施工效率降低,并且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的种类与数量较多,增加了工程成本。灌浆技术中,根据其防渗原理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1.控制性灌浆技术及其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控制性灌浆技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施工技术,其施工方法是在传统的施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灌浆的控制方法,从而实现对泥浆流量与压力的改变,使水利工程的灌浆施工与工程的功效有效融合,不仅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浇筑效果,促进水利工程灌浆率的提升,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利工程的防渗效果。在应用控制性灌浆技术时,需要充分掌控水利工程施工的流量与压力,这样才能保障工程施工的良好效果。

2.帷幕灌浆防渗技术及其应用

帷幕灌浆防渗技术是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的常用技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制比例来进行水泥浆液的配制,从而控制浆液的流动性与胶凝性。通过钻孔,将浆液压进岩层的裂缝中,经过凝结硬化后,能够显著提高岩基的强度与抗渗性。帷幕灌浆技术主要采取纯压式灌浆法、GIN灌浆法、孔口封闭灌浆法等,可结合水利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把控。

3.高压喷射式灌浆及其应用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经常会用到高压喷射法灌浆,具体方法是借助高压来降低水泥对项目的冲击,使土层对于浆液的负面作用被弱化,从而促进结构总体排水能力的提升,确保土层构造更加稳定,防渗效果更为合理。通过利用高压喷射式灌浆技术,确保项目施工区域的地质构造和项目施工工作更为协调,进而提升项目的整体质量,有效防止渗漏问题的出现。

4.卵砾石层处灌浆及其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经常碰到卵砾石层这种地质情况,在卵砾石层处灌浆,对于浆液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只有保证浆液的质量,才能使水利工程灌浆施工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保障。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卵砾石层处灌浆时,都会在卵砾石层的三层以上设置一个灌浆孔,从而保证灌浆后卵砾石层的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增加水利工程结构的防水性能,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防渗墙技术分析

当前水利工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防渗方法就是防渗墙技术,其防渗效果优异,并且具有持久性好、墙体较薄、渗漏指数不高、所需的资金少等优点,被大量的应用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在具体应用该技术时,必须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措施,才能有效发挥其防渗作用。

(三)多头深层搅拌技术及其应用

应用多头深层搅拌技术进行防渗施工时,在水利工程的土体中使用双头深层搅拌机,钻出的大小适中的钻孔,并灌入调和好的水泥,待水泥凝固后,会形成多个水泥桩,然后利用水泥将相邻的两个水泥桩连接起来,构建相应的防渗墙。使用该技术构建防渗墙时,一般可以打入土体中达到20m以上,打入深度较深,而且渗透系数通常不会超过10%,因此具有较高的防渗效果,另外,该技术操作较为简单,投入成本也不高。

三、锯槽法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锯槽法施工技术能够促进水利工程防渗墙的结构与总体的水利工程施工的融合,有效稳定水利工程防渗墙的防渗功能,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锯槽法施工技术的重点在于,需要預先设置好刀杆的倾斜度,然后再进行往复切割。锯槽法施工技术会受加压系统的影响,为保证往复切割的正常运行,需要保障施工过程中刀杆、支架以及其他施工工具的安全性,这样才能够提高防渗墙的质量,保障水利工程具有良好的防渗功能。

(一)高压喷射技术及其应用

在防渗墙的施工中,高压喷射技术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施工技术,一般在砂性土和黏性土为主体的防渗墙结构中,经常采用高压喷射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防渗墙的防渗功能,保障水利工程的总体防渗效果。高压喷射技术具体方法是,在高压的环境下,通过工程钻机将泥浆喷射进入土层结构中,从而形成固结体,以加固防渗墙。在进行施工之时,要重点关注喷射压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节,避免出现严重的坍塌问题,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

(二)链斗法技术及其应用

利用链斗法技术进行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时,相应施工人员需要准确计算出开槽位置与厚度,并在指定位置安放相应的机械设备,对土体进行开槽,保证防渗墙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在开槽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宽度通常要在18~50cm,深度约13cm。链斗法技术主要适用于粒径在30%以下的砂砾环境中。

(三)下管堵防渗技术分析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水利施工建筑项目本身漏水的位置情况进行分析,从而采用正确、合理的防渗技术。比如在施工中,施工人员通过对渗漏点坚硬程度的判断,分析出渗漏孔洞的大小,当确定渗漏点后,施工人员应及时使用碎石等,在渗漏孔洞的底部进行铺垫,使孔洞的直径减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渗漏的强度。

(四)水源信号跟踪技术分析

在河道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水源信号跟踪技术,及时发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渗漏水源,使水利工程渗漏点的补救效率得到提升。在运用该技术时,需要结合水声信道加扰技术,这样科学地判断水利工程中的渗漏点,及时找出河道的具体渗漏位置。在水利工程渗漏点的寻找上,水源信号跟踪技术有很大的作用,并且具有很高的效率。

四、水利工程施工渗水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

(一)合理选择防水材料

因水利工程经常出现渗水现象,所以,我国也加强了对渗水问题的研究,引进并研究出大量的新型防水材料,能够有效解决水利工程的渗水问题,对水利工程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由于防水材料特点不一,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时,应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使防水材料有效发挥其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二)严格把控项目的施工质量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重视并严格控制项目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规范与设计进行施工,并做好堤基表层清理工作,有效清除表面的泥炭、淤层、细砂、腐植土等污物。堤身填筑的结合面也要清除上下层铺土结合表面的松土和沙砾等杂物,同时洒水以保持结合面的湿润和均匀,避免接合面出现积水和空白。总之,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加强对各环节质量的把控,以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

(三)采取防堵结合的方法

水利工程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处理堵水,需要先封闭渗水处,再选用防水措施,采取防堵结合的方法,综合处理渗水问题,同时还应提高水利工程的结构强度。如果渗水量小,可以选用防水材料进行堵水;如果渗水问题出现在工程基面局部时,应选用合适的堵漏材料;如果工程结构表面渗水时,为减少注浆时跑浆的发生几率,要在渗水量大的地方进行管注浆的预埋;如果因施工缝而导致水利工程结构表面出现渗水时,防水方法是先把水堵住后,在施工缝中心线两侧范围,涂刮刚性的RG型材料,以加强工程结构的抗渗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多,然而也出现了许多的渗漏问题。水利工程的防渗性能,对水利工程的运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的研究,并从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和防水材料,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的防渗性能,促进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生龙.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影响因素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02):72.

[2]李积启,段伟.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35):291-292.

[3]田施雨.水利工程中防渗技术探析[J].时代农机,2016,43(02):135-136.

[4]张宏伟,陈丁丁.试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8):116-117.

猜你喜欢
防渗技术水利工程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分析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